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项观奇:列宁主义需要重新定义

火烧 2010-07-29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探讨列宁主义的重新定义,指出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解释及其在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中的理论策略,同时涉及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问题。

项观奇:列宁主义需要重新定义  

   

项观奇  

   

在共产党人高举的旗帜中, 有一个列宁主义。 这无疑是正确的, 必须坚持的。 但是, 什么是列宁主义,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搞清楚。 而这个问题不搞清楚, 就像毛主席指出过的, 『就会出修正主义』。  

        通常, 大家都是接受斯大林为列宁主义所下的定义的。  

        一九二四年四月, 斯大林在著名的<论列宁主义的基础>的演讲中, 第一次给列宁主义下了定义: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更确切地说: 列宁主义一般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 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  

   

        对于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斯大林是这样解释的:『 马克思和恩格思是在革命(我们是指无产阶级革命而言)以前的时期, 在帝国主义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时期, 在准备无产者去做革命的时期, 在无产阶级革命还不是必不可免的直接实践问题的时期活动的。 而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门生列宁, 则是在帝国主义充分发展了的时期, 在无产阶级革命开展着的时期, 在无产阶级革命已是在一个国家里获得了胜利, 打破了资产阶级民主制, 开辟了无产阶级民主制纪元, 即开辟了苏维埃纪元的时期活动的。正因为如此, 所以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更进一步的发展。』  

   

        在这个演讲里, 斯大林从九个题目对列宁主义进行了科学说明。 简言之, 都是谈论他说的『列宁主义一般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 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  

   

        两年后, 一九二六年, 斯大林又发表了著名的<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 重申了<论列宁主义基础>中的基本观点, 批评了季诺维耶夫的错误观点。 斯大林是正确的。   

   

        在此书中, 有『为社会主义建设胜利而奋斗』这样一个题目, 也曾从批评『新反对派』的角度谈到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观点, 例如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 国家资本主义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工业的本质问题,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合作社作用问题』等等问题。 但是没有全面论述列宁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 就是谈到的上述问题, 只是做了正面的论辩, 并没有从理论上充分展开和说明。    

   

   

        显而易见, 在斯大林关于列宁主义的定义中, 没有对列宁关于建设(广义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给予充分的注意。   

   

        和同时代的加米陧夫、季诺维耶夫、 托洛茨基、布哈林等人对列宁主义所下定义相比,斯大林的定义是更好的。   

   

        但是, 他们都没有完全理解列宁, 对列宁主义的概括都不准确, 甚至不正确。 就是斯大林的定义, 也失之片面, 而且是严重的片面。  

   

        他们都是列宁的战友, 却对列宁不了解, 主要原因是马列水平不高, 他们不理解自己现正从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艰难和复杂, 所以也就不理解列宁。   

   

       今天看, 问题很清楚、 很简单。  

       列宁一生实际干了两件事, 一件是领导俄国党、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夺取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另一件是领导俄国党、领导俄国无产阶级、 农民群众建设(广义的)俄国社会主义。 经过这两个伟大的实践, 列宁都在理论上作出了伟大贡献。 列宁主义的定义应该反映出这两个实践、 两个贡献。   

   

       但是, 斯大林的定义, 主要只反映了第一个贡献, 而把第二个贡献漏掉了。  

   

       这不是简单的疏漏。 这是理论上的缺失。 斯大林等同志没有跟上列宁。 跟上列宁的是毛主席。 毛主席晚年特别重视列宁, 要我们学习列宁, 而且主要是学习列宁的第二个贡献。  

   

        关于列宁主义的定义问题, 不是一个小问题, 而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实践问题。   

   

        斯大林的列宁主义定义没有列宁第二个贡献的位置。 这说明他不懂列宁第二个贡献的伟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因而, 在他指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广义的)的过程中, 也就没有认真学习列宁的理论贡献, 更谈不上运用列宁的理论贡献指导苏联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经济建设、 思想文化建设。 斯大林的思想远比列宁落后。以这些思想指导实践的后果就是, 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产生了本来可以避免而没有避免的一些严重弊端。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产生官僚特权阶层, 这就要出修正主义, 这就要导致最后亡党、 亡国(亡无产阶级专政)。  

   

        列宁的第二个贡献, 也就是列宁主义的第二个主要内容, 是非常丰富的。这从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所编的<列宁选集>4卷本可以看出。这个编选本的水平是很高的, 是对列宁的著作真有研究的同志们编选的。 从这个选集看, 第三卷的大部、 第四卷的全部都是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著作, 都是指导建设(广义的)社会主义事业的。 这就说明列宁的思想贡献, 绝不限于关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理论贡献, 也显然包括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   

   

        这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我们要听毛主席的话, 认真向这个宝库学习。    

   

        简而言之, 列宁从政治建设, 到经济建设, 到思想文化建设,都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原则(不是一般意见),  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 几乎我们今天遇到的重大问题, 列宁实际都有重要意见留了下来。 只是我们过去学习不够、 理解不够, 因而也运用不够。 我们今天争论的有些问题, 在列宁那里实际已经有了答案。   

   

        所以, 重新深入理解列宁的第二个贡献是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的。 我这里只是提出问题, 不想、也做不到具体分析列宁的这些理论贡献, 这是要大家一起来作的工作。  

        我还要强调, 列宁不仅留下了大量现成结论, 还留下了认识、 思考社会主义问题的科学方法, 例如关于无产阶级国家资本主义的问题, 新经济政策的问题, 列宁就强调这是在马恩以及其它的理论本本上没有的东西,要靠我们自己创造。这是真正的科学的解放思想。    

   

        列宁有第二个贡献。 真正注意到这一点的是毛主席。  

     

        1974年, 毛主席在长沙经历了一百多天的研究、思考后, 12月26日他的生日这天(1965年,就要搞文革了, 毛主席也是这天请了大家来说话), 和总理彻夜长谈, 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 1976年又有进一步的理论指示(中央4号文件)发表。这些, 就构成了非常伟大的理论创新。 这是毛主席晚年攀登的最后的也是最高的理论高峰。   

   

        毛主席运用唯物史观从社会经济、 政治结构去研究社会主义社会所以会产生官僚特权阶级、 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本原因, 从而科学说明了修正主义上台、 资本主义上台『很容易』的根本原因。 毛主席批评了斯大林, 强调了继承列宁的重要性。 话的开头就说, 『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 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出修正主义。』说『斯大林在这个问题上犯了大错误』。毛主席和列宁的心是相通的, 都是炉火纯青的马克思主义者, 吃透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精粹。 两个人, 都是既有理论、 又有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大师。   

   

        毛主席继承了列宁, 发展了列宁。 毛主席从列宁的『十月革命』发展出『中国革命』; 从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发展出社会主义继续革命。 因此, 毛主席也是两个贡献, 并创建了毛泽东主义。  

   

        可悲的是, 列宁的第二个贡献被不是偶然地忽略了。 而没有列宁第二个贡献的指导, 给国际共运带来的损失已经历历在目。  

        可悲的又是, 历史在重演, 毛主席的第二个贡献也被丢掉了。 我们正因此接受惩罚。我们也因此在保卫毛主席。 须知, 中国现在发生的一切问题的要害就在这里。  

   

        正因为这样, 学习列宁的第二个贡献和捍卫毛主席的第二个贡献是一致的, 是当前无产阶级革命派的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____伟大的历史任务。   

   

   

2010.7.23  写于德国美因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