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润:从“原子弹、氢弹”想到“大跃进”
思润:从“原子弹、氢弹”想到“大跃进”
做事情不可能没有错误,再完美的计划也有纰漏。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反对这样的说法?
要完成一件事情从认识到实施到完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论是大事、小事,都会经过思考(认识)、计划、实施三个部分。而要做成一件事情,或是说这件事情的成功与失败,思考、计划、实施的每一过程都是重要的,或是说没有那一部分更重要。我这样说,有人会反对,说认识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必然会导致最后的失败。不可否认,这是肯定的。但我觉得,不管是谁,既然要去做一件事情,对这件事情就会进行慎密的思考,然后做计划,然后进行实施。成功了,并不只是认识的正确,也不是计划的慎密,也不是实施的完美,而是整体的完美。失败了,不只是认识的错误,也不只是计划的错误,也不是实施的错误,而是这三部分中肯定有一部分是错误的,或都有错误。认识是前提,一个正确的认识才有成功的可能。所以,在我们总结成功与失败时,总是先对“认识”进行“再认识”,因此而忽略其他两个部分的存在或是重要性。这种总结是片面的。一个最“正确”的认识,在实施过程中不认真不严密,一样会导致失败。比如:盖一座大楼,图纸设计再好、再完美,在实施过程中不按图纸的要求操作,这座楼一样要坍塌。我们这些年出现的“豆腐渣”工程可以充分的证明这一事实。图纸设计可能有问题,但事实是“偷工减料”是造成“豆腐渣”工程的最重要的因素。87亿元的甘肃高速公路半年即重修应该不会是图纸设计的问题,而是认为操作的问题。
所以,这让我想起“大跃进”。“大跃进”的失败,是今天“某些人”作为攻击“伟大领袖”的,自认为是极其“有理有据”的依据。姑且不论是谁发起的“大跃进”,不推辞的说就是“毛主席”。在我觉得发起“大跃进”并没有什么错误,至于造成极严重的后果,并不是发起“大跃进”的初衷是错误的,事实是在执行“大跃进”的过程中,“某些执行人”的错误操作而造成严重的后果。最后“大跃进”的失败,毛主席自己承担“错误”,只是为了减轻某些人的负担。这既说明了我们伟大领袖的坦荡胸怀,也说明了我们伟大领袖为了保护某些人的由衷的爱心。不惜把错误全部承担,不惜把自己的名誉“砸倒”,但这却成了“某些人”攻击主席的“罪状”!这种道德的沦丧是人类不齿之事,但就发生在我们这个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国度中,不能不令人感到悲哀!不说这些。“大跃进”失败了,“精英”们以此攻击“伟大领袖”,我就想,如果我们制造“原子弹”要是失败的话?会是个什么情况呢?又该怎么攻击“毛主席”呢?可以看看历史,或是看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看看“原子弹”是在什么情况下制造出来的,“氢弹”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制造出来的,然后与“大跃进”进行比较,造“原子弹、氢弹”,就我们那种条件又叫什么?我看毛主席那种造“原子弹、氢弹”的思想比“大跃进”的思想是有过之无不及!是“大跃进”的“大跃进”!但“大跃进”的“大跃进”却成功了,而“大跃进”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难道不值得思考?
我们今天社会的道德沦丧,精神颓废,矛盾重重,怨言四起,这一切是为什么?难道我们不应该重新对我们自己进行反省与深思?不应该对我们的观念进行重新认识?
如果说三年自然灾害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那么这“七分人祸”是谁造成的?难道就是毛主席?如果是主席的话,那“原子弹、氢弹”的制造就应该失败!错者已错,败者已败,无须再进行是非的争论,但谁是“真理”谁是“谬论”是要有正确的认识的!
脚歪怨鞋差!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