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初期政府官员相对清廉?

火烧 2011-09-08 00:00:00 网友杂谈 1045
文章分析改革开放初期官员相对清廉的原因,通过公款吃喝、医药回扣、三农问题等实例,指出当时腐败现象较少,与文化大革命的余威有关。

笔者认为,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政府官员还是相对清廉的,比起现在其无忌惮的贪污腐化还是清廉许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笔者可以举几个例子:  

其一,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地方的很多乡镇(人们习惯上还称之为“公社”)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有的人甚至因此离开了公职,这当然是“三农问题”的连带反应,这是笔者亲眼所见的事情。  

其二,记得在1988年的春节晚会上,相声演员牛群、李立山合演了一个相声《巧立名目》,讽刺的是某政府机关的一个科长巧立名目公款吃喝的事情,自从这个相声播出以后,其中的台词“领导、冒号”风靡大江南北,几乎成了“领导”的代名词。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公款吃喝虽已时有发生,但还没有成蔓延、不可收拾之势。假如那个时代的公款吃喝像现在一样普遍的肆无忌惮,甚至连春晚节目评审人员也参与其中,这样的相声能通过评审吗?那当然是不可能的!因此这样的作品在现在的春晚也完全绝迹了。这个相声也许很多80后的朋友并不熟悉,有兴趣的话可以搜来看看,或许可以帮我们领略一下当时的官场风貌以及文艺创作风貌。  

其三,在1994年我们国家上演了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这部剧作里面有个主要人物贾志国,贾志国在剧中就是一个机关干部,工薪阶层、挣钱不多,也是整天为钱发愁,是一个老实、善良、没什么太大本事的人物形象。可是到了现在,一个副处级的北京某机关干部,还是一个“工薪阶层、挣钱不多、整天为钱发愁、老实、善良、没什么太大本事”的形象吗?要是有某部影视作品把一个副处级干部塑造才这样一个形象,会把人笑死的!  

其四,这也是笔者的亲身经历:笔者自1996年开始走遍大江南北做了将近3年的医药代表。当时做业务已经非常困难了。但因此接触了很多做这一行较早的前辈。据他们说,在90年代初的时候,做医药代表的给医生一点儿回扣,医生们还都非常紧张、诚惶诚恐、生怕被发现。可到了90年代中后期,医生们再也不害怕了,甚至公开索要回扣、埋怨回扣少、支付不及时等等……也就是说在80年代、90年代初的医生们还算得上是白衣天使,而不是现在的白衣恶魔。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为什么改革开放初期体制内的人员会相对清廉呢?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释,想一想改革开放前中国发生了什么就清楚了。这都是“文化大革命”的余威所致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