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争论”时代什么时候结束?
“不争论”时代什么时候结束?
一
不争论,是说在姓“资”姓“社”上不争论。
二
这个世界上,美与丑是相对的,善与恶是相对的,真与假是相对的,利与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事,也没有绝对的坏事。
而且,好事与坏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而且,好事与坏事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的转化是在一个事物中相互转化。
三
人的认识往往具有片面性与局限性。
“夏虫不可语冰”,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四
手心也是手,手背也是手。
如果在“手心是手,还是手背是手”这种论题上争论,真没有什么意思。
五
一个事情,它到底姓“资”还是姓“社”,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纷纷,最终也难搞清楚。
它的根本原因是人们认识的片面性与局限性。往往是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没有看到事物的另一个方面。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上争论,真没有什么意思。
六
但是,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另一个问题:
决定“不争论”的人,他也不是完人,他的认识也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他只看到,由于人认识方面的片面性与局限性,在某些问题上争论没意义。却没有看到,由于自己认识方面的片面性与局限性,没有看到在某性问题上争论具有积极意义。
七
“不争论”,从某个方面可能推进事物的发展,从另一个方面也可能阻碍事物的发展。
就象拔苗助长一样,从一方面看,确实让庄稼快速长高了,但从另一方面看,反而让庄稼再也长不高了。
八
“不争论”在一个没有自己私利的人手里,可以成为为民谋利的利器。
在另一方面,“不争论”如果落于自私自利者手里,也可以成为害民的利器。
九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当利益相关方为姓“资”姓“社”争得不可开交时,里面必然牵动着巨大的利益。
如果不是利益相关方最终通过争论、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而是一方被一棍子打死的话,那利益的天平必然要出现倾斜。
十
一方取得了不当得利,从一时看,可能是利。但从长期看,利弊就很难讲得清。
十一
极端、片面的东西是必然要带来损害的。
十二
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升,随着人们认识问题的全面,“不争论”这种极端的东西,应被逐步抛弃。
十三
当然,随着“不争论”到“争论”,很可能是从一个极端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很可能,人的认识就是这样不断深化的。
很可能,事物也是这样不断前进的。
哈哈哈。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