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西方民主如同食品一样,也是分档次的

火烧 2010-09-19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通过鸡腿汉堡与鱼香肉丝的类比,揭示西方民主分档次现象,指出标准化民主是给蓝领工人的,中产阶层则追求色香味,高产阶层注重营养,体现民主阶层差异。
芒刺儿先生又拿“鸡腿汉堡”来忽悠了,说这“鸡腿汉堡”就是“西式民主”,其特点是“标准化”的机器制作。

遗憾的是:“鸡腿汉堡”在美国是蓝领工人们的快餐,既不是给美国“中产阶层”吃的,也不是给美国精英们准备的食品。

有人可能会问:“鸡腿汉堡”在中国不是“大众食品”么?怎么在美国成了蓝领工人的快餐?
本网友认为,“鸡腿汉堡在中国是大众食品”这话也对也不对,首先看你说的“大众”是指哪些人,其次看“大众食品”是指什么意思。
如果“大众”是指中国的“中产阶层”,或者“大众食品”是指偶尔吃一次,那么,说“鸡腿汉堡”是“大众食品”就没什么问题。
但是,如果“大众”是指中国私营企业的普通工人,而不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或私营企业的“管理层”和“高级技术人员”,而且“大众食品”又是指几乎每天吃,那么,鸡腿汉堡在中国就并不是“大众食品”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知道,“鸡腿汉堡”实行的价格策略是“全球一个价”,在中国卖,大致上是5元人民币一份,要吃饱,通常至少得两份,饭量大的或许需要四份。我们就以早餐两份、午餐三份为标准,如果每天早餐和午餐都吃“鸡腿汉堡”,每天要花25元,一个月下来,仅仅早餐和午餐就要750元。
对于月平均收入在2500——3000元之间的中国私营企业的普通工人们来说,这相当于月工资的25%——30%,所以是肯定吃不起的。
对于“中产阶层”当中的中等收入者,如果同时还背着住房贷款,虽然这样吃是吃得起的,但是考虑到可能患疾病等其他方面的压力,通常也是不敢这样吃。
因此,在中国,“鸡腿汉堡”并不属于普通工人的“大众食品”,而主要是所谓“中产阶层”及其子女的日常喜好。

在美国,蓝领工人平均月薪大约3000美元,而750元人民币大约相当于110美元。
这样,每个月早餐和午餐吃这个,只用110美元,相当于月工资的百分之三点六,勉强可以吃得起。
不过,他们也只能买这个吃了。他们不像我国曾经的国营工人那样,午饭可以回家去吃,只能去买“fastfood(快餐)”。

因此。“鸡腿汉堡”这样的快餐,就是专给美国蓝领工人们准备的,目的是保证他们的劳动力能够迅速实现“简单再生产”。
为达到此目的,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成本低廉;2)生产速度快;3)单位质量的养分基本达标。

鸡腿汉堡为什么要“标准化生产”?主要就是为了满足前两个条件。
“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好处,并非是芒刺儿所谓的“味道永远一样”,因为只有中产阶层才有那个闲工夫去品味。
“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好处,是可以降低制作成本和提高生产速度。
在发达国家,机器工业是很发达的,只要某件事情可以使用机器大规模地高效率地完成,那么,使用机器的成本就是远小于人工的,生产速度也快得多。
当然,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给鸡注射激素之类的事情总是免不了的,反正只要吃不死人,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就可以了。

美国蓝领工人们用这种“快餐”充饥,其实与当年英国工厂主们亲自去喂工人们吃午饭,以便“节省”午餐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是同一个道理。
如果不是欧洲工人们当年一次次的暴力和非暴力的阶层斗争,恐怕到现在欧美国家的工厂主们还会继续这么干。
时代进步了,工人们有了午餐时间。然而,考虑到实际收入和需要购买各种保险的开支,他们能够选择的“大众食品”其实并不多。

鱼香肉丝呢?在一般的餐馆里,单价通常是十元一盘。因此,它也不可能是中国普通工人的“大众食品”,只能是“中产阶层”的“大众食品”。

如果用“民主”来类比,那么,鸡腿汉堡这种“标准化民主”,就是专门供给蓝领工人们的,与我国的那种五块钱以下的食品相对应,那些食品其实也是完全可以“标准化”的,操作相当简单,只不过我国的机器工业没那么发达而已。

而鱼香肉丝这种“民主”是给“中产阶层”准备的。“中产阶层”的特点是口味刁,特别看重“色香味”。
这当然就不能“标准化”了,得用普通律师之类的“厨师”来调色香味,用感官上的刺激来掩盖营养上的匮乏。

当然,还有专门供“高产阶层”享用的“高档民主食品”,那就得真正讲究营养的高档食品了,口味倒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能让人活得长活得好。
所以,就得请议员之类的专门“营养师”来制定配方,请高等律师这样的“高级厨师”来负责制作,那可不是普通厨师能够做得出来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