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三年自然灾害有没有饿死人不能成为糊涂账(2)

火烧 2011-09-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32
文章围绕三年自然灾害饿死人问题展开,引用河北满城县汤村村民经历,强调政府救济措施及村民自救情况,呼吁还原历史真相,探讨农业发展与政策影响。

有些人总喜欢拿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说事,说什么七分人祸三分天灾,饿死了多少多少人。到底有没有饿死人,饿死了多少,政府不能在沉默了,趁着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还大有人在。事实真相不难查明。饿死三千万,按当时六亿人口算,就意味着每二十人中就要死一人。前几天和村里几位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的人聊天,说起此事。几位当事人非常气愤,说当时人人饿肚子不假,但还没到死人的地步,一方面村民自救,野菜呀菜杨树(现在这种树在我们这儿绝迹了)的树叶呀,都可充饥。关键是当时政府是有救济的,还有返销粮。哪家实在接不开锅了,村里有联部,发三五斤红薯干或高粱米以救急。而且是经常性的。总之是不能让人饿死。反正三年灾害我们村没一人饿死,如果有人不信,可到我村来查证,地址:河北满城县于家庄乡汤村。  

             我们村是我们县有名的三大穷村之一,俗语称:郭、郎、汤饭食强,家家有个合饹床(把红薯面和榆树皮的面混合轧出条的一种工具),郭郎汤的席(宴席),你别提,一块豆腐摆仨席。而我们村又是三个村中最不行的村,我们村没死人,其他两个村的可能性也不大,其他两个村没有,起码满城县南部平原地区死人的可能性也不大。

           有人昧良心,污蔑毛主席。可他知道不知道新中国刚成立时,农业有多落后不?浇地有架水车就算先进的了,精英们知道水车咋用不?一般浇田,都是用辘轳,四个壮汉四把辘轳,一桶接一桶,精英们知道辘轳咋用不?这样的农业是多么脆弱,经不起风雨的。听父亲讲,1963年先是大旱,滴雨不下,(山区靠天收的农民可能吃大苦了),后来暴雨一下就是七天七夜,导致满城县上游的刘家台水库决堤。我们这儿成了一片汪洋。

           新中国一成立,修水库、架桥梁、修铁路、建电站、、、、、,可这水库、铁路怎么建的?是靠成千上万的农民出民工,可以说民工是主力军。如果在五六十年代,国家穷得叮当响,一点物质基础都没有,就实行土地包干,农民一家一户整天围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转,谁还愿意出民工,我们的基础建设能到什么地步,可想而知。有人说了,简单呀,招投标呀,别说当时国家穷,没钱。就是有钱,也不过是今天的现象早上演二三十年罢了,甚至更严重,隐藏在人民内部的反动势力会趁机兴风作浪,如果某个超级大国在遥相呼应,共和国政权就岌岌可危了。强烈呼吁政府给出过民工的农民以经济补助,尤其是铁老大应该出点血。话又说回来,当时土地就是分了,也是对有壮劳力的农户有力,鳏寡孤独、没壮劳力的农户光整天摇辘轳就够呛。再者靠一家一户的干,绝对实现不了农业的现代化,只有死路一条,只有受制于人。是个短视的行为。要吃饱饭,不是靠得积极性,靠得是科技、是规模化的经营。未来二三十年农业还得走集体化、农场化的路子。谁高谁低百年后自见分晓。

      现在我们的农业物资紧缺了,可以从外国花钱买,三年困难时期行吗?苏联人要帐,西方人则幸灾乐祸,巴不得困死饿死你,有粮食就是扔了也不会卖给你一粒。三年自然灾害中国人民是吃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头,但不能把责任推给某一个人。不能事后诸葛亮,指指画画的说三道四。如果闲的没事最好到农村、山区去转转,总结点经验给党和政府出点好主意。实在憋的慌就去钓鱼岛砍几个日本人,那才是炎黄的子孙。毛老人家没留给自己的子孙家财万贯,没有在外国置房子置地,就凭这一点就值得后人敬仰。还别说为新中国所作的牺牲和贡献。一位学者还大言不惭的说毛泽东不懂经济,要是没有当初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没有北大荒、新疆的农垦,今天老胡和老温没准更愁得不得了,肚子都添不饱,更没心思收复失地了。今天的精英们、喝过洋墨水的懂经济,国内的劳苦大众开个小厂子、做个小买卖没钱。却大把大把的借给老外,人家还不知情,压根就没打算还,最多给你点利息。我们懂经济的脸一点都不红。礼义廉耻。没礼没义无廉无耻。老祖宗留给老百姓的土地、矿藏成了少数人的家当。人民呕心沥血几十年攒的财富让硕鼠们强取豪夺。外强经济上得掠夺比鸦片战争还厉害。说别人有错误,大做文章。现在有失误就叫摸着石头过河,什么逻辑。

            清者自清,拙者自浊。不多说了,还是去包工队上我的班,挣点养家糊口的钱去吧。呵呵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