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中国高铁快速飞翔后的思考!

火烧 2011-07-0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围绕中国高铁快速发展后的反思,涉及京沪高铁通车、领导层视察、安全与效益考量,以及高铁建设中存在的腐败和资金问题,强调资源整合与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性。

中国高铁快速飞翔后的思考!  

刘钧/文  

  

  七一前夕,京沪高铁的通车;这种安排很明显是在为“七一”献礼!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具有振奋人心的特别意义。  

  

    首发之日,中国政府作了特别的安排;让国内外三百名媒体记者先期“目睹”和“体验”了高铁的风采;“中国速度”这个代名词也随之被中外媒体记者应运而生出来。  

  

  接着,6月30日15时,为了真正庆祝京沪高铁的建成通车,由主管生产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同志亲自出席京沪高速铁路通车仪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讲话。随后,总理温家宝也亲自体验了称为“中国速度”的高铁,并从廊坊返回到北京。  

  

  乘车中,总理并没有尽兴去欣赏窗外的风光,而是视察列车发车的准备情况,对整个行车过程与相关人员作了详细的了解,发车之后走向车厢看望旅客,与旅客交流,说出了几点看法;强调高铁第一位的是安全,第二是大家非常关心的票价,第三说现在的铁路发展既要发挥高铁的作用,也要发挥原有铁路的作用。说将来要把航空、铁路、公路与水路形成一个运输的整体相互配合上来。  

  

  看来,从温家宝总理的谈话中,就可细致分析出总理的一份担忧;既有安全因素,也有经济效益上的考虑。简单地说,今年新春伊始,“中国速度”高铁的总指挥长刘志军(铁路部长)双规,很多对高铁有负面影响的消息不径走出,不得不说政府开始有强加干预高铁建设的意图。  

  

  其中,这咱举措包括所有项目重新评审,审查已经开工的项目合同,材料采购,环保评估等。已经立项的,包括在建的,准备开工的高铁项目,只要出现违规或上述原因,一概进行整顿或让工程下野。  

  

  显然,这项为缓解金融危机,作为基础产业大肆投资,规模达到上万亿人民币投入的高铁建设,尽管为提升GDP经济总量作出了贡献,但也要逐步降温下来。如果按照刘志军计划把高铁建设完成,将还差无数亿资金的缺口。正好,刘志军因腐败问题,还有媒体报道的质量问题等因素,让刘志军下野,符合中央的意图。  

  

  同时,降温的目的还与效益不无关系。前期高铁的运营,有新闻报道一节车厢只乘座一名顾客的现象,从总理今天和话语中,作手要考虑将来要把航空、铁路、公路与水路形成一个运输的整体相互配合的意图,也就说明要资源整合才能发挥其综合效益。要不,投下去上万亿的资金,再加上运营、管理、消耗等,成本的回收将是未知数。  

  

  笔者几次往返于武广高铁,从显示屏上345公里/小时速度真正让人欣慰,完全体验真正的“中国速度”,平稳度也比飞机要好。不过,最大的问题是还是效益问题,除了节假日基本满座外,平时多个车厢不见人影,也不能不说让总理担忧。日前,整个高铁建设有多条线路正在建设中,总不能因效益差而半途而废。在京沪高铁的通车前夕,铁道部专门发表新闻,声称有信心收回成本。  

  

  其实,当前整个交通来说,在建的还有高速公路,高铁建设,低速铁路,如果整个建设完成,在运营过程中可缓解春运矛盾,但也要加班加点才有运力;一旦进入淡季很多运输工具将无人问津。航空更是严峻,高铁建设的完成,同线路的航空线路将惨淡经营,去年就有2折机票销售,这不能不说是种弊病,这种矛盾以后会更加突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