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呼吁关注青年的权利

火烧 2011-09-1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呼吁社会关注青年权利,强调青年前途关系国家未来,指出青年在教育、就业、婚恋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更多支持与重视。

九十一       呼吁关注青年的权利(二稿)    

   老汉我今年整七十,先表明一下,因年龄段的差异,本文呼吁的早已不是本人的权利,我只是想为现在的青年说几句公道话,呼吁全社会关注青年的权利。尤其希望那些制定政策,决定着青年命运的政府高官、高参们多关注一些。如果在呼吁中有什么不妥的话,望有关部门的高官、高参多多海涵,就算我老汉瞎操心,多管闲事。我以为,目前提出关注青年的权利,真的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这不是什么“闲事”。请想想,假如有为数众多的青年,时时、处处、事事地迷迷茫茫,看不到自己有什么前途,是否也在表示看不到国家有什么前途?可以说,青年的前途代表着国家的前途,国家是否有前途,归根结蒂要看青年是否有前途。恕老汉在这里再次重复伟人的几句话:“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蒂是你们的”。

   作为一个年龄段,青年的权利是“人权”的一部分。如今,在东西方政要们的谈话中,“人权”一词一直被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一般地说,政要们总是先夸耀自己如何尊重人权,反过来又控诉对方如何侵犯人权。就拿“中美国”来说吧,虽然彼此声称“同舟共济”,但是关于人权的争吵却从未停止过。尤其看美国人的架势,航母进入黄海,恨不得立即派兵来中国“保护人权”。既然各方都在标榜自己尊重人权,还是希望各方真心地关注一下人权吧,说不定东西方还真能找到一些共同的语言,同为人类,各国的人权当然有着许多的共同点。如果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这是一种别有用心的关心人权,这样的人权越说越虚伪,当然不会有什么“共同语言”。就拿近几年来死人无数的大动干戈来说,有谁在真正地关心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等国家的“人权”?

   人按年龄段划分,可分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假如问哪一个年龄段人的“人权”最重要,大家会不加思索地回答都重要!是的,那个年龄段人的权益遭受侵犯、伤害都是要命的。幼年需要养育;少年需要上小学、中学;青年需要上大学、就业、婚恋;中年需要“饭碗”,上有老、下有小,下岗真的很可怕;老年需要老有所依,谁也不想晚景凄凉;还有,每个年龄段的人都需要有住房、有医疗等等。对普通百姓而言,各年龄段的“人权”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世界毕竟还没有到达理想的境界。社会的问题很多,我以为最需要关注的是青年人的“人权”问题,这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如能解决青年人的问题,其他的年龄段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

   先讲一下青年受教育问题,几乎从幼儿园开始,不少年轻家长就得为争“优质资源”而不得不用大把大把的钞票铺路。教育的产业化把许多穷家子女阻隔在大学的门外,不是穷家子女不聪明,而是其一,负担不起高昂的学费;其二,读完大学担心就业,就业的优势在官二代、富二代。教育产业化剥夺了穷家子女上大学的权利,这不但是历史的倒退,也是现代社会不应该存在的不公。最近,拉美地区青年掀起了一个抵制教育产业化的运动,震惊世界,让人们看到了现代社会前进的方向。像朝鲜那样100%的全民义务教育,应该成为时代的榜样,相信这也是国际社会早晚要实现的一个很重要的“人权”指标,区别只在于谁先到达。这一点,朝鲜小弟弟把中国大哥哥远远地甩在了后边,让“GDP老二”脸上无光,想挽回面子,应该急起直追。

   再讲一讲青年的就业问题,这里用不着去操官二代、富二代们的心,就说说普通家庭的大学生吧,毕业后假如能挤进公务员、当上小白领什么的,等于捧上了较保险的热门“饭碗”,将来有希望进入“中产阶层”。只是青年中以上的比例极小,也许一套房就会一下子让一个家庭的“中产梦”破灭。大家更多看到的是众多为谋生而天天来去奔忙的“蚁族”。那些不进“血汗工厂”的“蚁族”,还算是幸运的,至少还保持着人的一份自尊。更多进“血汗工厂”谋生的青年,他们的青春被埋葬在黑心老板无休止加班的流水线上,就像奴隶,除了天天在可怕的流水线上精疲力竭地转圈,再也没有青年人应有的种种乐趣,有的青年实在转不出这令人绝望的圈子,就去跳楼了。加班规则蔑视一切劳动法规,纯粹是老板牟利的一套鬼把戏,鬼把戏吞噬了青年人的一切。黑心老板什么时候会想到要关注一下青年人的权利?能否少赚一点带血利润,流淌一点“道德血液”,让青年人活得像个人样?政府为什么非要把青年人赶进“血汗工厂”,任人宰割不可?高官、高参们能否将心比心地想一想,要是自家子女在“血汗工厂”任人宰割,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是否还能忍受?      

   再说一说青年人的婚恋问题。也许东西方的政要们都会说,这早已是不成问题的问题,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婚恋的自由,是自由得再也不能更自由的了。但问题在于,在金钱主宰一切的社会,婚恋能脱离金钱的主宰而“自由”地存在吗?有的女青年在电视征婚上说:“宁愿坐进宝马哭,也不愿坐上自行车笑”;也有直率地说:“宁做二奶,不嫁穷鬼”;也有说得更直白了:“喜儿不嫁黄世仁太傻了”,云云。请大家不要去责怪这些女青年太低俗,不够高尚,高尚能换几个钱来?“贫贱夫妻百事哀”,贫贱可以凑合,百事哀实在让人不好过。不过,如果女青年都只想嫁大款、富二代的话,也许只有万分之一的“中奖率”。难怪现在社会出现了大量的“剩女”,那些只想攀高枝的“剩女”。这让当今的富豪们乐得忘乎所以,在他们的征婚派的上,成群结队的美女穿着比基尼,在数个富豪眼前鱼贯而过,供品味、供欣赏、供挑选。究竟谁导演了这样的好戏?不会是共产党吧?  

   出现大量的“剩女”,不是因为女多男少的男女比例失调,恰恰相反,人口之比已经男多女少了,有人估计,若干年后,将有千万男子娶不到老婆。如果妓女、二奶的势头继续失控,还会出现更多的光棍男。成年男女,无恋爱、无婚姻,生理上、心理上均形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假如社会上有许多青年不知如何去泄泻怨恨、烦恼、愤怒,当然是社会非常不安的因素。大批量的二奶和光棍能让社会“和谐”吗?尽管以后的拮据男,不会对婚恋太挑剔,怕只怕还是过不了当今不断推高房价的“罪魁祸首”——丈母娘这道槛。那些发誓“宁做二奶,不嫁穷鬼”的女青年,如果连做二奶的机会也没有,而心里仍然向往着过二奶的日子,那就只能去当“众奶”了,或者叫不共产的“共妻”也可以,如果回避贬意,尊称为“性工作者”也不错,这样的“黄色娘子军”,据说在中国已达好几千万,当然,其中也有不少不是自愿入伍的,而是被黑社会胁迫入伍的。中国的“高参”们一直提倡接轨西方,让性产业合法化,当局就是拖着不批,只允许各地分发安全套。

   这里有些问题请大家考虑,那些带着大笔钞票去嫖妓的爷们,是否曾想过要尊重女青年的权利?他们是否认为这只是一种“市场经济”,就像对某种商品进行“等价交换”那样地心安理得?换位思考,假如自家的姐妹、女儿去搞这样的“等价交换”,爷们是否还能心安理得?金钱买不到真爱,人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期婚恋权是一种最大的天伦之乐,当这样的天伦之乐被糟蹋、被剥夺,心理的创伤永远无法愈合,能让人不痛苦、不压抑、不烦恼、不愤怒吗?那些嫖妓的爷们,是否愿意献出一点真正的人道主义“爱心”,就拿部分嫖资加入政府的创业基金(如果不差钱的政府考虑设立这种人道主义的基金),帮助沦落风尘的姐妹去从事正当的职业?六十年前毛泽东主席做到的事,为什么在高唱盛世的今天就做不到了呢?

   西方世界处处设立招蜂引蝶的合法红灯区,至少我们这边还不认可这样的“合法红灯区”,这一点表明了我们这边较西方在思想意识上更想尊重女权。看来,改编中国的“黄色娘子军”,那只是早晚的事。但愿在东方,社会正气的抬头,就从这“改编”开始。    

       《师大奇遇》附文    2011年9月11日
        http://blog.people.com.cn/blog/s/285840  
        百度   龙勋文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