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参考消息》载有邱震海先生的近作,题为《崛起期中国应汲取德日教训》,文章虽不太长,但是很简要地指出了他所见到的“今日中国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倾向”。什么倾向?就是“民间对军事近乎狂热的热情。”邱震海先生不无忧虑地坦言,这种对军事的热情的蔓延到民间,“人们就需要谨慎对待了”。
实话说,我本人也是非常关心中国军事及军工发展状况的一员,至于是不是到了“狂热”的程度,迄今尚未量过。我不认为关心军事即便有一点如邱先生所谓的“狂热”,也无需惊心动魄,以至于提醒人们“需要谨慎对待了”。邱先生的话听起来很吓人。在我看来,民间对军事的热情关心,是好事,不是坏事。黑格尔的名言“存在即合理”这里正用得上。打开中国近代史看看,那一页不是怵目惊心地写着外国列强的兵甲利舰到中国强横霸道?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甲午之战、沙俄入侵……没完没了地烧杀掠夺,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民不聊生,这样的历史教训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上:中国必须具有强盛的军事力量,才可以打败一切敢于来犯之敌。这是今天中国人的共同心愿。我想邱先生倘能从中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背景来看今日中国民间对军事的热情关心,就能够理解并且被感动。邱先生如果再放眼环视今日中国的周边环境,西太平洋方面,一道链子,二道链子,三道链子还不够,西北方面也是层层围困,步步紧逼。人家正虎视眈眈,我们岂能坐以待毙?毛泽东曾说过这样的话,大意是:帝国主义是如此的欺负我们,这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我们国家现在在军事、军工方面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认真对待一切敢于来犯之敌。因此,凡我军事各个方面取得的任何一点进步,中国人无不欢天喜地,乃至于如邱先生所谓的“狂热”。这种所谓的“狂热”是一种自我祝贺,自我欣慰:看谁还敢欺负我,侵犯我。邱先生无须为此而“堪忧”什么的了。因为我觉得我们许多民间人士如此热情关注军事,哪怕有一点邱先生贬称的“狂热”正是对中国人百多年悲剧性经历反思的爱国情怀表现。我以为我们中国人今日之所以如此热情于军事,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保护性质而决非心怀侵犯别人的意识。倒是那些曾经长期一再侵略过我国,现在仍然心怀有“亡我之心”的国家,他们同气相求诬指中国有扩张野心,说什么中国具有“潜在侵略意图”。这是十足的贼喊捉贼的伎俩。我们根本不屑于听他们的破烂谎言。邱先生请听中国国歌:“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长城是用来防御敌人侵犯,而不可能将长城投放海外去侵略别的国家。这还不清楚吗?顺便说一句,我们的国歌原先是《义勇军进行曲》,是抗日歌曲。事实反复说明中国人始终只有自我防范意识。就拿那句令某些人闻之发怵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那句话解读吧,那不也是防范原则吗?首先是你别犯我,我也不会犯你。但是假如你胆敢犯我,那我就必定挺起腰板跟你血战到底,直到把你彻底歼灭之。所以请邱先生尽管放心,中国人说话做事向来认真“谨慎”。我们国家也绝对不可能像邱先生忧心的走百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和希特勒德国的侵略别国,屠杀别国人民的罪恶之路那样的国家。这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因为国家本质的不同所决定。邱先生对历史解读,错在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孤立、静止地将风马牛不相及的历史强作比照。这样的比照毫无意义。但是邱震海先生接着又论断“希特勒之所以只能产生于德国,而不可能产生于英法两国,原因在于英法在经济崛起期历经思想启蒙和精神洗礼的进程,现代文明、民主、自由,公平的思想早已深深地扎根于这两个民族人们的心灵深处。而德国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我对邱先生的这段话似懂非懂。邱先生说希特勒只能产生于德国,而不能产生于英法。果真吗?就以邱先生的理论根据说吧。英法启蒙运动17-18世纪已经开始并完成,“现代文明、民主、自由、公平的思想”应该“已深深扎根于这两个民族人们的心灵深处”那么,这两个国家的坚甲利兵却还先于德日两国半个世纪侵略别国、杀人放火、肆意掠夺。为什么?米字旗飘扬与全球为什么?难道这就是邱先生所言的思想启蒙和精神洗礼出来的具有“现代文明、民主、自由、公平”的,且是不同于德国、日本的体现?我看他们没有任何的不同。对于被压迫被侵略的国家民族说,他们都是豺狼。死于英法和日本及沙皇俄国侵略者铁蹄下的中国人,可曾见到他们一点点“现代文明、民主、自由、公平”对待吗?!啊!好心的邱先生,请你对比历史,看看今日中国的境地吧,你教我们中国“汲取德日教训”是不是牛头不对马嘴呀?!
最后我还想请邱先生回想一下二次世界大作战德日侵略的起点。他们的第一枪射击对象都是弱小国家。不是吗?德国的坦克首先开进的是中、东欧弱小,而不是英、法、苏联;日本的铁蹄同样是先占领朝鲜、中国,然后才南下,才打响“珍珠港”炮声。战争序幕如此展开并非偶然,而是丛林法则的自然规定。有见于历史和现实,中国生存和发展,则必须——也不得不非常热情地关注军事。“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这是毛泽东留下的遗训,也是中国民间广大热情关注军事的人士“心灵深处”的思想意识。他们的“思想淡漠”吗?“充满浮躁和茫然”?邱先生如深知民间热情于军事的大众心灵深处,再看看中国近代史,就有可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答案,也不致于继续为之“堪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