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为什么说“联合声明”的发布,犹如当年又将其打回“三八线”?

火烧 2025-05-16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中美联合声明被类比抗美援朝,通过斗争迫使美方回到谈判桌,关税对等调整彰显实力地位,体现以斗争求合作,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推动国际秩序重构。

  中美联合声明的发布被类比为“当年抗美援朝又将其打回38线”,这一说法主要源于两者在战略博弈中体现的相似逻辑:通过斗争迫使对手回到谈判框架内,并在动态平衡中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第一、战略目标的达成,从“全面对抗”到“局部解套”

  当年抗美援朝的战略意义。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通过五次战役将美军从鸭绿江边击退至38线附近,迫使美国从全面进攻转向战略防御,最终通过谈判划定停战线。这一过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确立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军事与政治地位。可以说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而这一次中美“联合声明”的成果。此次联合声明中,美国取消91%对华加征关税(保留10%),中方同步取消反制措施,并通过建立三级磋商机制和争端熔断机制,将贸易战从全面对抗转向局部解套。这类似于抗美援朝中将战线稳定在38线的结果,为后续谈判争取了空间。

  第二、斗争与谈判的辩证统一

  这一次能让美国坐下来谈,是我们坚持“以斗争求合作”的结果。我们早就明确:要打,奉陪到底!要谈,大门开着。

  抗美援朝第二阶段(1951-1953年)的“打打谈谈”模式,正是通过战场上的胜利迫使美军回到谈判桌。此次联合声明前,中方通过稀土出口管制、反制关税等手段精准打击美国痛点,最终促成美方让步。正如毛泽东所言,“以斗争求合作则合作存,以妥协求合作则合作亡”。

  这一次中美“联合声明”的发布,也是对以“实力地位”叙事的颠覆

  抗美援朝中,志愿军以“钢少气多”战胜“钢多气少”的美军,打破了美国基于军事优势的傲慢。此次联合声明后,美国无法再以“从实力地位出发”自居,双方关税调整完全对等,甚至优于美英协议(英国单方面承受10%关税),这标志着中国在国际博弈中已确立对等地位。

  恐怕从此以后,美国再也不好意思在中国面前讲什么以“实力地位叙事了!

  第三、历史逻辑的延续,从军事战场到经济战场

  这是对我国”核心利益“的捍卫方式。抗美援朝的本质是“保家卫国”,而此次贸易战被部分舆论视为“国运之战”。两者均通过反击霸权维护主权与发展权,且均选择“以战止战”的路径:抗美援朝通过五次战役划定38线,贸易战则通过反制措施将关税壁垒压缩至10%的底线。

  再一次证明。面对霸权,跪下、妥协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敢于反制、针锋相对才能取得战略主动!

  联合声明的发布,将是国际秩序重构的象征意义。抗美援朝重塑了东亚地缘格局,而此次联合声明则加速了全球产业链重构(东南亚供应链替代率从68%回落至53%),削弱了美国单边主义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正如美国在朝鲜战场被迫承认“没有胜利的停战”,此次协议也暴露了美国关税政策的不可持续性。

  第四、风险与挑战的相似性

  同时,我们也要做好短期胜利与长期博弈的思想准备。抗美援朝停战后,美国仍通过小规模袭扰试图施压;此次联合声明虽缓和了贸易战,但美方仍然保留半导体出口管制、南海与台湾问题作为筹码,并面临中期选举可能引发的政策反复。这提示我们,未来仍需警惕“边谈边打”的常态化。

  我们必须要坚持斗争策略,使用好我们手中的战略筹码,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

  我们要时刻牢记毛主席的教导:“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如果是一个小国如此“冒犯”,美国早就用导弹招呼了。如果是三十年前,美国早就用航母游弋了。让一个怒气冲冲的壮汉只敢动口不敢动手,正是因为我们手握真理并且足够先进。只有在这种时刻,才更能感受钱学森说的“手上没有剑,和有剑不用,不是一回事”的深刻道理。

  毛主席在对美斗争中一直采取慎重态度不主动挑事,但这并不是示软怕事的表现。我们是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但这个和平不是没有原则的和平,而是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和平。而“美国人做的事太不像样子”,他从自己利益出发四处欺辱干涉他国。

  如果他主动挑事整中国,触碰到我们的底线,则我们必须坚决反对,甚至不怕进行战争,要打就打!“我们是坚持和平反对战争的。但是,如果帝国主义一定要发动战争,我们也不要害怕。我们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第一,反对;第二,不怕。”

  多边规则与全球协调。抗美援朝时期苏联的支持与中国独立自主的立场结合,形成战略平衡;此次协议则需协调欧盟《数字市场法》与CPTPP条款的冲突,技术转移基金更需67国立场统一,凸显国际博弈的复杂性。

  将中美联合声明比作“抗美援朝将其打回38线”,不仅因其展现了“斗争—谈判—再斗争”的历史逻辑,更因其标志着中国在实力差距悬殊的领域(如经济与科技)逐步扭转被动局面。正如抗美援朝奠定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此次协议或将成为全球经贸秩序重构的里程碑,但其长期成色仍取决于后续博弈中的战略定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