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现象”及其他
围绕司马南的社会舆论汹涌彭拜、惊心动魄,将其称为“司马南现象”毫不夸张。这一现象的最新动态就是司马南被爆“买房”并被禁言,围绕这一最新动态的“口水”文章及其视频言论可谓铺天盖地,其详情无需再说。
应该说,“司马南现象”及其最新动态是阶级斗争“白热化”的表现,也是主流价值观崇尚“中和”,即折中调和,限制走左、右翼极端路线的必然结果。尽管司马南先生一直是在努力与官方“保持一致”的意义上发声,因而被网友们当之无愧地贴上了“爱国”(包括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标签,但实际上还是有奉行“左翼”路线、充当“民粹代表”的嫌疑!
民粹主义是近年来多方关注并研究的一种社会思潮,其实质是一些西方国家统治集团内部的一派势力用来指称另一派势力利用民意达到自己目的的污名化标签。如今,有人把这个概念套用到中国,把基层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提出批评意见,对违法乱纪的官员、商人以及散布错误观点的公知进行抨击等,都说成仇官、仇富、反智的“民粹主义”,甚至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反思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言论,也说成是“民粹主义”。这样把民粹主义的概念泛化,把所有与己不合的底层民意都说成“民粹”,实际上是在为维护特殊集团的利益而漠视民意、贬损民意,是在割裂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围绕如何看待“司马南现象”及其最新动态,实际上存在着复杂激烈的阶级斗争。这种斗争是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伟大斗争”的一个综合爆发点。斗争的本质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乡小资产阶级与大中资产阶级及其附庸的较量。斗争的国内外背景极为复杂。其中国内的部分背景是,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我们党提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时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主张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要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主张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主张通过强化市场监管和反垄断规制,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市场秩序。通过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解决社会的两极分化和公平正义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但并没有否定阶级斗争的存在。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中说:“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既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1]我们党否定了“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革命”,但并没有否定一切革命,更没有接受“告别革命”的口号。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两个伟大革命”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已经成我们党奋斗新征程、夺取新胜利的重要指南。“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的中国共产党,是将改造主观世界的自我革命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革命辩证统一的革命党。没有自我革命引领的社会革命是盲目的,没有社会革命支撑的自我革命是空洞的。”“自我革命基于‘是什么’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社会革命立足党‘要干什么’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和怎样建设国家’的问题。共产党人是自我革命的主体和对象,也是社会革命的领导者和实践者。”[2]
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和阶级斗争学说观察复杂社会现象,是擦亮眼睛、辨别是非、分清敌友的锐利武器,也是树立政治意识、开展伟大斗争的科学指南。例如,马克思在对“资本”的分析中,既批判了其逐利性和野蛮性,又肯定了其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货币和商品,正如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一样,开始并不是资本。它们需要转化为资本。”“要实现这种转化,只有超越流通领域回到生产领域,才能真正地认识资本本身。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3]
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是,既不走封闭落后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走老路”,就必须给“资本”以合法地位,并充分发挥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不走邪路”,就必须依法引导和规范“资本”的逐利行为,不允许其搞无序竞争和非法活动。资产阶级有大、中、小的阶层之分。从人数看,呈现为正金子塔形状,即大资产阶级构成塔顶;中等资产阶级构成塔腰;小资产阶级构成塔底。从拥有的财富看,又呈现为倒金字塔形状,大资产阶级构成塔底;中等资产阶级构成塔腰;小资产阶级构成塔顶。从当前社会的阶级矛盾看,不仅存在着无产阶级和普通群众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而且存在着资产阶级三个阶层之间的矛盾,以及国内资产阶级与国际资产阶级的矛盾。
新兴资产阶级,尤其是大资产阶级的财富和能量都很大,往往与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有密切联系,他们不仅在经济上崇尚新自由主义,而且在政治上、文化上推崇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人权等观念。这是由他们的利益、立场和本性决定的。他们的经济活动,虽然有利于增加税收、增加就业、推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但这些“积极作用”是党和国家允许他们合法存在、合法经营的结果,也是他们获取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必须对国家、社会履行的义务,而不是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恩赐”,党和政府的干部应该是他们的领导者,而不应该成为他们的代理人或“店小二”。再从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来看,没有雇佣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也不会有资本家的大发横财。因此,对资本的作用要科学认识,而不能无限夸大。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4]这“两个必然”是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得出的科学结论,仍然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的发展,直至向“共产主义”的发展,“资本”和资产阶级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暂时合法性必将终结。尽管一切资产阶级都会尽力抵制自己的灭亡,但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社会主义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的必然归宿。
坚持人民本位和人民中心,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理想信念所决定的。在阶级斗争白热化的当下,如果不旗帜鲜明支持人民的呼声及其代表,甚至对民间舆论和自媒体进行不当打压,必然会脱离人民群众!也只能让国内外垄断资产阶级欣喜若狂并得寸进尺!
参考文献:
[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020-05-29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徐奉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光明日报》2022年05月10日光明论坛·“十个明确”系列谈⑩。
[3]张旭《正确认识资本的特性与发挥资本要素的积极作用》《当代经济研究》2022年第5期。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
2022-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