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的“请君入瓮”策略?
网上一种观点:让佩洛西8月2日顺利飞来,8月3日又顺利飞走,我们8月4日对台湾6区域包围式军事实战演习,是我们一套高超的“请君入瓮”策略。意在防范西方的舆论攻击,又把对台斗争的步骤向前推进一步。证明美国违规在先,我们反制在后。虽然丢了面子却得了里子,功莫大焉!
我觉得好像不完全是这样。权威人士说,8月2日佩洛西从马来西亚起飞后,我们就有机群伴飞,迫使佩洛西绕道菲律宾;到巴士海峡,我们的苏-35战机“亮剑”,飞越台湾海峡拦截。但是,人家仍然安全着陆台北。我分析,这里面一种可能是,临门一脚我们的脚踝骨崴了,没踢着或踢偏了;另一种可能是,猛有别虑,紧急收脚,没踢这临门一脚。详情不得而知。
我认为,我们没有击落佩洛西的预案,拦截的意图则是明确的,“且走且看”也有可能,但完整的“请君入瓮”,完全是事后的掩饰。
至于8月4日对台湾6区域包围式军事实战演习,是人家飞走以后的事。我认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中国行使主权天经地义,美国横加阻拦无理无法。应尽量减少美国的扰乱,但不是只看美国的脸色,也不一定要美国提供什么口实和契机。不管佩洛西来不来,我们都有权在任何时间对台采取军事行动。不要把不坚持原则、不敢斗争的机会主义者,当作讲究契机的战略家。8月4日6区域包围式军事实战演习,以后的各种文韬武略,都不应否定以前的多次尝试,更不能否定毛主席的伟大战略决策。你不也认为:“人家今天(3号)上午10点就走了,“你”4号12点显示你是如何严阵以待,浪费弹药”吗?难道不能有既得里子又保面子的策略吗?当然也很难,只是不要怪罪群众。
你让我不如看的那篇文章,是作者认为自己被“打脸之后的醒悟”。但有些人做事后诸葛亮,以教师爷的架势,无视群众高昂的反帝革命热情,指责群众短视、浮躁。我是不赞成的。
现在网上又鼓噪 :大反击来了,网民纷纷发声:我肤浅了,向祖国道歉。 我也不赞同。
“致敬一位伟人”,“64年前毛主席笔下雄文原稿,拿到今天可再告台湾!仍然震撼!”......这些文章是否反映了群众的真实情感?
事情已经过去了,那就请把高超的“请君入瓮”策略制定的过程告诉大家,具体地、仔细地、有针对性地对群众进行教育。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