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知行合一,和平发展在说更在做

火烧 2014-12-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强调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知行合一,通过实际行动推动亚太合作与全球和平。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与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和平,反对无端指责,展现大国责任与担当。

  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绵延历史,尤其是回顾近代史、现代史和当代史,人们会实实在在地发现,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更是维护和促进和平的国家。

  正如习近平主席2014年11月17日在澳大利亚演讲所言,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是人群中的大块头,其他人肯定要看看大块头要怎么走、怎么动。第一,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决心不会动摇。第二,中国坚持共同发展,理念不会动摇。第三,中国坚持促进亚太合作发展,政策不会动摇。回顾历史和现实,习近平主席此言可谓厚重有力、掷地有声。

  建国后,中国与印度、缅甸等国家一道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万隆会议、联合国等地区和世界多边场合赢得广泛肯定和推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推举为处理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基本准则,60年来连续和不断闪耀着和平的光芒、睿智的光辉和人文的情怀。中国的和平创造、和平相处、和平发展理念及其言行如一的作风,在国际社会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赢得广泛肯定。

  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壮大,也得益于中国自身一贯倡导的和平思想、和平理念、和平实践。对不少国家而言,说说谈谈和平可能是很容易的,但真正一以贯之地实践和平、下大力气去维护和平,甚至有时在不违反原则和底线的前提下不得不做出牺牲和忍让去争取和平,都是很不容易的,是难能可贵的。

  以习近平主席为领路人的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正在领导中国人民大刀阔斧、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以超乎想象的言行举措强力落实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这个伟大进程中,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创造和平,与国际社会爱好和平的力量共同维护和平的愿望是强烈和真诚的,意志是坚定的。中国的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绝非口头说说,更是落实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上。中国的君子之行注重言行合一、知行合一,并存在推崇敏于行的一面。

  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多年来国际社会有一种逢中就反的不正常声音、不正常势力、不正常思维,他们不看中国怎么说更不看中国怎么做,而是一味歪曲、丑化、抹杀的和平发展理念、道路和实践,不断炮制各种奇谈怪论,在国际社会搅浑水。中国明明是不惹事却被诬陷为惹是生非,中国明明求和平却被污蔑为咄咄逼人。而其他一些国家大行干涉之道、制造地区紧张、制造多个热点和烂摊子,却总是把自己包装成爱好和平的形象。其实,全世界绝大多数人,通过几百年来战争与和平的历史与现实,透过大资本大财团贪婪过度、制造流血的幕后黑手和多面脸孔,早就认清了谁是真正的和平缔造者和维护者,谁是真正的破坏者和渔利者。

  快速发展壮大的中国,正在更加积极的推进和平发展伟大事业。中国正在实实在在的做,也堂堂正正、实实在在地加强传播,向国际社会传播一个真正的中国,和平发展的中国、人文满怀的中国、多姿多彩的中国。以习近平主席为领导的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在这些方面更加主动积极、自信阳光地去身体力行,通过领导人的形象,传递一个复兴的伟大民族几千年的和平底蕴、坚定意志,传播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坚决合作打击腐败的那份决心和执着,传播提高国家现代化治理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那份扎实和信心。

  通过习近平主席等中国领导人近2年来遍及世界五洲的成功访问,通过成功主办2014年APEC峰会、积极参与G20峰会重大议题、东亚峰会合作进程,通过推动与韩国、澳大利亚等重要亚太国家的自由贸易取得谈判实质进展,人们不难看到中国努力推动自身和平发展、造福地区和平发展的努力、能力和信心。

  比如,此次在澳大利亚举行的G20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推动创新发展实现联动增长》的重要讲话,倡导做共促经济改革的发展伙伴,落实全面增长战略,推动世界经济从周期性复苏向可持续增长转变。从会议反响看,国际社会对建立具有切实约束力、能够主导全球经济治理的更加有效的G20机制的呼声愈发强烈,而这离不开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发挥作用。巴黎政治学院国际关系专家贝特朗·巴迪认为,当今的国际经济治理秩序已经远远不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的经济体量已占世界第二,对G20作出很大贡献,但中国在国际治理中的地位并不与之匹配。他呼吁发达国家应当主动和新兴市场国家分享世界经济治理决策权,推动改革决议真正落实。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克里·布朗认为,中国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这个作用不是对原有体制的颠覆,而是一种循序渐进式的演化。中国同时也在虚心学习如何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与中国拥有不同观点和立场的国家良好合作。澳大利亚著名智库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G20研究中心主任迈克·卡拉汉认为,中国在以切实的举措向G20发出信息,希望各方能够以务实、负责任的精神,规避以邻为壑的零和博弈,以协作为主,通过机制建设提高各方的协同和监管能力。

  可以说,一段时期以来,地区多边平台和世界多边平台,对一个国家的积极反响,对一个大国领袖的热烈掌声,都不是偶然的,存在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必然一面。

  半个多世纪以来,澳大利亚在安全方面借重美国,今天依然如此。但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国家更需要和平发展与合作,在发展经济方面更依赖中国,将会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和平发展的吸引力和创造力。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听完习近平主席演讲后表示,澳中国情不同,中国古老,澳大利亚年轻,但两国和而不同,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我赞同习近平主席讲的一句话:独行快,众行远。中国繁荣富强对世界意义重大。澳大利亚愿意做中国可靠的合作伙伴,澳大利亚愿意同中国携手共创和平繁荣的美好未来。

  在北京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美大国关系发展表态积极。但11月15日飞赴澳大利亚的奥巴马发表演讲称,亚洲的安全秩序不能建立在“强迫或恐吓的基础上……不是大国欺负小国,而是要建立在共同安全的盟友基础之上”,美国“会竭尽全力通过外交、军事、经济和发展手段与亚太地区加强接触,加强盟友关系”。显然这些不实之词是有所用心有所指的。几乎与此同步,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三国领导人召开了闭门会议,讨论朝鲜半岛和乌克兰局势。日本首相安倍尚未回国,日本外相岸田就悍然否认中日在APEC会前达成的四项原则共识,声称不具有约束力,顽固否认钓鱼岛主权争议。

  这种翻书变脸或许就是所谓国家利益的平衡纠结,是一些国家操弄国际关系的一般思维。而对世界一些国家,中国显然也在看他们怎么说,更看他们怎么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