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从贾浅浅现象说开去

火烧 2022-08-2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9
贾浅浅现象引发对文学与公平的深度讨论,涉及作协争议、屎尿诗争议及社会公平问题,反映文学界与社会现实的复杂关系。

  贾浅浅入围中国作协,成为了人民茶余饭后的闲话,成为了花边新闻的的八卦,成为了网路流量的密码。

  大家不约而同的把矛头对准了家家小姐的脐下七寸,不厌其烦地扒拉那条线,那个坑,津津有味的把玩那根瓜,那个“王”,或者吟诵,或者粘贴,为普及“屎尿诗”而不遗余力。

  凭心而论,有多少人掏钱买过一本贾浅浅的诗集,又有多少人花时间从序看到最后一页。那怕不是深研细究,那怕只是走马观花。多数人看到的只是左手捧着屎尿,右手握着黄瓜,裙子下两腿间川流不息的贾浅浅。殊不知人家不仅有恶俗,还有“脱俗”,不仅有恶心,还有“清新”,人家也可以写出“这个时代的句子”,让某些专家捧为圭臬,让贾爸爸望尘莫及。即使那些味道很重的诗,也是我们暂时还达不到应有的高度,无法参透其中的深意。毕竟能把垃圾写出诗意那叫本事,把诗写成垃圾才不叫东西。不信你写一个试试?

  凭心而论,作协已经不是原来的作协了,和曲协,画协,书协,舞协,足协一样,早已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金玉其内,败絮其外,没有哪块烂泥能够扶上墙了。我们以为文学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以为文学家是意识形态的美容师,我们以为文学是培根铸魂的良药,我们以为文学是精神文明的食粮,我们以为诗人很神圣,我们以为作家很高尚。可是,时过境迁,今非昔比,我们以为的文学不再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武器,而成了他们反攻倒算的工具,我们以为的文学不再是投向敌人的匕首,而成了递给敌人的刀子。我们以为的文学渐渐离我们而去,没有必要一往情深,没有必要耿耿在意。反正就那样了,多一个贾浅浅,作协不会坏到哪里,少一个贾浅浅,作协也不会好到哪里。

  看问题要全面,看人也要全面。看贾浅浅也一样,不仅要看她的下半部分,还要看她的上半部分,不仅要看她去到哪里,还要看她来自哪里,尤其是要看她是怎么来的。

  正是贾家小姐卓尔不群的经历,戳了全国人民的肺管子,触动了社会的隐痛。屎尿诗也好,入籍作协也吧,不过是拿来说事的”话柄”,不过是借以泄愤的”气眼”,不过是通过各个平台审查的“路条”

  其一,低分上高校,在读副教授,跨越式成长,贾浅浅动了谁的蛋糕?有网友爆料,贾同学高考得了250分,以她的成绩,让她加考两门也达不到211大学的门槛,可是,不走寻常路的她居然堂而皇之的进了西北大学的校门。如果高考入学也能做手脚,让那些十年寒窗埋头苦读的莘莘学子情何以堪,让那些舍家抛业陪学陪读的芸芸家长们作何感想?让那些渴望公平的底层人民有何希望?有的人进体制就像回家一样,甚至都不用敲门,随便横着走,跳着走,如入无人之境,有的人却拿着正规的学位证四处奔波,求告无门,苦苦遵循着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凡进必考”规则。有的人三步并作两步,身不动膀不摇,不经意间就做了副主席,副教授,作协会员,有的人却在创业的道路上举步维艰,背负着沉重的压力蹒跚前行,每前进一步都用尽了洪荒之力。苍蝇飞进家里,可能是忘记关闭门窗,老鼠进了家里,则可能围墙已经破防。

  其二,家阀,门阀,里阀,问阀,圈阀,贾浅浅挡了谁的路?正如柳家之于联想,江西周家之于高速,吕敬人门生之于教材,河南濮阳“祖孙三代”之于烟草一样,贾平凹深耕文坛几十年,可谓树大根深盘根错节,在他的庇荫下,深深也好,浅浅也罢,自然会风调雨顺茁壮成长。可是,这正常吗?这符合社会公理吗?裙带关系,人情关系,帮派关系,形成了圈子封闭,阶层固化,一些人的起跑线成了另一些人的天花板,处于底层的劳苦大众翘首看不到突围的曙光,长期以往,后果不可设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