雾满龙岗
文章围绕‘雾满龙岗’展开,结合毛泽东选集与革命历史,探讨龙岗战役与红色政权存在的关联,强调革命经验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
我们沈阳市有几个火化厂,其中最高级的火化厂叫做“回龙岗”,我去过那几次,参加过几次告别会,最近的一次是参加我公司老陈的父亲的告别会。我一直在想,这个火化厂为什么叫回龙岗?因为这是高级干部的安息之地,大约别的城市的火化厂也这么叫。普通老百姓死了之后一些主要是去“文官屯”“德胜营子”,“文官屯”“德胜营子”,故名思意,一个是文官安息的地方,一个是得胜将士的地方。
那么回龙岗,一定是回到革命刚开始的地方了!毛泽东的词: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岗千障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红军的第一次大胜利就是在龙岗这个地方,一次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一个师。雾满龙岗千障暗,显然是指当时龙岗地区大雾迷漫,红军的大部队在迷漫的大雾中等待着上了钩的国民党军。
昨夜我读了红宝书《毛泽东选集》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部分,由于是选集,所以就没有收录毛泽东他老人家的全部文稿,不知道有没有关于第一次反围剿时的文稿。我只读过毛泽东同志的词: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我们已经不是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了!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军事理论和革命经验可以学习和借签。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已经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总结出了革命的成功经验,这样就对以后的革命事业和革命战争提供了很好的模本和可以学习的教材,毛 泽 东同志说过,需知政权是从枪杆子里面取得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应当一手拿着马克思主义的原教旨的圣经,一手拿着革命的枪杆子!才能随心所愿的改造和砸烂万恶的旧社会!才能救黎民出水火,解百姓于倒陷!起码撕掉假面具的反动派打个错手不及,血流成河。
毛 泽 东同志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1928年10月5日)里,先写了国内的政治状况,再写了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在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中他说:第一,它不能发生在任何帝国主义的国家,也不能发生在任何帝国主义直接统治下的殖民地,必然发生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因为这种奇怪现象必定伴着另外一件奇怪现象,那就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
在毛 泽 东同志的这些论述中,我们大致知道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的条件。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真理而不是绝对真理,真理是要被不断的创新的,但是要符合马列主义的原则。我们是不是可以反过来想几个问题?俄国十月革命就发生在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发生在满清王朝直接统治下的中国;好象想这些事情有些离经叛道了,这不是离经叛道,这是对革命真理的再认识。
列宁同志讲过,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就是革命的前夜!
在毛 泽 东同志的这些论述中,我们大致知道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的条件。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真理而不是绝对真理,真理是要被不断的创新的,但是要符合马列主义的原则。我们是不是可以反过来想几个问题?俄国十月革命就发生在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发生在满清王朝直接统治下的中国;好象想这些事情有些离经叛道了,这不是离经叛道,这是对革命真理的再认识。
列宁同志讲过,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就是革命的前夜!
因此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只要革命条件成熟,人民水深火热,就可先拿起枪杆子进行游击战争,一步步的用枪杆子将革命的条件摧化成熟!实际上毛 泽 东同志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的成功,是一批又一批革命志士敢于在革命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革命战争所摧化出来的成熟!
这就是为什么毛 泽 东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中这样写的: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这就是为什么毛 泽 东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中这样写的: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洪秀全领导农民进行起义发动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的时候革命条件成熟吗?不成熟!!!为什么说不成熟?因为当时并非天下90%的老百姓都要革命,再说了也没有天下90%老百姓都要革命那么一回事!只要有20%的人要革命就可以了,还用那么多吗?
古巴人民革命的时候,拿起枪的革命者有几个?不过就100多人!泥泊尔共产党的总书记扑拉昌达开始革命的武装斗争的时候有几个人?总共才11个人!总共才1条半枪,有一条没有枪栓。这时进行革命战争恐怕2%的人都不到吧?
在革命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革命党人一样可以使用武装斗争做为手法,在局部进行游击战争,杀贪官!除恶霸!这样做可以极大的震慑反动当局,使得他们不得不正视人民的力量,并不得不改变一些做法,也许可以达到使一个社会朝好的方向发展的目的!
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任何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存在革命条件完全成熟这一说,如果革命条件完全成熟了,也就轮不到共产党人进行武装斗争了,那样共产党人就跑到人民的后面去了。
所谓“雾满龙岗”,就是要我们这些马克思主义者要瞧到迷雾后面的一些东西!战争迷雾后面的一些东东。
毛泽东同志在和格哇拉会面时就说过,只要有20%的人要革命就可以进行革命战争了!
这是本人对无产阶级革命军事学说的创新理论。
我们不能从一次战争的结果来瞧问题,而要从总的结果来瞧问题,如果没有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会不会有左宗棠、冯子材、刘永福一批使清朝出现同治中兴的勇冠三军的猛将呢?会不会有中法战争中的镇南关大胜呢?如果没有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能瞧出清王朝已经虚弱到了什么程度呢?连首都都让义和团占领了、控制了,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如果没有一次又一次的农民革命摧化了国民革命条件的成熟,极大的冲击了清政府的统治,那么辛亥革命发生后,能让清王朝的小皇帝退位吗?
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革命条件成熟,是枪杆子摧化出来的,而不是等来的。
我们就是要用枪杆子做一个火化架,把反动派抬进火化厂!
很赞哦!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