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为何CNN受商务部青睐?

火烧 2009-12-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中国商务部通过CNN进行广告宣传,旨在改善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然而CNN作为反华媒体,其报道常存在偏见,此举引发争议,是否自相矛盾成为焦点。

                                  

                                  为何CNN受商务部青睐?  

   

自 2009年11月23日 开始,美国频道CNN在头条新闻频道和国际亚洲频道播放了一则长达30秒的广告片,其主题是“Mand in China, mand with the world”(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现已证实,这则广告的幕后推手是中国商务部,具体参与该广告策划准备的是其下属的中国广告协会商会、机械和电子产品进出口商会、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和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且商务部一口气买下6周CNN的广告时段,未来还可能在北美和欧洲宣传。  

此广告筹划一年,商务部期望能扭转全球对中国商品的不良印象,却在这中国大陆首度品牌宣传战上瞄上了CNN。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为此耗费纳税人多少美元?中国百姓可否有知情权?  

做广告是一种商业推销手段,在经济困难的大环境下施行这样的行为,不否认是捍卫“中国制造”商品正当身份的方式。但美国CNN是一个带有反华倾向的媒体,在中国西藏、新疆,人权、民主制度等问题上常常存在歪曲、偏向性报道,有制造中华民族内部矛盾的嫌疑。CNN中文网一直被中国政府出资垄断的网络绿坝所拦截,民间也有Anti-cnn(反CNN)网站与其针锋相对。官方媒体的撰稿人呼吁说,我发誓再也不看《华尔街日报》;官方发言人则一再批评CNN的涉华报道“失实”、“无中生有”等等。此次中国政府不惜花巨资在CNN上做广告,承认CNN是世界媒体“一哥”的地位,这与一贯呼吁百姓抵触CNN的态度,难倒不是一种自相矛盾吗?  

不少“专家”又开始放话开导百姓:政府该次在CNN做广告“不仅能够帮助现有的出口企业扩大营销,也有助于新兴企业未来进入国际市场”。首先,中国自身也有国际媒体平台,如CCTV4、CCTV9。中国政府摒弃自家的媒体,寻求他人,不仅又一次应证了 “贴钱美国”的说法,更是对CNN的默认,承认其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大于CCTV。CNN会因为这则广告而改变对中国的态度吗?肯定不会。所以中国又一次热脸贴冷屁股的行为,再次刺激了中国百姓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尊心。其次,请大家注意广告内容:一个晨练的“鬼佬”,脚踏“中国制造”但“综合美国运动科技”的运动鞋,家中的冰箱也赫然是“中国制造”的标签,“融合了欧洲风尚”,一个类似ipod的MP3播放器用英文标注“在中国制造,但我们使用硅谷软件”。每款产品、重重画面集中体现了“中国制造”的无处不在,但这些更暗示了中国产品核心的实质是复制全球各国的高科技,充其量也只是个“山寨版”产品,被刻画成“世界加工厂”的中国并没能改变其形象,又何来“新形象资本”去扩大国际营销范围呢?  

有“专家”甚至举出以往中外政府做广告的例子:08年为我国国家形象传播,北京迎奥运的电视推广片曾在全球数十个国家播出过。03年底,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和国土交通大臣石原伸晃双双在“日本游”30秒电视广告片中“披挂上阵”,为吸引亚洲尤其是中国游客前往日本观光,在中国多家电视台播出过。专家说此次中国政府的做法是“借助自身实力和自信,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和正确的场合,学习和实践提升国家形象的一种“国际惯例”。”请问,在现今美国对中国实施两面政策的时候,在美国媒体普遍猜忌、误判中国的时候,商务部选择反华倾向的西方媒体,以中国政府官方的名义,何谓“正确的时间、地点和场合”?“专家”的解释欲盖弥彰,越说越没底气。  

中国人“走出去”的战略全线出击,以出口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思维目前仍未改变。主管出口的商务部眼看中国出口在金融海啸后,迄今仍无转机,只好铤而走险,求助于CNN。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拓展贸易交流本是一件益事,但商务部不经推敲便轻率而出的此类“迷糊事”。此举在经济上是可取的,但政治上是失败的。至少CNN高层窃窃私喜:你们虽然骂我,但还要送钱给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