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其实自古以来穷人就是有“翻身”机会的

火烧 2009-12-1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穷人翻身机会与社会现实,分析市场经济下私营企业主的崛起与竞争,揭示爬与撞两种方式的利弊,以及阶级矛盾与社会淘汰机制。
昨天看到有网友发帖颂扬广东给了穷人翻身的机会。其实,从古至今,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穷人都是有“翻身”机会的,这种宣扬社会给了穷人“翻身机会”的理论也不是什么新鲜说法。几十年前,梁实秋先生就曾写过文章说:穷人总是要爬,往上爬,爬到富翁的地位。

鲁迅先生在1933年写过一篇杂文,对梁实秋先生的这种说法表示了赞同,并且在文中总结和细致地描述了自古以来穷人“翻身”的两种方法:

“爬和撞

从前梁实秋教授曾经说过:穷人总是要爬,往上爬,爬到富翁的地位。不但 穷人,奴隶也是要爬的,有了爬得上的机会,连奴隶也会觉得自己是神仙,天下自然太平了。

虽然爬得上的很少,然而个个以为这正是他自己。这样自然都安分的去耕田,种地, 拣大粪或是坐冷板凳,克勤克俭,背着苦恼的命运,和自然奋斗着,拚命的爬,爬,爬。 可是爬的人那么多,而路只有一条,十分拥挤。老实的照着章程规规矩矩的爬,大都是 爬不上去的。聪明人就会推,把别人推开,推倒,踏在脚底下,踹着他们的肩膀和头顶, 爬上去了。大多数人却还只是爬,认定自己的冤家并不在上面,而只在旁边——是那些一同在爬的人。他们大都忍耐着一切,两脚两手都着地,一步步的挨上去又挤下来,挤 下来又挨上去,没有休止的。

然而爬的人太多,爬得上的太少,失望也会渐渐的侵蚀善良的人心,至少,也会发 生跪着的革命。于是爬之外,又发明了撞。

这是明知道你太辛苦了,想从地上站起来,所以在你的背后猛然的叫一声:撞罢。 一个个发麻的腿还在抖着,就撞过去。这比爬要轻松得多,手也不必用力,膝盖也不必 移动,只要横着身子,晃一晃,就撞过去。撞得好就是五十万元大洋,妻,财,子,禄都有了。撞不好,至多不过跌一交,倒在地下。那又算得什么呢,——他原本是 伏在地上的,他仍旧可以爬。何况有些人不过撞着玩罢了,根本就不怕跌交的。

爬是自古有之。例如从童生到状元,从小瘪三到康白度。撞却似乎是近代的 发明。要考据起来,恐怕只有古时候“小姐抛彩球”有点像给人撞的办法。小姐 的彩球将要抛下来的时候,——一个个想吃天鹅肉的男子汉仰着头,张着嘴,馋涎拖得 几尺长……可惜,古人究竟呆笨,没有要这些男子汉拿出几个本钱来,否则,也一定可以收着几万万的。   

爬得上的机会越少,愿意撞的人就越多,那些早已爬在上面的人们,就天天替你们制造撞的机会,叫你们化些小本钱,而豫约着你们名利双收的神仙生活。所以撞得好的机会,虽然比爬得上的还要少得多,而大家都愿意来试试的。这样,爬了来撞,撞不着 再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年鲁迅先生笔下描绘的这幅春天般的画卷,也正是芒刺儿网友在广东看到的:“这里的穷人不是贫困地区的穷人,穷人与穷人相比的差距也是很悬殊的。市场化的道路给广东带来了无穷的活力。”

那么,爬了没能翻身,撞了也没能翻身呢?没关系,“爬了来撞,撞不着再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若是到死也没翻身,那就是你的运气不好,或者你的努力不够,或者你的本事不济。
若是像杨元元那样奋斗了数年却毫无希望,于是中途就自杀了呢?
那一定是“身心不健康”,并且无视父母长辈需要赡养,罪莫大矣。

芒刺儿网友提到了他在广东看到的十几家成功的私营企业,说是很有市场竞争力等等。
这些私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从何而来呢?
本网友在另一贴中已经指出过了: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能够发挥自动调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配置的作用,是以私营企业主无偿占有剩余价值为前提和基础的。
谁对工人剥削越厉害,谁的资本越大,谁的“成本价格”就越低,那么就在市场竞争中越主动。
市场经济的自由价格竞争,优胜者就是那些对工人剥削程度最强的大资本。

对于这些已经先富的私营企业主而言,广东这条路确实是“一条富民之路”。
只要“沿着它走下去”,穷人就总是“有翻身的机会”,就不会有别的想法;有了“当小老板”的盼头,就不会想着自己是不是被剥削了。
而曾经的穷人,一旦通过这样的翻身成了金陵客王保长孙友东,当然就更会全心全意维护这条路了。
不仅如此,这些金陵刻王保长们往往还会对原先的工友、如今眼中的穷人产生某种特别变态的仇恨,定要寻找能够“证明”这些穷人不值得同情的借口。
原因很简单:他们很清楚自己是靠什么“本事”来“翻身”的,所以一定要为自己的现状寻找合理性,一定要“证明”那些穷人是确实不如自己才这么穷的。

当然,芒刺儿网友一定会说:哪有那回事!那些老板们举止都很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就像来中国访问的奥巴马总统一样,就像重庆前局长文强先生。

这些“成功者”当然是会有的,优胜劣汰嘛,对工人剥削程度最强的大资本总是会出现的。
远处若是缺少了这些“成功者”的身影,这条“道路”就不再能够吸引更多的穷人来爬来撞,“无穷的活力”就会消失了。
然而,毕竟穷人多,“成功者”少,于是“道路”的两旁也就难免留下失败而被淘汰的“尸首”了。
当然,为了维护这条“道路”,那些“尸首”一定只能被认定为是“劣汰”的结果。
古人说“一将成名万骨枯”,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今人又说“商场如战场”。
曾看到有统计数据说:我国每年注册的新开张私营企业至少20万家,平均寿命不到三年。
自杀的杨元元,报道里不是也提到她曾开店做小生意而终于失败么?可见她也不是没有在这条路上努力过。
只不过,一来自己本事不济,二来个人观念落后,三来上海可能没广东那么有“活力”,爬撞机会还是太少了,终于还是被淘汰了。
于是只好回到学校再次求学,最后自杀了,还要受到王保长之流“没钱就别读书”的指责。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