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第一夫人比较

火烧 2014-12-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分析历史上第一夫人政治命运,重点介绍克鲁普斯卡娅的生平与教育贡献,探讨第一夫人权力与风险,突出其在苏维埃教育改革中的角色。

  第一夫人生平比较

  樊效军

  笔者注意到,历史上的达到权利峰巅的那些第一夫人们,要末像吕后和武则天那样大权在握,指点江山,清除宿敌;要么就像宋太祖的皇后那样被逼宫让位;要么就像克鲁普斯卡娅青那样被流放和拘禁。

  第一夫人在他们的丈夫去世后,无论是否参与政治,因为他们知情的缘故,必然遭到继任者的猜忌和排斥,所以无论是束之高阁的赞美之下的排挤,还是泼污之后的斩杀,都是一定的结局。政治文明的建立是多么的必须啊。

  一、克鲁普斯卡娅(列宁夫人)

  娜·康·克鲁普斯卡娅(H·K·Kpynckag,1869-----1939),苏维埃杰出的教育家,政治活动家,革命导师列宁的夫人和亲密战友。她一生致力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科学,并担任苏维埃教育领导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1869年2月26日,克鲁普斯卡娅出生在俄国彼得堡一个破产的贵族知识分子家庭。其父原是个旧军官,因同情革命被革职,其母婚前曾任小学教师。

  她14岁时,父亲病逝。此后与母亲相依为命。上中学时,受一位乡村女教师的影响,对教师工作产生了兴趣,中学毕业后当过一个时期的家庭教师。

  1889年,进入彼得堡女子高等专门学校学习。不久,加入了马克思主义小组,大量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

  1891----1896年,在彼得堡郊区的工人夜校当教师,向工人们宣传革命道理,在此期间,列宁来到了彼得堡,她认识了列宁,并于1895年加科了列宁创建的“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896年被沙皇政府逮捕,与列宁一同流放到西伯利亚米奴新斯克州的寿山村。从此成了列宁最亲密的战友和助手。

  1907年,流放期满后,和列宁一起侨居国外。这时除了参加革命工作外,还考察了不少学校,研究了西方古典教育家的著作,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一书(1917年正式出版)。这是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主观点写成的教育专著,得到了列宁的高度评价。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教育人民委员部先后任副委员、委员职务。1921年,任成立的国家学术委员会主席,直接参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的制订、编写工作和有关学校创建工作。

  1929年,担任俄罗斯联邦教育人民委员部副部长。她是原苏共中央委员会委员、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代表和委员、苏联科学院荣誉院士,原苏联第一位教育科学博士学位获得者。1939年2月,不幸逝世,享年70岁。

  她一生发表了许多有关教育的演说和著作,原苏联出版过其教育文集11卷,我国翻译出看到了《克鲁普斯卡娅教育文选》等文献。

  克鲁普斯卡娅去世时已届古稀之年,虽然传说曾遭受斯大林政治威胁、流放,但贵为国母,属善终。

  二、 宋庆龄(孙中山夫人)

  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少年时代,她即负笈异域,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然而,共和国在摇篮中被扼杀,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成为孙中山的第二任妻子,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他把“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嘱托交给了宋庆龄和他的同志。

  1927年8月,宋庆龄因与蒋介石政见不和出访苏联,以后旅居欧洲4年,考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国,研读了马克思的著作,与流亡欧洲的许多中国革命者一起研究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土地和农民问题,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

  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宋庆龄迅速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认为“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嫌。必须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胜利。”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与此同时,她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之后她一直担任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职务。1950年,她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52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联络委员会主席。

  1954年9月宋庆龄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59年4月7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65年1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她再次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75年1月,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她再次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78年2月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任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80年8月3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1981年5月14日,宋庆龄患的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恶化。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接收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病逝于北京。

  逝世时是中国人传统的米寿。结局是曾贵为国母,风光无限、虽有危难,但属善终。她为之奋斗的主义,基本实现。

  本人微信:HHZT2013

  QQ:894855973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