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三年自然灾害”不存在?

火烧 2009-09-22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探讨‘三年自然灾害’是否存在,引用崔永元演讲与《沛县志》记载,分析1959-1961年是否真的发生自然灾害,引发对历史事件的讨论与反思。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有一段特别困难时期史称“三年自然灾害”。对这个名词,在百度百科里是这样解释的:

三年:1959---1961年

在1959年7月,华东地区长江发洪水。据灾害中心数据, 因为淹水和接下来歉收所带来的饥荒,洪水直接带来的死亡人数估计达两百万,而且别的地区也多少受到影响。这场灾害被列为20世纪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的第七名。

在1960年,55%的耕地或多或少遭受到干旱或者其它恶劣天气,其中60%的耕地根本就没有降雨。《大英百科全书(1958年至1962年年鉴)》也报告了异常天气。这些天气包括香港在1959年六月的5天之中超过30英寸的总降水,这也代表了同期整个华南天气状况。

所有这些因素导致1959年中国粮食产量较1958年下降15%,而1960年产量又在此基础上再下降15%,中国大陆地区的粮食、棉花产量跌落到相应1951年的水平。直到大跃进结束之后的1962年,粮食产量才开始回升。

近日在网上观看了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先生的一个演讲视频,是他在扬州大学鉴真图书馆里就口述历史所做的一个专题演讲(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E3MTg1NDQ=.html)。在这个演讲报告中,崔先生说,“上海有个气象学家,好象是叫丁辉吧?他写了一篇学术论文,大家可以在网上搜来看看。据他的统计,100年来,1959—1961是风调雨顺的三年。自然情况差不多是100年来最好的三年!就是说三年自然灾害的说法靠不住。在“七千人大会”的时候,尝试着将它说成“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现在看来也靠不住,那就是人祸(掌声)!”他接着说他看到一个数字,在这三年中饿死了3750万人。这就是运动,“大跃进”运动!他有些忧郁。

对于到底饿死多少人,现在网上有许多的争论,暂且不说。至于“人祸”的责任应由谁来承担,历史自会做出公正的裁决。我想质疑崔先生的是,那些年真的没有自然灾害吗?

手头有一部2005年版的《沛县志》,其中有关自然灾害的记载内容如下:

1956年

9月4日夜,县内部分地区受台风影响,降暴雨,倒塌房屋4000余间,砸死8人,砸伤30人,12万亩田间作物受灾。

1957年

7月,县内连日降暴雨,雨量高达1000毫米,湖水四溢,逼至沛城,水淹13个乡镇的660个村庄,灾民26万余人,死伤百余人,受灾面积100万余亩。

7月23日,徐州、连云港、微山县和解放军某部的救灾船来沛。

7月24日,徐州地委书记刘锡庚等乘飞机来沛视察灾情。

7月27日,江苏省卫生厅厅长率医疗队来沛救护灾民。

8月,大脑炎、痢疾、疟疾、肠胃炎在本县流行。

11月,国家拔出救济款、贷款、预付定金共1018万余元,安排沛县灾民生活。

1958年

5月27日,县防疫部门报告,县内从23日以来在一些地区发生急性流行病,患者800余人,死亡66人。症状:脸水肿、吐泻、高烧、昏迷、抽痉。省、地、县迅速组织医疗人员赶到病区抢救,采取了防治措施,至6月上旬,疫情迅速停止蔓延。

7月上中旬,阴雨连绵,全县降雨量达1000余毫米,境内80余万亩农田积水,437个村庄进水,倒塌房屋1.6万间,淹死、砸死群众24人。

7月20日,国务院内务部副部长郭丙坤莅沛视察灾情。

1959年

2月,全县19个人民公社发生浮肿病、流行性感冒和白喉病等,发病人数达1.41万人。

7月,全县庄稼普遍发生钻心虫,部分田块被咬光,造成减产。东部沿湖地区和西部大沙河两岸发现蝗蝻,受灾面积约50万亩。

是年,由于上年农业搞“大跃进”,加上自然灾害,造成灾荒,县内农民纷纷外出谋生,老弱者多患浮肿病,国家拔大批粮款救济灾民。

1960年

4月1日夜,受冷空气影响,全县温度急骤下降至零下3,小麦受霜冻严重。

是年春旱,小麦枯黄,受灾面积20余万亩。

1961年

4月8日,全县气温下降至零下3,因霜冻小麦受灾面积33万余亩,其中3万余亩死株在80%以上。

1962年

4月下旬,根据省委工和会议精神,全县21个人民公社的生产队临时借地给社员(每人2分),种植粮食、瓜菜,安度夏荒。

是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在徐州专员公署专员梁公甫的陪同下,来沛县视察蝗灾,并参加了麦收劳动。

1963年

8月7日,阴雨连绵月余,降雨量达1007毫米,25万亩庄稼受淹。倒塌房屋7.37万余间,砸死砸伤140余人。

是月,由于气候反常,脑膜炎、白喉、痢疾等多种传染病在全县流行,死亡20人。国家派出医疗队来沛防疫治病。

记不清老年人曾对我说过的是57年还是58年发大水,县境内一片汪洋。当时临居刘大哥娶媳妇,就是用船到30里路以外县城西边的白庄去接的新媳妇,回来时是在俺村中心的最高点下的船。老刘嫂子对我说过,“别人是用轿抬来的,俺是用船接来的。”

县志上的记载应该是真实可信的。充分说明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和前后,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沛县的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是非常困难的,党的关怀和政府的关心是非常到位的。

正如崔先生在报告中所说的,“口述历史”有时是靠不住的。 

值得一提的是,县志上有记载:1958年的9月19日下午,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同志曾携夫人王光美女士莅敬安人民公社视察棉花、大豆。

刘少奇同志在视察期间对沛县敬安的干部群众也说过一些过头话。

相关文章

  • 张文茂: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和三农问题
  • 张文茂: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和三农问题
  • 张文茂:正确理解人民公社制度的四个视角
  • 蒋正华的一段话揭开一个重大秘密
  • 信息心理战之“户口问题”和“饿死三千万”
  • 孙经先:关于“非正常死亡1700万人”与蒋正华先生商榷
  • 大跃进批判及其严重后果
  • 陶鲁笳访谈录:山西试办全国首批农业合作社的前前后后
  • 邋遢道人:也说崔永元嘴里的饿死三千七百五十万!
  • 人民公社的解体过程
  • 推倒“世纪诬陷”,迎接建党九十周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