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反三俗,首先应该从党政机关做起

火烧 2010-08-2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强调反三俗应从党政机关入手,指出机关低俗、庸俗、媚俗现象严重,如官员腐败、公款吃喝、娱乐场所涉黄涉赌等,影响社会风气与政治生态,呼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反三俗,首先应该从党政机关做起做起       

             云水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中,明确提出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此话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并将其誉为官方掀起的一次“新道德运动”。可见此举顺呼天时,合呼国情,很如人意。所以,举国上下狠抓反“三俗”活动迫在眉睫,是当务之急。如果,被称为“新道德运动”的反“三俗”活动,搞的好,他将直接提升党风、政风、民风,改变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培植滋养人心、开拓进取,爱国为民,快乐向上的民俗民风。这将能使得整个民族厚德载物,培养一代又一代终于祖国、终于人民的各行各业的社会精英。如果,这场反“三俗”活动,一旦流于形式,那将是我党历史上的又一次笑谈,或说反庸俗之中的又一次庸俗、反媚俗中的又一次媚俗、反低俗中的又一次低俗。    

    反“三俗,即:低俗、庸俗、媚俗。有很多人一听到反三俗,首先考虑到“三俗”是反映在网络和娱乐圈内的事情。所以,认为应该严厉打击,比如,打击那些网络黄色娱乐片、媒体中黄色低调广告和名不副实或假大空广告等等。但是,我认为,其实“三俗”首先反映在各级党政机关。低俗、庸俗、媚俗可以说深入到了党政机关每个人的骨髓里,由于这些机关是制定国家方针政策、实行党政决策,贯彻落实上级政策决策、执行党纪国法的机构,他的功能就决定了他的传播和导向作用,再加上这些机关人和事的运作,其行为导向作用和层次传递效应可以放大到整个社会。所以,反三俗应该首先从国家机关开始。    

    机关的“三俗”有哪些方面的表现呢?    

低俗,党政机关中的低俗,表现在很多层面上,1、官员的权力膨胀,物欲横行。从目前抓住的贪官看,没有发现没有情妇的,每个贪官少的也有2、3个,多的10多个,江苏有个厅官,情人尽达到了146个人。如:有个网络帖子,戏称“全国二奶大赛:江苏省建设厅长徐其耀拥有146个情人,获数量奖;原重庆市委宣传部长张宗海包养17个女大学生,获素质奖;原海南省纺织局长李庆善撰写95本性爱日记,获学术奖”,四川乐山市长李玉书,20个情人年龄都是16到18岁。获青春奖; 安徽省宣城市书记杨枫,用MBA知识管理,有效使用77名情人。获管理奖; 深圳市沙井银行行长邓宝驹,仅”五奶小青”,800天花了1840万元,平均每天23万元,每小时1000元,获挥金奖;福建省周宁县委书记林龙飞,为其22名情人共办群芳宴,并设30万元的奖励。获和谐奖: 海南省临高市城管大队长邓善红,有6个情人,生了6个孩子。对此,原配夫人根本不信,获团结奖:湖南省通信局局长曾国华,面对5位情人立誓:保证到60岁时,每人每周性生活不少于3次,获干劲奖。”这是一个社会调侃的帖子。但是它反映了贪官腐败的真实例子,在祖国东西南北中,这些都是各地各级党政机关领导所为。 2、机关的上下左右工作联系招待常态化。现在上级领导考察、视察、检查没有不吃的。过去中央规定,接待工作,一律四菜一汤。现在哪还有规定约束,只要上面来人,下级机关的接待,都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吃顿饭还算什么呢?就连有些地方机关赊账几十万元的招待费,干别的事没有钱,吃喝招待,仍在所不辞。一切好像都是为了吃,离了吃似乎就什么都干不成。难怪基层群众给领导编的顺口溜:“兜里没有钱,下来转一转;肚里没有油,下来走一走”,真是十分形象。同样,上下级是这样,同级单位工作平时有联系,也是如此。其领导有事你请他,有时他也请你,之间互相请吃。真是“喝他三天三夜也不醉,吃坏了党风,吃坏了胃”。3、吃喝之风普遍化。由于公款吃喝的盛行,波及到了普通公务员,他们没有权利公款吃喝怎么办呢?那就小打小闹,能在工作之余蹭点就曾点,要么就你请他、他请我,自己吃自己,目的是能自娱自乐,沟通沟通,有了利益互相帮撑帮撑。4、享乐成风,现在工作招待一般都是吃完了有歌厅、舞厅、桑拿厅,服务应有尽有。有些很多人通过其中涉黄涉赌,有的还时不时出现官员涉嫌嫖娼嫖幼的丑闻等等。这还不叫低俗吗?所以。官员的腐败,就是在这种低俗中日渐一日的形成的。正是由于这样的低俗成风,使得有些大大小小的贪官在歌舞厅、桑拿浴、游乐场,甚至高级宾馆涉赌涉黄。从而使得国家机关行政执行力降低。所以,对这些歌舞厅、桑拿浴、娱乐场所,长期查而不绝、屡查屡犯,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庸俗。庸俗之,顾名思义解为“平庸鄙俗”,当今中国官场上的中庸、平庸、附庸之气到处可见。    

中庸,本是儒家学说的一种持世态度,是适合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源。我们共产党人应该积极的批判继承,取其精华、而去糟粕。但是,长期以来,由于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没有在党内深入扎根,改革开放以后毛泽东思想受到不同程度的贬低。所以,现在党政机关中庸思想盛行、自由主义泛滥,各类问题突出,解决起来困难。大家都高高在上,不偏不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遇到问题互相包庇,你好我好大家好,和谐共处,达到双赢。下级有了问题上级包着,上级有了问题下级掖着,都是为了达到领导利益的最大化。恰似机关好一派风平浪静,和谐繁荣之景象。    

平庸,即“平平常常,碌碌无为”。今天平庸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得过且过,无所事事,没有创新,没有建树。是很多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一副真实写照。    

说平庸,不能不说当前党政机关学风、文风、作风。    

当前,党政机关的学风是什么状况呢?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讲话中痛惩当前学风,就说明了现状。他当时强调:“有少数党员干部把党的历届领导人关于学风问题的强调当作“耳旁风”。一是在业余时间,宁愿把大把的光阴用在吃喝玩乐的应付应酬上,也不愿学习,办公室里的高级电脑和满柜子的书籍都是用来装潢门面的;二是在党中央安排的那些专题学习活动中,按部就班地认认真真地走过场,心得体会、总结报告都是秘书写好后交差了事;三是在党校学习,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搞关系上,相互邀请着吃喝玩乐,为今后办事铺路搭桥,有的干脆把时间用在个人享受上,  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干部和党组织的学习状况确实不容乐观。有些党员干部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不愿学、不勤学、不深学、不善学的“四不”干部,绝不是个别现象。”    

那么当前机关文风又是怎样呢?习近平同志最近撰文批评当前文风时说:“当前,在一些党政机关的文件、一些领导干部讲话、一些理论文章中,文风上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为长、空、假。    

长—就是有意无意地将文章、讲话添枝加叶,短话长说,看似面面俱到,实则离题万里。群众形容说,这样的讲话有数量无质量,有长度无力度;这样的讲话汇集的书,有价格无价值,有厚度无深度。    

空—就是空话、套话多。照抄照搬、移花接木,面孔大同小异,语言上下雷同,没有针对性,既不触及实际问题,也不回答群众关切,如同镜中之花,没味、没用。    

假—就是夸大其词,言不由衷,虚与委蛇,文过饰非。不顾客观情况,刻意掩盖存在的问题,夸大其词,歌功颂德。堆砌辞藻,词语生涩,让人听不懂、看不懂。”    

党政机关的学风、文风实际实际上反映了党政机关的作风。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说依法治国是我们的治国方略,要求各级机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但是,在工作实践中,法律多如牛毛,一部也没有起到完全的作用。上至《宪法》下至各类专业法律多是写在在纸上的东西,在实际工作中完全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如:工厂改制、国有资产流失,违法拆迁、违法占地、“躲猫猫死”、“开胸验肺”。矿难不断等这些实例都是名证。原因在哪里?就在党政机关,上至国务院各部委,下至各省、市、县、乡、村,都是领导说了算,法律法规起的作用非常有限,比如,每年国家审计公布的审计报告以及一些大大小小的贪污违法案件足以说明这一点。所以,从上到下很多机关作风都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活,皆成套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干起工作有动员、有检查、有总结,就是没有落实、没有效果。大的来说,这几年先后搞的“党的先进性教育”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形式上轰轰烈烈,落实上基本全走过程。尤其学习阶段都是扎扎实实,而到了整改阶段则是敷衍了事,对事不对人,问题一大堆,文过饰非,视而不见。所以,平时的工作,上下左右相互推委,互相扯皮,该办的拖着不办,不该办的滥办;给批的不批,不该批的滥批;该管的不管或管不到位,不该管的抓住权利不放。工作中遇到问题,该解决的不解决,该批评的不敢批评,该上报的不及时上报,该提拔的干部不提拔,不该提拔的、群众反响大的照样提拔。有的甚至对上对下瞒、蒙、骗。忽悠来,忽悠去。难怪“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成了民间顺口溜。凡此种种不良的工作作风,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以上的不良学风和文风。使得弄虚作假,投机钻营者大行其道,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了严重危害。这就是产生不良学风、文风的原因和由来。    

附庸,指附属之物、依傍,假托,附庸风雅,也是一种媚俗的表现。    

媚俗,即迎合时俗。当今,无论是在国际关系中,还是在国内事物中,无论是机关还是媒体,不能不说广泛的存在着媚俗。崇洋媚外,攀附资本、权贵,崇拜金钱的心结由来以久。你看全国各地一轮一轮的招商引资,都是免税、免费,送地皮、优惠外商,惟恐引不来外资。甚至扒了农民房子,圈了农民的地,就为建一个外资投入厂矿,给自己捞个政绩,头上罩个光环,甚至有些地方还分派任务,以奖励为诱饵,招商引资。更滑稽的是有的人钻政策的空子,引来的资金到了帐,领了奖,资金便逃之夭夭,无人过问。真是一幅“宁与友邦,不与家奴”崇洋拜金的浮华景象。再看各地党政机关的办公大楼,一个比一个气派,一个比一个豪华,有的气派的似宫殿,有的漂亮如公园。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豪华办公楼更与当地经济发展形成强烈反差,和当地的其他建筑物形成强烈对比。再看各地一抡一抡的这个庆典,那个文化节,旅游节更是办的绚烂多彩。特别是有些贫困地区,财政困难,无力支付,还要向社会摊派收钱举办一些文化节,以彰显浮华之气。就连国家奥运会、世博会这样关乎国家形象的工程也无不透视出那种奢华和浮华的媚俗之气。对这一切,人民群众看在眼里、怨在心里。    

在党政机关的人际关系中更是充斥着巴结邀宠,献姿献媚之风。溜须拍马、行贿受贿、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好大喜功,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机关这种媚俗之气,再加上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与精英无节制的放大或推波助澜,就变成了社会更加恶劣的媚俗之风。    

由于,党政机关存在比较严重的低俗、庸俗和媚俗之风,造成了党风、政风、民风和社会风气的日渐衰落。一切为了“钱”,为了“钱”可以干一切,成了这个社会许多人的共识。使得社会问题成堆,维护稳定成了当今国家的重中之重,如,违法拆迁,执法犯法,房价爆涨,假烟、假酒、假奶粉,假药,假油(地沟油)、假文凭,假警察、假记者、假党员、假官员。黄、毒、赌、独,黑社会等等问题,都难以得到遏止,都成了吸附民生鲜血的寄生虫,成了党和国家肌体中的毒瘤。这样的社会状况怎能造就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又何谈成为文化的沃土呢?又怎样奢谈造就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知识,求真务实,乐于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的群体呢?    

因此,反三俗,首先应该从党政机关开始,机关的学风、文风、作风端正了,机关的三俗之风就会随着而消解。同样社会的三俗之风也会漫漫随之消解。到那时,社会的良好风尚自然会出现,社会的民风民俗自然能形成。“文化沃土”也自然就形成了。    

当然,“三俗”的形成,是有着复杂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的。但是“三俗”的产生,一定是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制度是有着紧密的关系的,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必定要选择适合他的文化教育发展模式,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认识论。“存在决定意识”,“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又反作用于上层建筑”。所以,我们应该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研究和探索中外社会政治制度变革的客观规律,深刻思考和检验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嬗变到来的后果,反思当前的社会现状和状况。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我国社会国民经济科学、协调、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模式。    

      2010、8、27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