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蔑视群众的官僚窗外雨,请放下你的架子

火烧 2011-06-23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批评官僚摆架子现象,指出其自大狂妄,呼吁放下架子,强调谦虚重要性,同时提及网络作家精神健康问题。
“摆架子”一词源自古代的相扑比赛,清朝学者顾铁卿在《清嘉录》中说:“两人裸体相扑,谓之‘摆架子’。” 摆架子英语叫"put on airs",是指自高自大,为显示身份而故意装腔作势。摆架子的近义词是摆资格,英语短语"come the old soldier over"的意思就是“摆老资格”。
      中国是个封建等级观念极其严重的国家,受儒家封建礼教影响,摆架子这个陈规陋习一直盛行于中国的官场、学界及家族里。在古代官场,架子最大的就是皇帝,其次便是不同职级的文臣武将。在学界,架子最大的为师者,师者之后是学者。在家族里,谁辈分越大,架子就越大。
        在现代社会,各个行道上摆架子的现象更加普遍。那些在学术上有点成就的学者或在事业上有点成就的官员,都想通过摆架子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威望,其一言一行无不显露着自高自大、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的狂妄。
        只要细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爱摆架子的人走路时总是背着双手、挺着胸膛、昂着头颅、望着天空、旁若无人地迈着小步;跟人说话时总是自称“老子”、“老夫”、“老娘”、“姑奶奶”、“本官”、“本座”等;上班时嘴里总叼着名牌香烟,眼睛总是微闭着,双腿总是抬起搁在办公桌上;到下面检查工作时总是让警车鸣锣开道;参加什么奠基典礼时总是让别人给打伞;接受新闻调查采访时总是显得牛气冲天。
      在摆架子的人群中,笔者最讨厌的就是那些言必称美国如何如何美丽先进中国如何如何丑陋落后的假精英学者,他们自以为学贯中西,在说话或写文章时总是引用美国、英国、法国的所谓国际标准,似乎不这样就无法证明他们是海归派专家学者的身份。有些人本来没有学贯中西,但为了冒充海归派“假洋鬼子”身份,常常掏出手机以几句人人都能听得懂的英语、法语、日语短语跟朋友打电话,故意在国人面前装腔作势。正是“谁知腹中虽离渊博尚远,那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光景,却处处摆在脸上。”
       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有“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的夜郎自大个性,他们一旦涉足官场,披上了官袍,戴上了乌纱帽,其官僚作风就会暴露无遗。应该说,溆浦网友“窗外雨”,网上笔名“云厌俗”、“山水蒙88” ——这个自称体制内干部的所谓大人物还不是事业上很成功的官僚学者。尽管他或她文笔十分了得,却只能当网络作家,而不能像王跃文那样成为蜚声文坛的官场小说家。听说王跃文是凭一支笔走出溆浦的,先是在县政府当文秘,之后被提拔到市政府直至省政府,当所谓的“御用文人”——但他最终没有留在官场,而是选择做自由撰稿者。王跃文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也许窗外雨今后也能取得,只是笔者有些为他或她担忧,——这位才子在网络文学创作劳动中才刚刚冒出点头,就有了这么大成就感和优越感,将来如果他或她真像王跃文那样蜚声文坛了,还会用眼睛看人,用嘴说话,用腿走路吗?
      人可以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气。可窗外雨这个才子没有傲骨,只有傲气——这些已从他或她的系列言论中凸现出来了。依照窗外雨的思维逻辑,中国除了公务员这群体制内大人物可以谈政治外,其余人一概是体制外小人物及其奴才,不能谈政治,甚至不能写文章论这个论那个。按照窗外雨的说法,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带着功利目的说话和做事。笔者这个体制外小人物在网上谈政治提建议是为了媚官,老胡(胡锦涛主席)这个体制内大人物提出科学发展观理论是为了愚民,而溆浦县委县政府对干部职工搞绩效考核纯粹为了作秀。唯独他窗外雨心底无私,其一言一行均代表着这个世界的真理和正义。
      窗外雨的骄狂、自负和狭隘使我想起了那个装在套子里的人,想起了那个爱跟风车作战的堂吉诃德,想起了那个经常哀叹和抱怨老天爷“既生瑜何生亮”的周公瑾,想起了那个经常在小D和王胡面前冒充达官贵人后裔的阿Q……
      常言说,满招损,谦受益。笔者看在同是溆浦老乡的面子上斗胆奉劝窗外雨一句:如果你真的想走向成功,那就请放下你的臭架子!如果你总想通过摆臭架子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威望和身份地位,那你是想错了,因为在中国比你更才华横溢、更有光辉前程的人才多如牛毛。
       需要提醒一下的是,这篇文章原本不是为窗外雨而做的,因为在这之前我根本就不知道咱们溆浦会有这么个变态狂干部——一个为单位暂扣400元绩效工资而疯狂告状并欲跳河寻短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笔者知道,一个正常人跟一个精神病人是无法用正常语言进行沟通的。鲁迅说过,治疗精神疾病最好选用匕首投枪一样的文章,这样可以使他们尽早从狂躁、迷惘中清醒过来。我希望我的这篇文章也能使窗外雨幡然悔悟,尽早恢复精神健康。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