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二十问之六:如何发展中国模式?
近年来,有一些人把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进步的原因归结为“学习资本主义”。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严肃对待。因为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模式是否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而且关系到我们未来是进一步发展、深化中国模式,还是跟在资本主义国家后边学习模仿。
(一)中国模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
通过对中国模式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建设中国模式的过程中,能够从资本主义借鉴的内容少得可怜。在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方面,借鉴中国封建社会对私有制和私人利益集团进行限制的经验教训,要远远比从资本主义借鉴的内容多得多。
所以要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观点,就好比我们已经有了高铁。却要让我们去学习制造又老又慢的旧式火车。
“学习资本主义”论是不是太荒唐了?
1.荒唐之一:
在农业领域,资本主义没有对个人私有制进行限制的制度政策。我们怎么“学习资本主义”?
所以,中国模式在农业领域对个人私有制限制的体制,只能借鉴中国封建社会限制个人私有制的制度政策。
在农业领域对个人私有制的限制方面,中国模式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策非常相像:
一同样是土地国家所有。
二都是以家庭为所有制单位(封建社会农民和地主都是以家庭为所有制单位的家长所有制)。
两者的主要差异:
一是中国模式有着更有效地防范农民破产的机制。
二是中国现代家庭的所有制制度与封建社会家长所有制差异巨大。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农业生产领域,我国现在的限制个人私有制的政策应该是对中国封建社会农村、农业领域限制个人私有制政策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后所形成的,根本不存在借鉴资本主义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农业改革,或者说家庭承包的农业管理模式,是中国农民自主选择的!这说明中国农民早已经习惯并认可了已实行两千多年的土地的“国有民营”。
据此,我们也有较为充分的理由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已经习惯并认可土地的“国有民营”。
2.荒唐之二:
在城市经济领域,资本主义只在个别极端情况下才对私人利益集团进行限制,真正发挥了一定作用的也仅限于反垄断方面。
而中国则有两千多年的限制私人利益集团的历史。中国自古商品经济就比较发达。最晚在西汉时中央政府就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官办经济体系,对市场进行控制、调节,限制私人利益集团控制经济、掠夺贫民的活动。
所以,中国模式在构建限制私人利益集团的体制时,所能够借鉴的主要是中国封建社会限制私人利益集团的体制。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私人利益集团那可怜的一点限制,怎么能与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所积累的限制私人利益集团,调控市场的经验教训相提并论?
思维正常的人都会认为,如果中国在构建城市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则借鉴的应该主要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限制私人利益集团体制的经验教训。
而要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也仅仅只有反垄断法可供借鉴。
3.荒唐之三:
在政治上,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就是由私人利益集团、局部利益集团控制的。
我们怎么可能从资本主义学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限制私人利益集团、局部利益集团的政治权力和政治活动的政策、措施?
在以后我们讨论所谓“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时,还会具体讨论这个问题。
4.荒唐之四:
中国的科学决策体制,是全世界唯一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科学决策体制。
中国怎么可能从资本主义学来科学决策体制?
建设科学决策体制优化“两个限制”,完完全全是中国共产党的创造!
综上述,把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进步的原因说成是“学习资本主义”的观点荒唐透顶,完全错误!
中国模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自主创造的!我们中国未来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一步发展、深化中国模式,建设公有制,把我国建设成为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学习资本主义”论的错误原因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学习资本主义”论这种荒唐的观点?
大致说来,形成“学习资本主义”论是犯了下列错误中的一条甚至多条。
一是把改革开放之初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学资本主义搞好自己的社会主义的观点,当做了党建设中国模式的指导思想。没有搞清楚“学习资本主义”和“利用资本主义”的区别。
二是把学习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先进技术当作了“学习资本主义”。
三是没有认真考察、研究党领导人民建设新制度、新机制的内容和过程,脱离实际空谈。
四是只看见企业、行政单位在微观上对资本主义的借鉴,而没有看见国家制度、宏观管理上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差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五是盲目崇拜所谓的普世价值,迷信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而没有认真考察研究在一些领域学习资本主义带来的后果。
比如,学习资本主义建设了金融市场,学习资本主义开展了P2P业务等等。但是这些学习的结果,不但没有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而且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重大损失。
当然,我们不是说完全否定“学习资本主义”会推动我国某项事业取得巨大进步的可能。这有一个前提——请先拿出证明来。
例如,经济学家要倡导学习资本主义,或者要“和国际接轨”,那么,就应该先向全国人民证明金融市场和P2P业务是如何推动我国金融业取得巨大进步的!
(三)建设公有制,升华中国模式
之前,我们在讨论中国为什么能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参见《公有制二十问之四》)时,已经发现,中国模式和建设公有制走的都是“限制私有制”的道路。只不过,中国模式是在没有建设公有制的情况下限制私有制的,虽然对私有制的限制就没有公有制对私有制以及私有制的人格化的限制更全面更深刻,但是,中国模式奠定了建设公有制的基础。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认为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
1.要进一步发展中国模式,就必须建设公有制
要进一步发展中国模式,或者说,我国要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就必须建设公有制。深化、升华“两个限制”和科学决策,扩大、加深对私有制和私人利益集团的限制,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推广科学决策。
这方面,对民营企业的政策就是典型的例证。
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我国的民营企业家,或者说新生的资本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有三大差异:
一是一些民营企业家经营民营企业是响应当时的政策,立足深化改革。
二是一些民营企业家经营民营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是因为无法参与到国有企业中。我国目前国有制的体制限制较多,没有鼓励体制外的科技人才参与建设公有制企业的机制。
三是许多民营企业家是因为条件制约而没有成为“红色资本家”的。
所以,中国模式中,对民营企业的鼓励、推动、引导作用比较突出。但从长期看,国有制的体制限制却是将所有民营企业不分青红皂白全推到私有制企业的阵营里去了,同时也就把许多怀揣红心的企业家推到资本家阵营里去了。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都不利。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依靠建设公有制来解决。
2.建设公有制可以采取推广中国模式和建设公有制两步同时走的方案
所谓推广中国模式和建设公有制两步同时走,就是在建设公有制的同时,在原先没有落实“两个限制”和科学决策三原则的领域,落实三原则,并且以“两个限制”和科学决策改造原先的管理体制;在原先已落实三原则的领域,向宏观、中观和微观全面推广三原则。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