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看到的“毛泽东的别墅”
文章讲述1964年作者在南郊宾馆植树时,偶遇毛泽东别墅的往事,回忆领导人的生活细节,同时探讨别墅产权归属与公有制问题,引发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我所看到的毛泽东的别墅
记得那是1964年的春天,我还在上小学四年级。学校组织我们到济南市南郊宾馆去参加植树。植树并不稀罕,在那个“劳动光荣”,劳动者具有主人翁的自豪和骄傲的年代,每年春天,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去植树,夏天,到农村去拾麦穗,秋天,到农村去瓣棒子,去体会劳动的艰辛于收获的喜悦。
但这次到南郊宾馆去植树,却有点与往常不一样。以往,我们不论去植树还是去农村,都是排着队,步行前去。有时,路上能走两,三个小时。而这一次,南郊宾馆来了四辆大卡车,拉着我们去。我们第一次坐汽车,大家很兴奋,一路上唱着歌,奔驰在并不宽敞的马路上。
到了目的地,我们分成几组,由南郊宾馆的工作人员领着,去植树地点。
我们这一组被领到一片草地边,这一大片草地东面是千佛山,西面是四里山。两山之间绿油油的草地上有几排小楼(我们那时,不懂什么是别墅)。在草地的边缘,我们开始植树,挖坑,倒水,放树苗,好忙了一阵。挑水时,我还出了丑,我从没挑过水,一担水,挑在肩上,不是前重,就是后重。搞得我东倒西歪的,一桶水等挑到了地方,只剩个桶底。而我们班的女同学因常在家挑水,所以都是挑着水一路小跑。看我扭来扭去的样子,都笑话我,让我很没面子,一横心,我也不挑了,一手提一桶,跑得也不比她们慢。
中午,休息时,我对那几幢小楼挺感兴趣。就缠着领我们植树的工作人员问东问西。
“那些小楼是谁住的?”
“那是常委楼。”
我那时,不懂什么是常委。
“什么是常委?”
“就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邓小平七大常委。”
一听到这里,我来了情绪。就跑到小楼前去看个仔细。从窗外看,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工作人员告诉我,平时,这里是空的。只有当领导们来时,才会现搬家具,摆得象个样。
“谁来住过呢?”我问。
“陈云,刘少奇来住过。”
反正,中午也没事,那个工作人员和我就坐在小楼的台阶上,闲聊。他给我讲了一些在这里住过的领导的一些趣闻。
陈云可能有洁癖。他从不主动跟人握手,不得已,与人握了手,回去后,立刻先洗手。估计毛泽东,刘少奇不知他这毛病,如果知道了,肯定会说,“什么东西?嫌我脏,也不看看你自己什么模样。”陈云还有一毛病,就是进门从不用手推门,都是用脚轻踹,把门踢开。我当时也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不过,现在,我明白了。我想陈云的夫人可能是在传染病院工作。传染病院出来的人都有这毛病。我爱人就在传染病医院工作,她就有用脚踹门的习惯。并且,逼着我也这样,没办法,时间长了,现在,我也养成这毛病。
工作人员说,最难伺侯的是刘少奇,严格的说,不是刘少奇,而是王光美。刘少奇来济南时,都是夏天,济南的夏天是比较闷热。王光美嫌热,让工作人员想办法,说首长热的没法工作,真不知,刘少奇当年在南方闹革命时,是怎么过的夏天?那时,没有空调,工作人员开动脑筋,想办法,每天从冻库拉一车冰块,算解决了刘少奇热的问题。没想到,晚上,快半夜了,王光美又找到工作人员,说外面蛤蟆叫,影响首长休息。这就麻烦了,人的本事再大,也没办法不让蛤蟆叫。工作人员研究的结果是,用最原始的办法,抓蛤蟆,抓光了,就没声了。于是,南郊宾馆总动员,工作人员,值勤的战士,排成队,抓蛤蟆!这一夜折腾,抓了几大筐蛤蟆。南郊宾馆算安静了。
“毛主席没在这住过?”我最关心的还是毛泽东住过没有。
“没有,毛主席来济南都是住在军区第五招待所。”
济南军区第五招待所我是知道的。当然,那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住的,很多来济南的文艺界名人,体育界名人也在那住过。因我每天上学,都要从军区五所门前过,所以,在上学的路上,我就碰到过赵丹,王晓棠等电影明星,也碰到过傅其芳,李富荣等体育名人。上学的孩子们三,五成群,凑在一起说:那不是谁谁吗。感到挺新鲜。
“毛主席为什么不住这呢?”我问那工作人员。
“不知道,反正没在这里住过。”
毛泽东没住过毛泽东别墅。其中的原因怕只有毛泽东自己知道。别人都只是凭自己的想象力去猜测。
现在,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时不时的就会拿毛泽东别墅来说事,想证明,社会主义公有制就是毛泽东的个人所有制。其实,这种手法很荒唐,很卑劣,也很无聊。别管在全中国,有多少所谓的毛泽东,刘少奇别墅,其产权都不是毛泽东,刘少奇的,毛泽东既没有处置权,也没有所有权,更没继承权。这些别墅的所有权都属于当地政府的。当然,我也认为,盖这种所谓的常委楼,是浪费!盖了没人住,不是浪费吗?但那于所谓的所有制是两码事。布什当美国总统时,一家人住在白宫,白宫是布什的?不是吧?布什下台,立刻搬出白宫,让给奥巴马。白宫的产权属于美国政府的嘛。叶利钦当俄罗斯总统时,住在克里姆林宫,下台,立马搬家,不想走都不行。克里姆林宫不属于你叶利钦个人的嘛。
记得那是1964年的春天,我还在上小学四年级。学校组织我们到济南市南郊宾馆去参加植树。植树并不稀罕,在那个“劳动光荣”,劳动者具有主人翁的自豪和骄傲的年代,每年春天,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去植树,夏天,到农村去拾麦穗,秋天,到农村去瓣棒子,去体会劳动的艰辛于收获的喜悦。
但这次到南郊宾馆去植树,却有点与往常不一样。以往,我们不论去植树还是去农村,都是排着队,步行前去。有时,路上能走两,三个小时。而这一次,南郊宾馆来了四辆大卡车,拉着我们去。我们第一次坐汽车,大家很兴奋,一路上唱着歌,奔驰在并不宽敞的马路上。
到了目的地,我们分成几组,由南郊宾馆的工作人员领着,去植树地点。
我们这一组被领到一片草地边,这一大片草地东面是千佛山,西面是四里山。两山之间绿油油的草地上有几排小楼(我们那时,不懂什么是别墅)。在草地的边缘,我们开始植树,挖坑,倒水,放树苗,好忙了一阵。挑水时,我还出了丑,我从没挑过水,一担水,挑在肩上,不是前重,就是后重。搞得我东倒西歪的,一桶水等挑到了地方,只剩个桶底。而我们班的女同学因常在家挑水,所以都是挑着水一路小跑。看我扭来扭去的样子,都笑话我,让我很没面子,一横心,我也不挑了,一手提一桶,跑得也不比她们慢。
中午,休息时,我对那几幢小楼挺感兴趣。就缠着领我们植树的工作人员问东问西。
“那些小楼是谁住的?”
“那是常委楼。”
我那时,不懂什么是常委。
“什么是常委?”
“就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邓小平七大常委。”
一听到这里,我来了情绪。就跑到小楼前去看个仔细。从窗外看,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工作人员告诉我,平时,这里是空的。只有当领导们来时,才会现搬家具,摆得象个样。
“谁来住过呢?”我问。
“陈云,刘少奇来住过。”
反正,中午也没事,那个工作人员和我就坐在小楼的台阶上,闲聊。他给我讲了一些在这里住过的领导的一些趣闻。
陈云可能有洁癖。他从不主动跟人握手,不得已,与人握了手,回去后,立刻先洗手。估计毛泽东,刘少奇不知他这毛病,如果知道了,肯定会说,“什么东西?嫌我脏,也不看看你自己什么模样。”陈云还有一毛病,就是进门从不用手推门,都是用脚轻踹,把门踢开。我当时也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不过,现在,我明白了。我想陈云的夫人可能是在传染病院工作。传染病院出来的人都有这毛病。我爱人就在传染病医院工作,她就有用脚踹门的习惯。并且,逼着我也这样,没办法,时间长了,现在,我也养成这毛病。
工作人员说,最难伺侯的是刘少奇,严格的说,不是刘少奇,而是王光美。刘少奇来济南时,都是夏天,济南的夏天是比较闷热。王光美嫌热,让工作人员想办法,说首长热的没法工作,真不知,刘少奇当年在南方闹革命时,是怎么过的夏天?那时,没有空调,工作人员开动脑筋,想办法,每天从冻库拉一车冰块,算解决了刘少奇热的问题。没想到,晚上,快半夜了,王光美又找到工作人员,说外面蛤蟆叫,影响首长休息。这就麻烦了,人的本事再大,也没办法不让蛤蟆叫。工作人员研究的结果是,用最原始的办法,抓蛤蟆,抓光了,就没声了。于是,南郊宾馆总动员,工作人员,值勤的战士,排成队,抓蛤蟆!这一夜折腾,抓了几大筐蛤蟆。南郊宾馆算安静了。
“毛主席没在这住过?”我最关心的还是毛泽东住过没有。
“没有,毛主席来济南都是住在军区第五招待所。”
济南军区第五招待所我是知道的。当然,那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住的,很多来济南的文艺界名人,体育界名人也在那住过。因我每天上学,都要从军区五所门前过,所以,在上学的路上,我就碰到过赵丹,王晓棠等电影明星,也碰到过傅其芳,李富荣等体育名人。上学的孩子们三,五成群,凑在一起说:那不是谁谁吗。感到挺新鲜。
“毛主席为什么不住这呢?”我问那工作人员。
“不知道,反正没在这里住过。”
毛泽东没住过毛泽东别墅。其中的原因怕只有毛泽东自己知道。别人都只是凭自己的想象力去猜测。
现在,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时不时的就会拿毛泽东别墅来说事,想证明,社会主义公有制就是毛泽东的个人所有制。其实,这种手法很荒唐,很卑劣,也很无聊。别管在全中国,有多少所谓的毛泽东,刘少奇别墅,其产权都不是毛泽东,刘少奇的,毛泽东既没有处置权,也没有所有权,更没继承权。这些别墅的所有权都属于当地政府的。当然,我也认为,盖这种所谓的常委楼,是浪费!盖了没人住,不是浪费吗?但那于所谓的所有制是两码事。布什当美国总统时,一家人住在白宫,白宫是布什的?不是吧?布什下台,立刻搬出白宫,让给奥巴马。白宫的产权属于美国政府的嘛。叶利钦当俄罗斯总统时,住在克里姆林宫,下台,立马搬家,不想走都不行。克里姆林宫不属于你叶利钦个人的嘛。
很赞哦! (1027)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