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真相的看法
谈谈对真相的看法
现在很多人觉得现实中真相太少,假象太多、忽悠太多。他们的头脑被冲击得晕头转向,尤其是辨别力不高的人就更是陷入严重的混乱,莫衷一是。于是不管发生了什么事件,马上就反应出疑问:这是真相吗?甚至看到一切现象都把怀疑和否定的招牌亮出来,质疑是炒作、是演戏、是作秀。
他们渴望真相的心理很迫切,当然存在有意无意的社会信息透明度不高、信息获取不平衡的问题。然而在对真相的认识和理解上,不是所有人都能理智对待。出现了一些把失误、错误、局限夸大看做阴谋,把个人的动机、念头、意志放大,而忽视实际历史条件下效果的考量。一种是玉中求瑕,拿着放大镜找问题;一种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事物,以过去头脑中的意识去套新的事物;一种是近视眼,看事物没有广度深度,却不愿戴上眼镜去看;还有一种是哈哈镜,只看到历史分了合,合了分,看不出偶然性中的必然性。我认为在寻找真相前,每个人都要认识自己,最大限度克服先入为主的成见,防止歪曲、偏差、谬误认识。有以下一些不好的认识和行为应该引起注意:
一是把诸多历史事件合力促成的结果归因到个人功过的真相挖掘上。毕竟历史不是一个人推动的,夸大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无论是褒贬,都是个人主义、片面思维、阶级观念。大家知道,金子没有百分百的纯度,但它含有杂质并不影响金子的本质。在局部微观上是应该研究的,但是如果把局部当整体去认识则会落入偏见。
二是纠缠于动机目的,舍本逐末闹分歧。你批判孔孟之道,他说当时孔孟不是这样想的,他们是很崇高伟大的,不是那种阶级观念,或者那时还没有阶级这个概念,就无所谓为统治者说话之类。虽然今天的人们不能对孔孟的要求太高,毕竟时代不同,但怎么解释那时也有一些为民请命的人?为何要按封建统治者需要去抬高孔孟之道呢?也许孔孟真的是有崇高的理想动机,但是其造成的客观效果确实不利于
当时人民的,甚至是鄙视,搞等级尊卑。关心于孔孟个人的内心怎么想,试图发现其动机如何,根本没有什么意义。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部分书信》中指出:“其实,他所做的是一切好心的资产者所做的事情------他们全都希望有一种不可能的事情,即希望有资产阶级生活的条件而没有这些条件的必然后果。”这就是唯心主义,好心办坏事就是这种情况。
三是由于无知,或自身主观世界不改造,对待真相问题上出现错觉和偏差。因为没有理性认识,一些人凭想当然的感性认识,直观判断一件事,甚至以非黑即白的形而上学去对待,以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去对待。他们会说:“你当了官你也会贪。”“共产主义永远无法达到。”“人性是自私的。”重复着阶级社会给他们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完全可以想象,当一个人从小生活在井底,当他出了井口后,是如何难以相信头顶的一片天是真实的天一样,他不免在一段时间内,还会认为井口那个地方是天。
四是混淆历史阶段,不承认历史局限。有些人是以为自己蛮伟大的,以现代的情形去套历史。这种人随意假设历史,对待犯错失误就仿佛罪大恶极似地,埋怨指责非议。那个时代不可能办到的事,他们却以为能办到,这个时代可能办到的事,他们却以为办不到。能指望他们找到真相?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