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联话汀泗桥

火烧 2011-07-01 00:00:00 文艺新生 1027
汀泗桥是北伐战争重要遗址,联话汀泗桥讲述其历史与文化,涵盖战役、烈士纪念碑及地方传说,展现其革命意义与人文价值。

联话汀泗桥

   

                                                                           

   

汀泗桥是粤汉铁路咸宁附近的一个小镇。一条小河贯穿全镇,古老的汀泗桥跨河而建。传说千年之前,一位姓丁的草鞋匠,积终生之蓄,修建了这座小桥,后人为纪念他,命名为“丁四桥”,再经文人墨客助兴,在“丁”和“四”两个字前加了三点水,遂成现在名称。镇以桥名。这里,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还是北伐战争的汀泗桥战役。  

汀泗桥镇是咸宁的南大门,也是通往武汉的必经要隘,镇东有一片比较陡峭和起伏连绵的山岗,其中最高的一座山名叫塔脑山,敌军的阵地就设在这片山岗之上。汀泗桥战役中北伐军共俘虏敌军官佐一百五十七人,士兵二千二百九十六人,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弹药。整个汀泗桥战役,自二十六日上午十时半三十五团在高猪山与敌军接火,到二十七日上午九时汀泗桥东南高地战斗胜利结束,前后仅用二十二个半小时时间。
  在汀泗桥战役中,北伐军共有将士一百三十四人牺牲。一九二九年十月国民政府当局在汀泗桥西山为牺牲的革命烈士修建了烈士墓、烈士纪念碑、纪念亭。纪念碑碑文由当时国民政府官员胡汉民题写。碑文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阵亡将士纪念碑”。
        1988年1月1日 国务院将汀泗桥定为“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叶剑英元帅题字;“北伐先锋”,说明国家对革命先烈的缅怀。  

   

联曰:    雄跨咸、浦,建于古、修于今,勃勃英姿连广宇;  

              喜收汀、泗,褒其名、扬其姓,姣姣美誉溢中华。  

   

              草履竟成功,福桑梓、利儿孙,辛苦丁公挥汗血;  

              铁军果奏捷,表心声、抒志趣,欢欣郭老撰诗文。  

   

              直捣湘鄂咽喉,鏖兵三镇,桥头鼓雄风,独立先锋降魔传捷报;  

              高举炎黄旗帜,抗战八年,河畔挫镜气,和平勇士打鬼奏凯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