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被强国"之后

火烧 2010-09-29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中国在崛起过程中被视作强国的现象,分析其实际发展水平与国际形象的矛盾,指出中国仍属发展中国家,面临诸多挑战,同时揭示背后国际利益驱动与国内政策影响。

“被强国”之后  

钓鱼岛事件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真的崛起了。先是在经济方面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是中国藏而不露的军事力量,也慢慢让世人从一些事件以及中国对待一些事情的态度中觉察出来。世界开始警惕,中国从一个军事大国成长为一个军事强国了。由于经济和军事的强大,国际把中国推上了“强国”的宝座。  

这本来是好事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许很快就要实现了,但是,这里面也不完全是这么回事。因为随着中国崛起而来的,还有各种背后暗藏玄机的言论,比如中国威胁论,再比如中国应该但当更大责任论。中国坚持正确的对外开放政策,向国际展示一个有担当的大国形象,这是好的,这是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的,但是,假设中国只能挑起六十斤重的担子,却硬是让中国挑一百斤的担子,情况会怎么样呢?与其说中国“是强国”,不如说中国“被强国”。  

那么实际的情况呢?温家宝总理在本月23日的第6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题为《认识一个真正的中国》。我们挑一段来看看。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水平较低,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中国经济已保持30多年的快速增长,但进一步发展受到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中国若干重要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大国,但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核心技术仍然大量依赖进口。中国沿海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呈现出现代化的繁荣,但中西部和广大农村的不少地方仍然相当落后,还有1.5亿人口生活在联合国设定的贫困线之下。……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中国。”  

总理这段话传达了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中国自身还有很多问题,第一要务是发展自己,不会也不能威胁到其他国家。第二个意思是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担当过大的社会责任。  

总理的话是正确的,客观的,但总理的话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效的。抛开中国威胁论不说,中国也很难摆脱“被强国”的命运。我要说的是,发达国家即使认可温总理的话,或者说早就知道中国的实际状况,仍然会将中国推上“强国”的宝座。因为他们能从中获利,而我们无法逃避。这才是道理。  

其实中国一直是强调“韬光养晦”的,但为什么会“被强国”呢?上面讲他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将中国推到强国宝座上。这算是客观原因吧,还有主管原因,首先是中国韬光养晦,秘密发展,尤其在军事方面,让其他国家摸不透,揣不来,神秘给他人带来了恐惧。这便是中国威胁论的很重要的一块。故而美国一直很希望与中国进行军事对话,一直很强调增加军费去向的透明度。第二个就是中国过度的形象工程,中国长年来举全国之力,不惜贫富差距越拉越大,树立一种国际形象,经济上走出去战略缺乏协调,国家把优惠都给了国有大企业,高调低效,只顾什么500强里面的排名,不顾实际的投入和收益比。这一切都让一个发展中国家,给人一种难以置信的飞一般发展的感觉。  

这一切,让中国难以摆脱“被强国”的命运。对此,我们只能硬着头皮上。  

那么,就客观因素而言,发达国家将我们推上“强国”宝座后,希望我们做什么呢?主要的有两点,一是让中国做所谓的“经济复苏引擎”。要中国承担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的重任。美国无理编造 “人民币汇率导致美国赤字”的言论意在何处?就是在这里。他们希望让当年的“广场协议”再现。面对这个问题,中国没有办法逃避,只能在据理力争的同时全力的增加内需,在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同时增加进口,这样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诸多国家对于中国的贸易逆差。第二就是能源和环境问题,这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举国上下论调一致(强调论调一致是因为在经济方面美国很多学者是反对美国无理取闹的),因为能源和环境的限制,严重影响了美国的发展,这样,他就首先极力将发达国家占主要责任的环境恶化问题分摊到其他国家头上。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然首当其冲了。美国这个国家,动不动拿国际责任来压人,而他自己却极力回避与推卸责任。但尽管他们有不对,我们仍然没有办法回避这个问题。只能在据理力争的同时尽力的去做。  

一直说没有办法逃避,为什么?一、我们是有担当的大国,这是有中国文明传统的做法。二、经济、环境、能源等问题都解决了,对我们也是有好处的。三、我们“被强国”,而幕后推手们仍然很强大,我们还没有办法要挟他们,还很需要人家,或者说必须在关系上求得和平,以发展我们自己。这就是为什么中美军事关系想来都是美国侵犯我们的权力,然后恶化,然后我们再妥协的原因。因此,为了发展,我们除了忍辱负重之外别无选择。  

其实,担责任担的好也是好事情,但我所担心的,是在中国硬实力上去的同时,具备不具备担责软实力?  

前面说过,我们多年来怀着惧怕的心理,打了鸡血一样的举全国之力发展硬实力,这给我们带来了辉煌,但也积累了很多问题。中华文化在人民精神上的隐退,价值观念的世俗,发展的唯GDP化,长期治理的需求和官员短期政绩的需求的冲突,中间阶层的压力,官员的腐败,失业的增加,教育的失败等等。我们的软实力和硬实力配套吗?  

软实力当中,最主要的应该注意法制的健全和教育的改革。  

依法治国,人才强国。这点我不多说,大家都能体会。无法律,或者法律在相当相当层面只停留在部门规章和管理办法、条例等低层次的,人家看都不看的水平,发展就没有保障。发展的同时就会大批量的,复制性的制造社会问题。就会让各方得不到很好的协调,发展有名无实(如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更会让共产党内部腐败。无人才,中国只能够停留在世界工厂的水平上,技术上依赖他人,就要受制于人。无人才,中华文明就会成为故纸堆中的文明,图书馆里的文明,少数几个拿中华文明换饭吃的读书人的文明。  

 “被强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软实力。我琢磨,我们国家以后的政府,会由一些具有强硬手段的政治家来接班,来提高我们的软实力。增强软实力才是改革的深水区!  

如若不然,所谓的强国,不过是穿着铁甲,拿着屠龙和金砖的,头脑简单,格调低俗的绝症病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