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宣扬人性中的自私?--- 由冯小刚新电影想到的

火烧 2010-07-25 00:00:00 文艺新生 1027
文章探讨冯小刚电影《唐山大地震》中亲情与人性自私的矛盾,质疑灾难片中过度渲染个人情感是否合理,强调在大灾难中亲情淡化,呼吁展现更广阔的母爱与人性光辉。

渲染大灾难中的亲情,是宣扬人性中的自私 --- 由冯小刚新电影想到的 

寒梅冬雪

渲染大灾难中的亲情,是宣扬人性中的自私 --- 由冯小刚新电影想到的

冯小刚的新电影《唐山大地震》还没看。不敢妄评。但看了冯小刚访谈,略知他的立意。大致通过一家人的“情”,展现灾难前、灾难中、灾难后,人的种种。

我不反对灾难片中描写人的感情。但认为:在像唐山大地震中那样的灾难面前,“亲情”是什么呢?

比如汶川地震。背着死去的妻子的农民被媒体渲染了一番。很多人为之感动。 可如果每个人都只去把自己的至亲背回家,我们还会被感动吗? 范跑跑也是只顾自己,很多人指责他,假如范跑跑是背着死妻或受伤的女儿跑,是不是就不好骂他了,而只能为他感动了?

把一种情赋予一个人的故事,我也曾被感动过。几年前读到一个故事,一个农民背着老乡尸体千里返故乡,我感动于农民的“义”。 但如果是大灾难面前,这个农民谁都不管,只背着老乡尸体回乡,我还能被感动吗?

在大灾难面前,恐怕一家一户的亲情已经被淡掉了、被忘了、甚至不存在了,灾难中侥幸活着的人,不管是不是有血缘关系,都会像一家人一样紧紧依靠在一起,像在唐山地震这么大的灾难面前,活着的,还分得出彼此吗?

也曾读过一篇回忆,也是说唐山大地震的。震后很多“残缺不全”的家庭,迅速组合在一起了,成了新的家庭。唐山人民来不及为震中失去的亲人哀痛。为抗震救灾,为恢复生活生产向前走着,这样一种惯性推着他们走过了大半年,直到那年的春节,鞭炮过后,家家哭声一片,只是到了这个阖家团聚时刻,唐山人民才静下来为自己失去的亲人哭泣。。。

如果有人在灾难发生后,拼命在那里问、或者提醒:你家人没了几口?你伤心吗?难过吗?想他们吗?。。。要我说,这样说话的才真的没人性!

来不及为失去的亲人痛,因为失去亲人的人太多了。来不及为失去儿子发疯的母亲,是因为失去儿子的母亲太多了。

如果一部表现大灾难的影片,突出表现疯狂寻找自己儿子的母亲,这个母亲是不是有点太自私了? 在她往返奔跑的废墟中,还有多少“儿子”躺在那里?

当时肯定有这样的母亲,也可以艺术表现这样的母亲,但还有另外一种母亲:可以把别人儿子抱在自己怀里,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去爱。

哪种母亲,更能让我们感动呢? 我如果是导演,我就去渲染后一种母亲。“母爱”,不是指“只爱自己孩子”的母亲的爱,而是指母亲,或女性,她有胸怀去爱天下所有的孩子和弱小的生灵。

期待在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中,能看到这样的母亲,这样的爱,这样的“亲”情。

寒梅
2010.7.23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