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蔡定创:就外储性质、投资货币与印钱消费关系问题与网友交流

火烧 2011-06-27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蔡定创讨论外汇储备的货币性质,指出其为投资货币而非消费货币,解释美国如何通过印钱消费影响中国。文章涉及《货币迷局》核心理论及外汇储备用途分析。

蔡定创:就外储性质、投资货币与印钱消费关系问题与网友交流

    蔡答一:叶是最早的《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读者之一。对我告诉他中国的二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当时的外汇储备数)是由投资货币构成的,他始终不能理解。他的原话是:“公司出口货物得到一百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就增加一百美元。公司换回六百多人民币一部分用来发工资给工人,一部分自用。 ”,发工资的货币明明是消费货币,怎么外汇储备仅仅是投资货币呢?

我想很多人会与叶有同样的看法。

    其实这是不懂得生产资本在生产中的流通与资本利润的关系。简要地说,上面所说的企业给工人发工资的一百美元折换人民币,己经在中国的总进出口中由进口与出口相抵了。仍然存留表现为国家的外汇储的这一部份,都是资本利润部份,也就是说,企业在简单再生产中都己经用不着它了。这部份必然是投资货币,而不可能是消费货币。

当然,一些人的马克思经济学水平比较低,我上面说的不一定懂。但是学了《货币迷局》后,竟然还不能理解我国的外汇储备的货币性质是投资货币,这就没有真正学懂《货币迷局》这部书。

  如果没有学懂《货币迷局》的这个部份,不懂得国家的外汇储备货币性质是投资货币的读者,我认为也不能真正理解我的“印钱消费”理论。因为美国之所以能“印钱消费”我国,正是因为我国的外汇储备的性质是投资货币。美国正是利用了这一特性,我在书中叫做资本“赚美元”特性。

因此,可以以是否理解,我国的外汇储备货币性质是投资货币,以此来衡量《货币迷局》的读者,你是否看懂了《货币迷局》,是否能理解美国为何能钱钱消费中国,真正理解“印钱消费”的内涵。

    苗哲:是否可以从 外汇储备货币的用途来理解?

    王者归来:是的,如果是消费货币,又哪来的储备呢?早就进入流通了。

    王者归来:这也是很多人把货币超发当成通胀的原因的原因

 

    蔡答二:《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这部书实在写得太简洁,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如果展开来写,写通俗类书,使大家都能看懂,需要写一百万字以上,因为很多原理性的东西,都要展开来写,例证需要写全过程。但当时迫于出版界对学术类书的市场不看好,不愿意出太厚的学术类书,因此就尽管引用经济学己有概念,只是对必须要的新概念重新定义。

  江上踏歌:我看《货币迷局》好几遍了,每看一遍都有新体会。

  苗哲:我觉得老师您把您的理论概括为“印钱消费”很容易招致别人误解

  王者归来:只有把货币当成洪水猛兽的人才会误解。一个国家最不该的是被钱困死,而很多人的思想却被钱困的死死的。

  苗哲:这是历史问题  没办法。不是容易改过来的

  王者归来:是的,这是过去金本位时代就造成的。所以这些人一提到通胀就说是货币太多了

 

    蔡答三:一些人几乎天天就经济发议论,是否真得懂得当代经济?不懂当代经济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不懂得货币有是有投资货币与消费货币之分的,不懂得分析经济的根本方法是分析投资货币与消费货币的均衡状况、矛盾运动的运行过程。不懂得外汇储备是投资货币本性。这些人尽管说得头头是道,其实连当代经济的毛都未摸到。

  王者归来:是的.

 

  蔡答四:我前二天反复地说,所有那些人错误理论的根源,都是因为这些人分析经济都是用总量分析法,黑箱分析法。

  王者归来:理论上应该也有问题,所以,怎么分析都是错的。

 

  蔡答五:西方宏观经济学之所以崩溃的原因也就是因为此。

  不仅要将货币分为投资货币与消费货币,因为它们有不同的运行轨道,运行方式,需要找到它们不同的运行规律,而且,只有区分了投资货币与消费货币。才能在马克思两大部类的宏观经济分析基础上,构造数量性的宏观经济演化模型及不同情况的演化方程式,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具体有实用价值的宏观经济数量模型。只有区分了投资货币与消费货币,才能发现当代经济存在的“印钱消费”规律、“货币放大”规律,当代经济的“双轮经济”构架。因此,有一个网友说,将货币划分为投资货币与消费货币,这在经济学理论上可以说是划时代的,我认为他说到点上,并不能因为这是我的贡献,就否认其对理论发展上的意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