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人类同时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奴隶,又是它们的主人——毛泽东启示录(147)

火烧 2011-06-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毛泽东辩证法思想,探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强调客观规律与主观认识的统一,分析自然与社会的主奴关系,突出辩证法核心规律及其实用价值。
人类同时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奴隶,又是它们的主人

——人们的主观运动的规律和外界的客观规律是同一的。辩证法的规律,是客观所固有的,是客观运动的规律,这种客观运动的规律,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就成为主观辩证法。这个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是同一的……。

——思维和存在不能划等号。说二者同一,不是说二者等同,不是说思维等同于存在。思维是一种特殊物质的运动形态,它能够反映客观的性质,能够反映客观的运动,并且由此产生科学的预见,而这种预见经过实践又能转化成为事物。

——人民大会堂现在是事物,但是在它没有开始建设以前,只是一个设计的蓝图,而蓝图则是思维。这种思维又是设计工程师们集中了过去成千成万建筑物的经验,并且经过多次修改而制定出来的。

——许多建筑物转化成人民大会堂的蓝图――思维,然后蓝图――思维交付施工,经过建设,又转化为事物――人民大会堂。这就说明蓝图能够反映客观世界,又能转化为客观世界;说明客观世界可以被认识,人们的主观世界可以同客观世界相符合,预见可以变为事实。


——存在是第一性的,思维是第二性的,只要肯定这一条,我们就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了。还是马克思说的那些话对,思维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说思维和存在不能等同,是对的,但是因此就说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则是错误的。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103-104页

——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其它范畴如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联系、发展等等,都可以在核心规律中予以说明。
——盖所谓联系就是诸对立物间在时间和空间中互相联系,所谓发展就是诸对立物斗争的结果。至于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应与现象本质、形式内容等等,在核心规律的指导下予以说明。
——旧哲学传下来的几个规律并列的方法不妥,这在列宁已基本解决了,我们的任务是加以解释和发展。至于各种范畴(可以有几十种),都要以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去说明。例如什么叫本质,只能说本质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如此类推。


——按照对立统一这个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对立面是斗争的,又是统一的,是互相排斥的,又是互相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

——苏联编的《简明哲学辞典》第四版关于同一性的一条,就反映了斯大林的观点。辞典里说:‘像战争与和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生与死等等现象不能是同一的,因为它们是根本对立和互相排斥的。’这就是说,这些根本对立的现象,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同一性,它们只是互相排斥,不互相联结,不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种说法是根本错误的。

——在他们看来,战争就是战争,和平就是和平,两个东西只是互相排斥,毫无联系,战争不能转化为和平,和平不能转化为战争……。
——和平时期的斗争是政治,战争也是政治,但用的是特殊手段。战争与和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联结,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和平时期不酝酿战争,为什么突然来一个战争?战争中间不酝酿和平,为什么突然来一个和平?

——生与死不能转化,请问生物从何而来?地球上原来只有无生物,生物是后来才有的,是由无生物即死物转化而来的。生物都有新陈代谢,有生长、繁殖和死亡。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生与死也在不断地互相斗争、互相转化。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不能转化,为什么经过革命,无产阶级变为统治者,资产阶级变为被统治者?比如我们和蒋介石国民党是根本对立的。对立的双方互相斗争、互相排斥的结果,我们和国民党的地位都起了变化,他们由统治者变为被统治者,我们由被统治者变为统治者。……。

——对立面的这种斗争和统一,斯大林就联系不起来。苏联的一些人的思想就是形而上学,就是那么硬化,要么这样,要么那样,不承认对立统一。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第194――195页

——事物总是有始有终的,只有两个无限,时间和空间无限。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375页

——一切个别的,特殊的东西都有它的发生、发展与灭亡。每一个人都要死,因为他是发生出来的。人类是发生出来的,因此人类也会灭亡。地球是发生出来的,地球也会灭亡。不过,我们说的人类灭亡、地球灭亡,同基督教讲的世界末日不一样。
——我们说人类灭亡、地球灭亡,是说有比人类更进步的东西来代替人类,是事物发展到更高阶段。
——我说马克思主义也有它的发生、发展与与灭亡。这好像是怪话。但既然马克思主义说一切发生的东西都有它的灭亡,难道这话对马克思主义本身就不灵吗?说它不会灭亡是形而上学。
——当然马克思主义的灭亡是有比马克思主义更高的东西来代替它。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第391页

——人对事物的认识,总要经过多少次反复,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要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才会引起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同上389页

——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先是不认识或者不完全认识,经过反复的实践,在实践里面得到成绩,又翻过斤斗,碰了钉子,有了成绩和失败的比较,然后才有可能逐步地发展成为完全的认识或者比较完全的认识。到那个时候,我们就比较主动了,比较自由了,就变成比较聪明一些的人了。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人们才有自由的活动。这是自由和必然的辩证规律。
——所谓必然就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性,在没有认识它以前,我们的行动总是不自觉的,带着盲目性的。这时候我们是一些蠢人。最近几年我们不是干过许多蠢事吗?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306页

——人类总是要犯一些错误才能显出他们的正确。对客观必然规律不认识而受它的支配,使自己成客观外界的奴隶,直到现在以及将来,乃至无穷,都在所难免。
——认识的盲目性和自由,总会是不断地交替和扩大其领域,永远是错误和正确并存。不然,发展也就会停止了,科学也就会不存在了。
——要知道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盲目的必然性往往是自由的祖宗。人类同时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奴隶,又是它们的主人。
——这是因为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人类社会、人类本身(即人的身体)都是永远认识不完全的。如果说有一天认识完全了,社会全善全美了(如神学所说那样),那就会导致绝对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世界观。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326页)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