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家安全
我们的先贤孟子曾说过一句名言: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简单来讲就是,一个国家里面,如果没有正直的且有能力的人主持国政,国家外面如果没有敌国可能随时入侵的威胁,那么这个国家很有可能在歌舞升平、永远太平的美好幻想中亡国灭种。曾经不可一世的罗马便是这样走过来的,如今的罗马人早已不是当年叱咤风云的武士,其尚武精神早已损失殆尽,他们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拙劣表现告诉人们,什么才是亡国灭种。这是在提醒我们,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和平安定永远是在有充分警惕与保证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的,否则一切将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失去。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中国境内没有发生过战争,让我们感觉国家已经很安全了,没必要担心这个问题。但是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却暗潮涌动,典型的例子就是2008年的西藏骚乱和2009年的新疆打砸抢事件,而这些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安全的概念早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安全了,各个新领域的安全给我们的国家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给我们带来的压力也是逐年增加。从大的国际背景看,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世界各国的紧密联系,同时也增加了各种的不稳定性,而这些不稳定性足以让一个国家经济混乱,政局不稳以至于到达不可失控的地步,如今的伊拉克和索马里便是这种状态。另一方面,尽管我们看到很多的书上都说1991年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了,但是那一小撮控制英美的政治经济的权势精英的冷战思维却没有转变,看看这十年来美国的军事扩张和入侵就可以知道了,冷战还远远没有结束,相反只是一个新的的开始。
下面本人将从石油安全和粮食安全这两个本人较为熟悉的领域谈谈国家安全。
石油安全
能源向来在人类的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代以来,人们甚至是用主要的能源来标志一个时代。可以说,能源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是国民经济的血液。没有了能源,一国的经济倒退不仅仅是几百年那么简单,这所带来的民众生活水平的巨大倒退和心理的极度恐慌而引起的社会动荡绝对是致命的。石油如今已是世界的主要能源,在当今世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是否能够正常供应直接影响到一国的能源安全。
为了维持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必须消耗大量的能源,其中自然包括石油。尽管我国的石油蕴藏量及产量不可谓不多,但是与巨大经济体所带来的消费需求相比,其间却有相当大的缺口,而这个缺口在逐年增加。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石油净进口国了,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据海关数据统计,2009年,我国的石油净进口量达到21888.5万吨,比上年上升了14%,石油对外依存度首破国际警戒线50%,达到了52%,目前这个数据估计已经到达了60%。这是一组很惊人的数据,国内的石油生产已经连一半的国内需求都满足不了,那么我国的石油供应将极大的受限于国际市场,一旦国际市场有什么风吹草动,我国的石油供应将蒙受巨大的打击,最终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此外,以英美为首的石油集团在长期的经营中已经控制了大部分的世界石油市场,面对中国现在日益庞大的需求,一旦他们联合起来操控国际市场,中国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保证我国的石油安全,中央进行了各种卓有成效的决策及外交活动,但是与此同时各种巧合不断。
中东是世界石油蕴藏最丰富的地方,在中国的石油进口中自然也占了大头,可是面对这里复杂的问题却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减少这里的份额。首先这个地方很早就被英美国家所控制,以埃克森美孚、壳牌、雪佛龙和BP为首的英美石油巨头基本垄断了这里的石油开采勘探权。我们如果再大规模在这里进口,只是乖乖进入美国在这里设置的口袋阵,受制于人,永远抬不起头,这样对我们来说将是极为可怕的事。其次,中东是世界上最动荡不安的地区,一旦这里因为战事而影响生产,基于我国如此之大的进口份额,那是一刻也耽误不得的。最后,走这段路现在也不是很太平了,典型的就是海盗在索马里海域的横行,这不仅威胁到我们的我们的商船运输,也增加了我们国家的负担。所以我们正逐步减少在这里的进口应为题中之义。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弥补不够的那部分呢?
世界上的石油不仅是中东有,非洲、中亚和俄罗斯、南美及东南亚都有十分可观的石油蕴藏。
首先是非洲,非洲是英美势力干涉较少的地方,据说目前中国的进口石油的百分三十以上来至这里。北非各国本来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产油大国,如尼日利亚、埃塞尔比亚和利比亚,另外据说在几内亚湾附近也具有十分惊人的石油蕴藏,甚至可以和波斯湾沿岸相媲美。中国早就是非洲人民的朋友,在毛泽东时代,我们就大力的支援非洲建设。即使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候,我们依然无私为非洲人民修建坦桑尼亚大铁路,给他们无偿提供粮食。近年来,我们以双赢的方式积极与非洲国家合作,我们替他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他修建工厂、学校和医院,并且给予他们低息无息贷款,以换取他们的石油的开采权,同时也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石油工业。2006年,北京召开了中非合作论坛,40多个非洲国家领导人出席了会议,标志着中非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了。几个月后,美国五角大楼成立非洲司令部,这说明了美国开始重新考虑他们在非洲的利益,他们希望通过占有绝对优势的军事力量来一劳永逸夺取在非洲的石油控制权,这次的利比亚之战应该是这方面的考虑,至于为什么是法国打头阵,我看是美国借刀杀人,乐见其成。因此,如何在非洲地区与英美势力经行角力以获得石油,这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石油安全。
其次是中亚和俄罗斯。2001年,中国和俄罗斯相邀中亚四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加强了中亚地区的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合作。中亚的里海沿岸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俄罗斯的大油气田又位于此处,因此对于加强与这些国家的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已建成中哈石油管道进入新疆,能源专家普遍认为,铺设中哈石油管道,符合中哈两国的利益。对中国来说,可以减少对中东石油的过分依赖,可以获得便捷安全、长期稳定的原油供应。而哈萨克斯坦也为大量生产的原油建立稳定可靠的销售市场。同时,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油进入中国,也要经过中国的新疆地区。新疆不仅自身具有大量的石油资源,同时也是接受中亚俄罗斯石油的重要基地,这就说明新疆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的能源安全。可是新疆却有不稳定的因素,疆独势力的活跃曾经就导致了2009年夏天的悲剧,这不能不说是有很深的国际背景的。
此外,我们也加强了与南美洲国家的对话,加快了与这些国家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以前我们和南美国家接触得少,大概是美帝国主义的后院吧,近来南美的不少国家开始不怎么惟美国马首是瞻了,最典型的代表便是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于是我们之间的合作便十分融洽,咱们学校学西班牙语的同学也十分吃香。我们也和东南亚国家加强对话,希望修建一条绕过马六甲海峡的运河,或则直接在港口修条管道到云南境内,这样我们便可降低运输成本,避免国际势力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而引起的问题。我看中国如此大规模地在全球进行能源供给布局,美国必然心有不甘,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要给我们出难题,而我们一定要挺住。
总之,我国目前巨大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短时期内是不可逆转的,现在唯有大大拓宽我国石油进口渠道,尽最大可能降低风险,以维护我国石油安全以至于经济安全。
粮食安全
美国的前国务卿基辛格曾经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与石油相比,粮食对于人类更是不可或缺的,须臾不可离的,人如果下一顿没有了粮食,那就会造成可怕的恐慌及各种严重的后果。
2008年是个多灾的一年,不仅有金融海啸,粮食危机也席卷全球。在这场危机中,很多发展中国的粮食涨了一半以上,有些国家出现了断粮,很多民众啃树皮,吃观音土,结果消化不良胀痛而死,由此带来的政局动荡、政府倒台也就不难理解。可是很多专家学者在分析是都说并不是粮食供应量不足,而是结构性的短缺。具体来说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发达国家人口众多,出生率高,人口增长快,对粮食需求提高。
2. 全球粮食出口国主要是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同时世界上的主要粮食储备被控制在少数几个农业综合企业巨头手中。拥有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同时政府又给予农民大量的补贴,使得他们的粮食具有发展中国家所不具有的优势,因此压制了她们的发展。同时,新能源的呼声和更高的利润使大量的粮食被用于生物能源的生产,加剧了粮食供应的结构性短缺。
3. 此外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助长了这次粮食危机。
中国是一个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国家,历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古训,向来坚持粮食的自给自足,在2008年的粮食危机,中国并未受到很大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粮食供应就没问题了,目前我国粮食局势虽说不上危机,但也不容乐观。首先,中国依旧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增长必然带来粮食需求的增长。其次,随着中国人民膳食结构的变化,肉类摄入量增加了,而肉类的获得又必须大量的粮食投入去喂养鸡鸭猪牛等;同时粮食的精加工也必须投入大量的粮食,而且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这里的人民的生活必然改善,粮食的精加工量必然更多了。再次,城镇化的进程,使大量的耕地被占用,能不能守住18亿亩是个问题,而大批农民进城,大片土地荒废,加大了粮食供应的压力。还有,随着我们科学家们的努力工作,我们的粮食单产已经达到了中高水平了,这意味着我们粮食单产的提高潜力已经不大了。最后,今年初,几乎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旱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我们的收成。
不仅如此,我们粮食安全还面临着更大的一个问题,那便是转基因食品。何谓转基因食品?它指的是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转基因食品具有巨大的隐患,其危害程度到目前也并不明晰,因此在一切为弄明白之前就草率引进或推广则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最大不负责任。那么转基因有哪些隐患呢?以下是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
首先是毒性问题。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
其次是过敏反应问题。对于一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一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比如:科学家将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蛋白质也随基因加了进去,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这些核桃、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第三是营养问题。科学家们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第四是对抗生素的抵抗作用。当科学家把一个外来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细菌中去,这个基因会与别的基因连接在一起。人们在服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第五是对环境的威胁。在许多基因改良品种中包含有从杆菌中提取出来的细菌基因,这种基因会产生一种对昆虫和害虫有毒的蛋白质。在一次实验室研究中,一种蝴蝶的幼虫在吃了含杆菌基因的马利筋属植物的花粉之后,产生了死亡或不正常发育的现象,这引起了生态学家们的另一种担心,那些不在改良范围之内的其它物种有可能成为改良物种的受害者。
同时,这些转基因食品的专利都掌握在以孟山都、先正达、陶氏化学等农业巨头手中。它们为了推广这些种子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宣传,使得农民种植它们的种子,等到大部分的土地都种这种子时,它们便开始收种子的专利权使用费,并且禁止它们保留第二年的种子,声称这样是侵犯了它们的知识产权。于是农民只得每年向它们买种子,给它们交专利费,成为了事实上的农奴了。南美的很多国家都经历了这个过程,她们的粮食主权现在就掌握在孟山都们的手中,而她们的国民则可悲的成为了转基因食品的人体试验了!因此,引进和推广转基因食品必须慎重,这是对全体国民负责的事。
可是,2009年末,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教授及其同事的两个转基因水稻品种已经获得安全证书,这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舆论几乎呈一边倒的态势,即立即叫停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那么今后转基因食品将何去何从,它是否会威胁到国家的粮食主权,我们只能静观其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