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本是生产要素观点的三个反思
社会上有将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说法,其实资本是生产要素的观点没有错,马克思也不完全否定这种说法,问题是在于这是什么样的要素?也就是说这个要素具有什么特征?如果这个问题没有搞清楚,那么就会误入歧途了。
现在根本的错误解释就是把资本作为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作为物,而不是作为关系,更不是作为历史关系,更不是作为可以变换的非固定的历史关系看待。
在这个错误的角度下,又大体有三个方面值得批判。
第一个是否定了这个生产要素乃是包含阶级关系的要素,也就是说否定了这个是以追求剩余价值的要素,更进一步说,这个生产要素本质是自我对抗的要素,内部包含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两大对抗的阶级力量。自然这就产生了贫富分化等等社会矛盾和问题。
可以说这点是最为重要的,也是维护这种错误的生产要素论的人极为忌讳的话题,他们想办法抹杀这个生产要素包含的对抗性,极力宣扬这个对抗性不可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可以调和,可以通过去掉资本的坏的方面,保留好的方面,来在资本的秩序下维护目前的基本状况。
从阶级对抗这个角度看,资本这个生产要素不过是资本家对雇佣工人无偿劳动的占有和支配的权力!
这点所有的打工人都是有明显的感觉的。
鉴于广大马克思主义者对这点多有论述,我就不在此多做解释了。
第二个必须批判的观点是人们往往忽略了资本这个要素是循环运动的。
这点非常重要。
因为在表面上,老板出钱开工资,工人打工,形式上是公平的。你即使说资本家有剥削,可是工人也会满意,否则广大工人阶级就肯定不满了。因为有收入。特别是那些拿高工资的打工人,对这剥削雇佣的这种关系就更没有反感的了。
为什么会出现满意的这种奇怪认知?他们为什么没有对剥削自己的资本家产生反抗的不满心理?就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资本这个生产要素其实是循环运动的,而且是联系的循环运动的,不能孤立的看。
马克思特别强调,我们必须从这个联系的角度看,从循环的角度看,否则,很多资本的特征就显不出来。
那么资本作为循环的运动具有什么特点?或者说有什么新的秘密呢?
马克思特别指出:
——
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联系起来考察,或作为再生产过程来考察,它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
——
可见,我们只是说资本产生剩余价值,对资本的认识就显得不足了。因为,这里明确指出,这种雇佣劳动关系,这种剥削关系还产生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一方面产生富人,一方面产生穷人这些。
我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做证明:
在一个私人公司里,如果老板带着他的年轻的儿子来了,大家就都知道未来的太子爷来了,接班人来了。
那么这个新的太子爷是什么呢?当然是新的资本家,年轻的资本家了。
我们现在不正是有大量的年轻资本家开始接班吗?
反之,如果没有雇佣劳动关系,或者这种关系持续时间不长就结束了,那么,也就不会有新的太子爷出来。
我们要清楚的是,产生新的资本家,新的太子爷的时间要比生产新的产品的时间长的多,最少也得二十多年才有一轮。然而这个时间正在开始,在现在。
一方面是新的资本家,一方面固然是新的雇佣工人,一方面是世代的富有和专制,一方面是时代的贫穷和无权。这样,资本的统治就建立了。
这都是资本循环运动的结果。
当这种结果产生之后,那些每天满意地拿着雇佣工资的劳动者才会反思为什么?因为此时他的境况是每况愈下了。
特别是那些曾经拿高工资因为经济不景气而降低工资的,或者看到自己的后代居然不如自己的时候,他们就会思考了。
这种资本循环后产生的越来越糟糕的情况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必然结果,但是而这当然还不是一码事。这就是只谈资本具有雇佣劳动关系的不足之处。
理论总是在他需要的时候他才会去学习,而真理也只有在这种时候才能起作用。
什么是资本的循环?不过就是我们每天知道的用钱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然后生产,再将产品卖出去,而后用卖出去的钱再开始下一轮的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再生产,再卖出去等等无限循环。一旦我们将这熟悉的内容和贫穷联系起来,和雇佣关系联系起来,那么就会产生更多的新看法了。
第三个批判的维度就是把资本当作固定的东西看待。
什么是把在被当作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看待?
这里面又有两个问题。
一个是把资本当作千古不变的东西,从来就有的,而不是看作只有资本主义才有的东西。这点涉及到了资本主义和其他社会的区别,其实根本是雇佣劳动制度。这点我们不多说了。
另外一个角度就是把资本看作一定数量的固定的货币,可以购买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产生一定的不变的生产效果,也就是一定的产品或者是价值。这一切都是不变的。
这是把资本看作固定的生产要素的主要来源。
其实我们的统计学就起到了这个作用
比如统计局公布平均工资,假设每人月收入为2000。又假设全国劳动力是2亿人。那么,全国一个月所需要的货币就是2亿乘以2000元。算出一个月的,自然一年的也就算出来了。似乎这个结果是一个固定的量。而国家或者是央行照这个标准去准备就好了,经济就可以很好地运转了。
可是,事实告诉我们,并不是这么回事。因为上年还很好的,可是第二年忽然我们有失业,有降工资,怎么也和上面这个非常合理的说法对不上。
为什么会这样?
马克思特别强调说:“资本不是一个固定的量,而是社会财富中一个可伸缩的、随着剩余价值分为收入和追加资本的比例而不断变化的部分。”
马克思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因为我们上面考虑的,假设的,不过是一年的生产状况,我们忽视了生产是循环的这个角度。在生产循环的角度下,经济的需求,生产力的提高,资本家为了多创造价值要求劳动者延长劳动时间和加强劳动强度等等现实的因素就被我们全部给抹杀了。
这些对资本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比如,生产力提高,在第二年,使用了新的机器,就可以裁掉很多人。大家可以考虑我们目前正在推广机器人。此时少数人就可以推动大量的资本进行生产了。而结果就是在开始可以创造超额利润,随着技术的普及,总体的剩余价值量率就降低了。因为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创造的,你现在用的人少了,当然价值创造就少了。这时候老板们就会大喊做生意不挣钱了。而后开始再次裁员工了。或者是降低工资,加强自己的竞争力。
马克思说:“为了推动作为固定资本,或从物质方面说,作为生产资料执行职能的那一部分社会财富,必需有一定量的活劳动。这个量是由工艺学所确定的。但是,推动这一劳动量所需要的工人人数是没有一定的,因为这个数目随着单个劳动力的剥削程度而变化,这个劳动力的价格也是没有一定的,所知道的只是它的具有很大伸缩性的最低界限。”
因此,结果就是上年央行拨出的为了满足就业的货币,在第二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之后,就业再次不足,而钱却没有变化。因为按照正常的循环,我这2亿乘以2000 的工资量足以保证所有的工人的就业和生活,可是就是因为使用了新机器,而有工人失业或者是降低工资了。
而之所以可以买新机器,就是因为资本家使用了上年的剩余价值的大部分,从而将工人压缩到了一个较小的比率造成的。
这点,拥有无限印币权的央行也没有办法。
而且马克思还说资本具有一个不需要人就可以增殖的神奇能力,资本完全可以超出自己的原有的界限:“其次我们知道,即使执行职能的资本的量已定,资本所合并的劳动力、科学和土地(经济学上所说的土地是指未经人的协助而自然存在的一切劳动对象),也会成为资本的有伸缩性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一定的限度内使资本具有一个不依赖于它本身的量的作用范围。”
我们举例说明,比如资本家种植农作物,这一年的雨水丰沛,风调雨顺,大获丰收,比之前多了好多。那么这些多出来的农产品的价值既不是雇佣劳动者的产物,虽然他们劳动了,也不是原先资本的作用。因为在这里,资本家给工人开的工资,租用土地或者是农机的费用都是固定的,可是却多创造了收益。这就是资本和土地、雇佣劳动者结合后产生的神奇的增大的结果。当然天气大旱,那么资本就会受损失。
再假设资本家忽然在自己家的煤矿中发现了金矿,那么,这些黄金自然也归他所有。但是他可没有多付出一分钱的资本!
马克思说这是自然界对资本的馈赠!老天爷都帮助资本家!
可见在这里,资本也是可以变化的。
这些生动的现实的例子都说明,不能把资本当作一个固定不变的物,因为它确实是变化的。
自然也不能把资本当作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
可见,资本就是只有在资本主义时代才出现的以雇佣劳动关系为根本制度特点的,这样一种披着货币外衣的循环运动,可以让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劳动成果的权力,无限为资本家增殖的要素。这种生产要素自身是有对抗性的,每一次随着经济危机都会发生或大或小的爆炸,最终将会炸毁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然而,我们必须清楚的是,你的生产要素说如果不是这种理解,那么就是错误的,就是跌入到修正主义的泥潭中去了,就是跌入到庸俗的经济学中去了。
庸俗经济学正是从资本具有货币这个外衣的角度,即从表面现象,而不是深入事物本质的角度才得出他们的生产要素论的。
马克思这里,资本是自我增值的价值,而价值就需要货币作为外在的表现形态,作为载体,但是正是因为货币只是载体,货币本身就是关系——商品交换的关系——所以,货币承载的资本依然是关系——雇佣劳动的关系。而这就包含了对抗性了。
马克思的这个定义是既谈到了资本的外在形式,也谈到了资本的本质特征。更谈到了资本的历史阶段性——价值。而且这里涉及到了资本的循环运动,因为是自我增殖——资本的运动就是循环的自我运动了。这样资本就必须从连续不断的循环运动角度考虑了。货币的外在表现,雇佣剥削的阶级关系,以及只有资本主义才有的价值关系,运动的循环连续性,四者的总和才构成资本的概念。当然资本的可变化性就已经包含在里面了。
这才是完整的资本的概念。
问题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因为将资本作为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的提法的背景,马克思给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看法:
——
这一教条根据的事实是:一方面,工人对社会财富分为非劳动者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这一点无权过问。另一方面,工人只有在幸运的例外情况下才有可能靠牺牲富人的“收入”来扩大所谓“劳动基金”。(引文见资本论第一卷第22章)
————
马克思这里是说,社会上有资本是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的这种说法,不过是说明工人阶级处于无权的状态,处于被压迫和剥削的状态,处于被统治的情况下。如此,想过得好些,除了称兄道弟的资本家偶尔施舍点外,你又有什么办法呢?
因此,我们当今社会上的资本生产要素论的理解就是工人无权的另外一个说法而已!
这点广大的马克思理论者,广大的资本论研究者似乎都没有注意马克思这个不起眼的说法蕴含的极为重大的意义。
那么,什么是工人无权呢?工人无权又意味着什么呢?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