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化解“经济学家”面临的六大“两难”

火烧 2010-07-05 00:00:00 网友时评 1028
文章聚焦中国经济面临的六大两难问题,提出通过政府立足民众立场,推动内需拉动、科技提升与产业升级,破解出口依赖、房地产调控、资源价格等难题,强调自力更生与公平分配的重要性。

 

草民化解“经济学家”面临的六大“两难”

现在流行的说法是:据经济学家梳理,中国经济面临六大“两难”问题:人民币升值若过快会面临出口恶化、就业困难,不升值又会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既要增强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也不能再走过去一味扩大出口的老路;要提高劳动者收入,但相应的企业成本也会增加;房地产调控不可半途而废,但房地产大萎缩也对经济不利;节能减要上调资源价格,但当前物价需要控制;宏观政策退得过早有二次探底的风险,退得太晚又会加大通胀压力。对这些问题,本人认为只要政府的屁股坐在民众立场上,根本不是问题。本文试图一一化解。

一、人民币升值问题的问题  

如果站在人民利益角度,人民币必须升值。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九分之一,要想从出口问题来解决中国人民的就业问题,那只能是天方夜谭。我们只算了出口扩大就业机会,确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我们不光在出口产品,我们也在进口产品。我们进口的那些科技含量并不高的产品,又为别人创造了多少就业机会,进出口贸易的就业机会是可以互相抵消的。  

试想一下,在进出口贸易中人产生人平一千元的顺差,那就是1.3万亿。这1.3万亿顺差扣除物质资料和矿产品消耗,对中国人的就业问题基本可忽略不计,但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由此可招来的是世界各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全面抵抗。这绝不是一个解决国计民生的根本办法,中国不是亚洲“四小龙”,不是一个小国家。解决中国经济问题首要的是靠拉动内需,自力更生应该是国策。人民需求问题解决了,科技水平上去了,人民富裕了,才有绝对实力参与国际贸易竞争。一个内需都拉不动的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只能是说说笑话而已。  

如果国内物价下降了,人民币自己升值了,内需自然拉动。内需拉动了,何愁就业问题不能解决。我们开放国门的目的不是为了做生意,目的是吸收国际科技成果为我所用,如果仅仅是少数人在进出口贸易中以赚钱为目的,那并不是人民需要的,也不是开放目的,只是新生资产阶级剥削中国人民劳动力剩余价值的需求。政府服务对象错了,开放的目的就会错,目的一错,所有策略全盘该错,这就是屁股决定政策的问题。  

中国不是日本,资源贫泛,没有国际市场难以生存。中国是一个大国,对比一些欧洲小国等于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国家,地大物博,自给自足生活了几千年,完全有能力解决自己的经济发展问题。我们要解决的是技术上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问题,绝不是依靠国际贸易来求生存。日本出口凭借的是技术优势,是智慧出口;我们出口完全是建立在资源和赚价劳动力基础之上,是血汗出口;日本出口普惠的是人民,我们出口得利的是国际国内的资产阶级分子,这是有天壤之别的。  

二、既要增强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也不能再走过去一味扩大出口的老路的问题  

中国经济拉不动错就错在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政策了。进出口贸易失去计划,只能作为新生资产阶级赚钱的工具,为少数人富裕政策人民并不需要。人民需要的是国家藏富于民,而不是藏富于资本家。人民富裕了,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如果把中国办成国际血汗工厂,只能是中国经济的悲哀。中国出口富裕了谁,是少数人,绝对不是民众。民众付出的是血汗,换来的是贫穷。众观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那有奴隶靠劳动能获得富裕的机会。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了,内需长期拉不动,这不是个经济学的问题,这是政府的立场问题,政府要表明态度,到底应该为谁服务。江泽民说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话说到了,实际行动是与之相背的。靠少数富人来拉动中国内需,那只能是把中国经济当儿戏,这屁股就坐歪了。  

三、要提高劳动者收入,但相应的企业成本也会增加的问题  

提高劳动者收入的渠道并不只是提高工资一个渠道,国内物价下降同样保障了劳动者收入的提高。物价下降了,受益的不仅是劳动者,企业成本也会大幅度下降,说提高劳动者收入增加企业成本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搬一根楠竹不会转弯的经济学家还算是经济学家么?这些经济泡沫不挤掉,对国民经济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经济发展是要以物资为基础的,物资资料是生产出来的,不是凭股市吹出来的。今天一千万的企业资本,明天包装上市就变成了十个亿。真的么?纯属扯蛋!  

四、房地产调控不可半途而废,但房地产大萎缩也对经济不利的问题  

房地产调控涉及到国计民生,调控政策绝不可废。只要政府不把眼睛只盯在少数新生资产阶级分子身上,把少数新生资产阶级分子的利益看轻一点,把目交转过来看向民众,问题就解决了。  

试想一下:如果政府4万亿投资计划,想到的不是政绩工程,不把他当成什官发财的机会,不把本来能拉动内需的活钱变死钱,而是投向民生,把投资全部投向廉租房,房地产会萎缩么?对经济发展会不利么?萎缩几个房地产商的暴利就不利于经济发展了么?反过来,民众有限的资金从购买房地产转向提高生活质量,那将是多么巨大的内需潜力,多快的周转速度。在快速经济周转过程中,内需拉动了,就业机会扩大了,人民有钱了,要提高生活质量了,房地产市场到底是扩大还是萎缩,就不需作任何解答了。这些所谓经济学家的想法不是象猪一样蠢么?  

五、节能减要上调资源价格,但当前物价需要控制的问题  

节能减排是国策,这一点毫不能动摇。有了前四条的基本政策,仅仅节能减排上调的物价没有民众承受不了的理由。办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效益提高的基本方针应该是科技水平提高的基础之上。日本汽本低油耗车辆并没有提高汽车价格,反而因为节能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节能与物价并不是矛盾的,节能必须建立在提高企业效益的基础上。能源节约了,节约的费用不足以弥补技改费用,这种节能本身就不是立足在提高企业科技含量的基础之上,只是高能耗的相互替换,本身是不足取的。  

减污染排放是要加大力度,如果我们不是一个世界污染加工厂,能减少污染产品出口贸易量,本人相信,这污染排放将减少一半以上。把别人认为污染环境的加工产品拉到国内来,大量进口生产环节污染环境较小的产品,这种殃及子孙的钱赚的也太黑心了。资本家为了利益,是不会管环境污染问题的,那政府在干什么?为什么不治一治职能部门的渎职罪?能不能限制污染严重的产品出口,反过来对这些产品取消进口税或者进口实施政策性补贴,把污染留在国门之外?  

六、宏观政策退得过早有二次探底的风险,退得太晚又会加大通胀压力的问题  

其实,前五个问题解决了这就不是个问题了。所谓宏观调控政策刺击的是什么?就是那个狗屁股市,那是什么人玩的游戏,是好逸恶劳,投机取巧的人玩的骗钱的游戏。一个企业一经包装上市立马身价百倍,这是经济发展了么?如果国家经济政策放在这相互欺诈,投机取巧的基础之上,股市经济只能是吹起一个又一个经济泡沫,如果全中国人民都来投机取巧,都来玩钱生钱的游戏,谁来生产物资产品,劳动成了什么东西?劳动人民地位何在?中国人民勤劳致富的传统何在?这是制定国策的依据么?用泡沫大小来决定经济成败不值得可笑么?  

中国政府在经济建设问题上要实在一点,华而不实、自欺欺人的东西少搞一点,扎扎实实带领中国人民创造自己需要的物资财富,让人民物资生活丰富一点,这才是政府制定国策的依据。请中国政府不要忘了自己的根本,不要跟在洋老板屁股后面吹泡沫。一是就是一,二就是二,把一说成百,把百说成万,最终欺骗的只能是自己,指望民众会相信么?真能这样,谁还会生产,更没人出卖劳动力了,全人类都可靠吹气泡度日了。  

社会主义国家引入股市经济,本身就已经说明,共产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复存在,这是对马恩列斯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社会主义意思形态的全面背叛。把马克主义市场经济学原理都没搞懂,也妄谈发展马克思主义不觉得好笑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