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贷潮:恐慌比疫情传染地更快
期房这个制度是很不合理的,地方上拿走了土地出让金,银行赚走了利息,开发商赚走了利润,所有的风险都留给了买房子的老百姓直接承担。
买个车都是先交定金,车到验车再付尾款,也没说让车主去给车企和四儿子承担风险吧?
现在老百姓承担不起这个风险了,有些人就开始叫了,指责这些买到了烂尾楼的人集体断贷会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
这颗雷从1994年就开始一点点长大,现在终于炸了。自己攒起来的雷,有什么脸去指责买房子的老百姓?
有些人煞有介事地拿着什么“征信”、“法律”说事。别幼稚了,都快活不下去了,谁还会在意你什么“征信”、“法律”?
再者说,这个制度从设计上就是要让购房者承担所有风险。法律本身是不合民意的,它能解决问题吗?
退房解约只是在理论上行得通。业主只要退房就变成了普通债权人,房企破产清偿债权时排在最后,它要是有钱还楼早就盖好了。再说,现在房企到各地开发都是子公司模式,母公司不负连带责任。退房解约的结果就是实实在在的财房两空。
房地产泡沫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出生率下降(长期)叠加政策影响(中期)再叠加疫情点燃的经济危机(短期),终于绷不住了。
过去还想着把教育资源往城里集中,把乡镇小学、中学都合并到城里,搞个所谓“就近入学”(其实就是把教育资源绑定到房地产上),强迫农民进城买房,好去给你消化这个房地产泡沫。现在农民的韭菜也差不多割完了,这个类似庞氏的游戏终于玩不下去了。
说句题外话,对我们这个历来重视下一代教育的民族而言,把教育资源绑定到房地产上强迫农民进城买房这个行为,跟当年英国的“圈地运动”没有本质区别。
现在雷已经炸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一部分相对好解决。
有些烂尾楼是部分房企为了对抗银行收紧银根(实际上是对抗国家政策),故意停工制造出来的,目的是裹挟买了房子的老百姓胁迫银行(实际上是胁迫国家政权)。这部分假烂尾楼相对好解决,只要当地的铁拳还够硬,只要当地还愿意用铁拳砸一下这些开发商。
天津的某些开发商不是没这么干过,最后铁拳下来都给砸了。
当地要是不愿意砸它一下,那就是跟开发商合起伙来逼宫了。
另一部分不好解决,是真没钱,真烂尾,真风险。
现在如果还想让买到烂尾楼的老百姓抗下这个风险,大概还有半个月的窗口期。
这篇文章发出来的日期应该是7月15日,大部分银行贷款是每月1号还,因此还有半个月的时间。
这半个月内,如果地方上、银行、开发商等各方面,能够分化这些集体断贷的业主,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合法的也好边缘的也罢,让一部分业主放弃断贷继续还贷的话,那么这场集体断贷的风波差不多就快要平息了。
只要一部分资金不紧张的、容易受到威胁或诱惑的业主先继续还贷,那么那一部分资金不是特别紧张的、相对容易受到威胁或诱惑的业主断贷的决心就会动摇,那部分快活不下去的业主最终就会被孤立。这样,业主自发形成的松散联盟就土崩瓦解了。
但是,如果到了下个月这个联盟还没有被瓦解,那么这股“断贷潮”势必将更加迅速地蔓延至全国,各地情势的危急程度将直接取决于当地已售楼盘中烂尾楼的数量。
但是,这半个月内,谁也不知道形势会发展到何种严峻的程度。毕竟一个人断贷是征信问题,一个楼盘断贷是地方经济问题,各地都断贷就是民生和稳定问题了。
2011年的时候,当时还在建行当董事长的郭主席就已经说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可知国家早有准备。只不过可能没有预料到,这场危机会来得如此出人意料地迅疾而猛烈。
昨天看新闻,说几个部门已经开会了,大概意思是表示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不让老百姓财房两空。
我很好奇会出台什么样的政策,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政府全部兜底显然不现实,毕竟现在都穷,地方比中央更穷。
以郑州为例,郑州市统计局官网公布了当地历年的一般性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总额,我扒下来做成图放在下面:
上面的曲线减下面的曲线就能得到“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赤字”。
再除以相应年份的收入,就能得到当年的“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
十年以来,郑州的赤字和赤字率在19年之前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并在19年达到了顶峰。19年年底20年年初爆发了疫情,中央提出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才遏制住了这种态势。
我还研究过济南的情况,总的趋势跟郑州类似,但情况比郑州好一点。
这样看来,疫情客观上起到了帮助某些地方改掉大手大脚花钱的积习的作用。
问题是过去积累下的债务也得还呐,地方债务炸了更完,可是救市也得要钱呐。
问题是没钱呐。
要是接着放水,房子没盖起来,物价倒先起来了,更难受。
或者政府出面跟业主协商,大家“以房换房”,集中到几座楼里,保证这些楼的“一房一户”,然后集中保这几座楼,剩下的烂尾楼要么继续烂着,要么跟倒牛奶一样炸掉。虽然烂尾楼的出售率很高,但省一栋的钱算一栋。
房子跟存款不一样,麻烦的是自住和投机混在一个楼里,又不能说只保自住房不保投机房,要保就得至少保一整栋。
即便政府能出手全面救市,把这个大烂摊子全接下来,再引入一部分优质房企来接盘,但是这个方法解决起问题来时间会非常长,市场情绪有没有耐心等到那个时候都是个问题。
恐慌,真的会传染的。
所以,现在最紧要的问题不是去救烂尾楼,而是先想办法安抚群众和市场情绪,最大限度地争取时间,然后再想办法解决烂尾楼的问题。大家的预期普遍不乐观,如果不去做群众工作,即便是复工了,群众也不愿意相信他们能一直干到竣工了。
我特别想看看到底会拿出怎样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正好我也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