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就要真心实意地解决问题!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人 就时兴开会,大事小事议一下,无事务个虚,封建皇帝老儿大都好这一口,几乎天天上朝:有本奏来,无本退朝。到了今天有些单位还是非常热衷开会,甚至每天早晚开两次会,在此基础上还有周会、旬会、季度会、半年会、年度会,重要节假日或敏感时期前还要开动员或部署会,事后还要开收心会、其他专业会更是多如牛毛,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就有“工作就是开会,协调就是喝醉”之说。如果全国各地、各个企事业单位要是把那些虚得不能再虚的开会新闻或消息都坚决砍掉的话,那就基本上没什么实质性内容了。开会的目的和意义也有所不同,可谓五花八门:
政绩标榜会:此类会议还有记者见面会、新闻发布会、年度工作会等形式,也可以通过连篇累牍新闻宣传或展板的形式,甚至还有街头“你幸福吗?”之类的采访,其目的只有一个:我们这一任成绩斐然、各项工作和事业蒸蒸日上,创历史最好成绩。一般很少提及工作失误和教训,偶尔提及,也是惜墨如金,匆匆忙忙一笔带过。这类会有时是为奠定江湖地位做准备。
江湖地位会:有些人非常喜欢开这类会,当然下去的或者靠边站的人则肯定是极为不爽了,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开会之前肯定要进行一番酝酿了,提前研究一下其他事项,排个阵、布个局,上位者在会上表个态、承个诺、画个蓝图之类等等,其实中国老百姓对此类会议内心非常矛盾:谁上台其实都无所谓,但又非常期望能上来一个官声好,能实实在在干点事、干成事,真心实意对老百姓好,又能让老百姓真正得到点实惠,日子真正好过点的人;对于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老百姓又巴不得其早点下台混蛋,但有时候却事有愿违。
修法立制会:这类会相对专业也相对有用一点,譬如:法律法规修改,企业规章制度修订等等,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密切相关。但时常会发生这样一种怪象:人们迫切期待出台的法律制度,却总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宣贯学习会:一般政绩标榜会和江湖地位会召开不久,从上到下都会召开此类会,而且经常还会辅之以宣讲团、专题解读会之类,相关人员还要求必须撰写一定篇幅的读后感或学习心得,总是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会议,是扭转时局的重要会议;此外重要政策发布、重大改革实施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研发或投运时,甚至有些新书发行后也会召开此类会。
甩锅推(追)责会:这类会一般很严肃,包裹得也很隆重,会上经常会宣布一个活动方案,签订一些责任书,颁个牌匾、授个旗、表个态;有时也会宣读一下上级的批示、发个通报、拿下一些人,有些人做个检查、宣布一下处理决定等等。总之,工作我安排下去了,责任也传导下去了,该追的责也追了,我的职责、责任、任务也就算完成了,至于效果如何,那就不关我或者我们的事了。
全民陪绑会:有些单位很喜欢搞胡子眉毛一把抓,全员覆盖、全民陪绑的把戏。诸如,一个本来只需要地区级或分、子公司领导知道的会议,硬是从北京总部到陕、甘、宁、蒙、新、川、黔、滇、渝、苏、鲁、豫、皖诸省(区)地区级分(子)公司,甚至到大漠戈壁的车间和班组都要参加的视频会,参会人数动辄高达六七万人。还有些只需要传达到县团处级的正风肃纪会议,硬是让最基层的食堂炊事员、门岗等八竿子也很难打得着的人都要填祖宗八代的个人信息,并写出承诺书。典型的高层领导得重病、普通无辜群众全民吃药。
刷存在感会:一个活动,或者性质相似的活动,多部门同时召开专业会议,多部门同时发文件,一场会议有事没事,所有领导和部门个个发言,人人只标榜自己的成绩,个个见着问题都绕着走,或者王顾左右而言他,结果人人不解决问题,个个不承担任何责任,责任全甩给下级和基层,给人一种处身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硅藻的生物链之感。
解决问题会:这类会议可以说是时下一个非常稀缺的资源,如果都能开成党内真正的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那样就好了。此类会议的关键应当是敢于发现问题、不回避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和失误之所在,群策群力共同研究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办法和措施。但令人遗憾的是本该是解决问题会,却经常开成了政绩标榜会,甚至有时开成了不解决问题,反倒解决提出问题的人的会了。
……
为了党和人民事业的长效和可持续健康发展,还是少开一些虚头巴脑的会,多开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会,多开一些能解决人民群众反响强烈或高度关注问题的会,多开一些失误教训总结会,多开一些纠偏提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