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毛泽东的核战略

火烧 2009-12-20 00:00:00 历史视野 1037
文章阐述毛泽东核战略的核心思想,强调不怕核讹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同时提出有限威慑与有效自卫的核战略,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国家安全。

纪念毛泽东诞辰116周年
毛泽东的核战略


马列矛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造成20多万人死亡,标志世界战争史进入了核时代。从此美帝商依仗手中的核武器,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毛泽东不信邪,1946年就在延安窑洞里宣布:“原子弹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他不吃美帝的那一套,仍然坚持人民战争,打出了新中国。他说:“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建国后,毛泽东说:“原子弹,你有了,我有了,可能谁也不用,这样核战争就打不起来,和平也就更有把握了。”——这是他打破美帝核讹诈和核垄断,防止战争的战略基点。他指出:“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原子弹就是那么大一个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于是毛泽东在战友们的支持下,在1955年初作出研制原子弹的决策。在自行车都生产不了的“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苏联的支持下,依靠三千名从欧美留学归国的科学家和二机部广大职工,开始了向现代科技的进军。
当时苏联赫鲁晓夫为了争取我党对他的支持,延续了斯大林的政策,对我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大力援助,几千苏联专家付出血汗和生命。毛泽东强调:“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号召“尊重苏联同志,刻苦虚心学习,”对苏联的援助既积极争取又不单纯依赖,重视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很快赫鲁晓夫集团就与美帝勾结起来搞“部分禁止核试验”的三国条约,联手反对我国核研制,于1959年6月通知中止合作。1960年即撤走了专家。但由于毛泽东早有准备,很快组织了应变,更加快了“596”工程,他运用过去战争年代的经验,采取了大决战的方针,指示“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核研制,在周恩来的中央专委领导下,发挥了计划经济体制优势,战胜了三年自然灾害,终于在1964年10月爆炸那惊天动地的第一响,又于1967年6月,爆炸了氢弹。这期间,毛泽东多次指示,“原子弹是吓人的不一定用”。“如果有氢弹、导弹,仗可能就打不起来,和平就更有把握了。原子弹要有,搞起来也不会多,吓吓人、壮壮胆”。“大国打世界大战可能性会有,只是因为多了几颗原子弹,大家都不敢下手”同时,我国政府多次声明:“中国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扩散、不在外国部署核武器,不以核武器相威胁”的“四不”政策。并指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1959年)。
总之,毛泽东的核战略是:1、不怕美帝、苏修的核讹诈、核威胁,2、搞一点, 3、不首先使用。
今天我面对着当前美国“一超独霸”的先发制人的全球战略,形势严峻。它今天查伊朗,明天又要查朝鲜,还想到伊朗、叙利亚、利比亚去翻。找核武器。它们自己有最大的核武库,却要查人家,实际借此搞霸权。幸亏毛泽东留下了原子弹,它美国才不敢来查我。真有,它才不敢查,对伊朗、朝鲜它天天找碴,一是为了中东的石油,二是为了拔掉中国东方前哨,反华、反共的心不死。
我继承毛泽东的核战略,在新世纪奉行和平自卫的后发制人的有限自卫反击核战略,即有限威慑、有效自卫、重点反击的核战略。
决不放下保卫世界和平、保卫现代化建设的核盾牌!

2009.12.26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