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与一位穆斯林朋友的对话

火烧 2011-10-1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与穆斯林朋友探讨伊斯兰教义与宗教战争的关系,分析基督教、伊斯兰教与佛教的影响及历史矛盾,反思文明冲突与宗教本质。

  【按】国庆节长假时,在家乡城市中唯一的穆斯林用品商店与一位穆斯林朋友对谈。整理内容如下。A代表穆斯林朋友,B代表笔者。  

  A. 您好,这些都是关于伊斯兰方面的书籍。  

  B. 第一次看见这么丰富的关于伊斯兰方面的书!我对伊斯兰的了解不多,前几年曾在书店翻阅过一本埃及学者写的介绍伊斯兰教的书,告之伊斯兰教的本质精神是人世间的和平、宽容,这种说法与这些年一些人特别是西方一些人面对伊斯兰时的态度倾向非常的不同,使我心底感到震动。  

  A. 要了解伊斯兰,可看这本中国社科院编写的《圣训经》,这是基础读物;或者读这本默罕默德生平,埃及学者写的。您知道默罕默德吧?  

  B. 读世界史时看到对默罕默德的介绍,伊斯兰教先知,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创建伊斯兰教影响到全世界。请问现在世界三大教中哪个教派影响面最大?  

  A. 基督教影响面最大、其次是伊斯兰教,再其次是佛教。  

  B. 据我所知,过去伊斯兰的影响超过基督教,比如说伊斯兰国家奥斯曼帝国,势力跨越欧亚非三大洲,强盛了几个世纪。  

  A. 因为当时的伊斯兰国家政教合一,社会行为规范在教义中都做了规定,比如说父子之间应该如何,兄弟之间应该如何等等,有了共同信仰,社会形成合力,国家力量当然强大。  

  B. 我有这个印象,在现代历史中,受基督教影响最大的国家,那些西方国家,似乎都好战,发动战争,比如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最近北约对利比亚的轰炸。这几十年来,每一届美国政府都要至少来那么一次对外战争,而每一任总统都是基督徒。这是不是表明基督教国家好打仗?教义中有好战基因?  

  A. 这是一种误解,根本没有那种好战基因。实际上,不论是伊斯兰教、佛教或基督教,都是主张和平、主张平等的。在历史上,宗教参与战争的只有在十字军东征事件中发生过,教庭公开号召教徒出战。仅此而已。其它所有的战争都与宗教无关。  

  B. 哦,是这样。记得恩格斯将早期基督教与社会主义进行类比……【恩格斯在《论早期基督教》一文中说过“在早期基督教的历史里,有些值得注意的与现代工人运动相同之点。基督教和后者一样,在其产生时也是被压迫者的运动:它最初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基督教和工人的社会主义都宣传将来会解脱奴役和贫困……”——笔者注】不过西方国家与伊斯兰教国家之间总是有矛盾似的。为什么?真的如亨廷顿所言是“文明的冲突”?   

  A. 那是因为伊斯兰教国家恰好地处资源丰富地带,并且其所处的地理位置都十分重要。西方国家需要资源,要向外扩张,这是他们与伊斯兰国家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前些年小布什根据石油资源搞了大中东计划,所有的重要中东产油国都囊括其中,而这些地区恰恰都是伊斯兰国家。这绝非亨廷顿所言的那种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所谓“冲突”。  

  B. 原来如此啊。实际上是地缘政治的因素,根本是民族利益问题。不过,印象中伊斯兰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却一直不错,为什么?是不是中国传统的佛教、道教与伊斯兰教之间有某种天然亲近的关系?  

  A. 这个……可能是同属于东方国家的关系吧……  

  B. 我不懂宗教,无从宗教角度谈起。但如果从历史文化角度看,或许也会找到些答案。西方近代史的开端是血腥的征服、杀掳、以及奴役,比如西班牙人对南美玛雅人、美国白人对土著印弟安人、以及欧洲人对新西兰土著毛利人,都是毫不留情的种族杀戮,还有贩卖黑奴等等,其规模之大、手段之残酷,为世界史之最。追溯到西方古代史,比如罗马帝国崛起时,地中海周围的部落不是被赶尽杀绝,就是被掳掠为奴,或者是当了罗马人的帮凶。武力所及,当然就包括了伊斯兰教的诞生地巴勒斯坦。还有就是那个持续了近二百年的九次十字军东征(公元1096-1291),战火漫延之地主要是在伊斯兰地区。  

  反观中国,在两汉时期兴盛的中国陆上及海上丝绸之路,最先到达的南亚、中亚及西亚,基本都是伊斯兰国家,带去的是中国辉煌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后来的郑和下西洋也是如此,从来没有武力相交。新中国成立后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帝反霸,深得人心。这些良性互动影响至今。  

  这就是我的感觉。  

  A. 您说的有道理。请问您是教师?  

  B. 不是的,只是做些技术及管理方面的工作,对文史有些兴趣,限于浅尝辄止的程度。不过我还是很想知道以您个人角度对本·拉登先生的看法。大家知道,本·拉登先生是一位虔诚的伊斯兰教徒。  

  A. 本·拉登是一个讲平等的人,这是伊斯兰的教义。他出身于沙特。沙特是君主制国家,国王及贵族们掌握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将国家视为私有,造成了极大的不平等,这是不符合伊斯兰精神的。本·拉登认为应该改变这种情况。他最早是对着沙特那种状况来的,可是后来美国人插了进来……本·拉登自己有几十亿美元的家产,从他个人角度来说他本可以完全享受自己的奢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拉登的生活十分简朴。  

  B. 您的说法与主流舆论不同。主流舆论表达的也就是美国的意思。多听听各方面的观点,有利于全面看问题。  

  作为区区个人敢于对头号霸权说“不”,这种精神令人敬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伟大理想主义者的特征。将来的史书会公正地对待为人类的公正事业勇敢献身的人。  

  但是,本·拉登也伤害了无辜,比如说9.11事件中,很多人是平民……  

  A. 这当然是令人极为遗憾的。但是也要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9.11那种事呢?在此之前,霸权国家何时认真地对待过伊斯兰人民的意见?反过来说,美国人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入侵伊拉克,至少造成10万平民死亡,一百万人流离失所。为什么没人提及这个事实呢?再拿最近发生的北约对利比亚的轰炸。当初利比亚死亡人数几十人时,北约以“人道主义”为借口设立禁飞区,而北约插手造成的利比亚的内战造成2万人死亡,10万人受伤,这个帐又该怎么算呢?北约空军炸死了卡扎菲年幼的孙子,怎么没人吱气抗议呢?不是说“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么?!这就是双重标准,是世界现行“体制”本身的问题。  

  B. 那么,新疆的“东突”……  

  A. 新疆东突跟伊斯兰完全没有关系。历史上的突厥国曾经强大过,这的确是历史留下的记忆。但东突势力搞“独立”,主要是外国势力介入。  

  B. 为什么会有一些人跟着跑?  

  A. 那也仅仅是一小部分人,其中主要成分还是在于他们长期贫穷看不到希望,于是想着历史上的突厥,搞什么独立。   

  B. 以前有过“东突”这种情况么?比如说在毛泽东时代?用现在的标准那时的人也不富裕呀?  

  A. 那是没有的,以前这种情况一点也没有的。  

  B. 这还是贫富差距持续所产生的问题。如果贫穷不是懒惰造成,长期勤劳地工作仍然不能改变生存状况,并且贫富成为世袭,社会就出问题。  

  A. 我是1976年出身的,当年中学中那些学习很一般人,现在过得比我们好得多,因为他们的父亲在公安局、工商局、税务局这种地方工作,他们就能进事业单位当公务员,有车有房,并且几套房。农村的孩子即便上了大学,如果没有门路,以后也看不到什么希望。  

  B. 这还是在于执政党的路线背离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这个立党根基。“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要有实际行动。比如说毛泽东时代为缩小三大差别所做的努力,工人的生活水准与干部及知识分子阶层的差别不太大,就是将知识与官员阶层历来享有的特殊利益削弱甚至取消,向工农方面倾斜,再有典型例子如上大学、提干等优先照顾工农子弟。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考虑到劳动阶级在历史上一直处于被压迫的底层,这种倾斜也是一种弥补,有历史的合理性。孙中山还提出的“扶助农工”呢。正因为过去工农联盟这个基础非常牢固,所以“东突”在那时根本没有生存的可能。毛泽东是劳苦大众阶级的圣人,就像穆斯林心目中的圣人默罕默德。  

  A. 今后怎么办呢?  

  B. 总要想办法的,比如说现在出了个重庆模式,是一种探索。网上看到了吧?比如说唱红打黑。  

  A. 看过,有人说那是“极左”。  

  B. 那是故意瞎说。重庆模式并非唱红打黑,还有一系列民生工程,比如改革户籍、廉租房建设等等,倾向百姓生活。可以在网上多看些报道。  

  A. 对了,有一个网站叫……乌-有-之-乡,你知道么?  

  B. 知道的,有时去看看。它的爱国主义以及站在劳动大众立场说话的基点,我非常赞赏。不妨多去。  

  A. 如果你需要多了解穆斯林的情况,请看这个“中穆网”,或者“清真书局”。这些书上面都可以下载。谢谢您的光临,欢迎您常来。  

  B. 也谢谢您的介绍。再见。  

  A. 再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