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8年管不住违规圈地到底为啥?

火烧 2010-07-1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揭露新乡市8年未处理违规圈地问题,反映地方政府土地管理失职与违法用地现象,涉及土地滥用、圈地运动及新乡市土地纠纷等,揭示发展经济背后对农民土地的剥夺。

   

   

  看到新华网“8年管不住违规圈地,究竟在‘忙’啥”一文后,不胜感慨。文中开头即引用(7月8日 《河南日报》)中一段话说,河南新乡市政府将牧野区和平新村、公村两块耕地公开挂牌拍卖了8年,却迟迟不开发,群众因此遭罪,意见很大,房漏雨不能住,因开发又不敢翻修……面对记者采访,新乡市国土局办公室负责同志称,局领导现在都很忙,他会尽快向局领导汇报;有关情况将以文字的形式向记者解释。但截至发稿,记者也未见任何回音……并强力地发问道,“试问,该干的事情不干,地方官员究竟在忙啥?”“8年管不住违规圈地,个中原因耐人寻味,大有必要好好地查一查了!”  

   

  其实,该文作者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错!国土局作为国土资源管理使用的把关者,理应对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高度负责,切实依法行政,可由于各种缘故,只能显得“漠不关心”,“对农民的申诉和土地荒芜的凄凉熟视无睹。”并不是真正到了忙得连本职工作都无暇顾及的程度。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笔者想来,这是因为他们管不了,又不能说出实情,所以只能得过且过、得拖且拖。  

   

  对于此类事,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张新宝说得好,在目前的土地使用中地方政府违法带有普遍性,“凡是性质严重的土地违法行为,几乎都涉及政府或相关领导。一些城市违法用地高达90%。而这些违法用地中多与地方政府有关”。  

   

  当前,各地似乎都在走着同一条路子,或搞城市搬迁,或搞开发区建设,先以修路为名,用高标准的道路将地圈起,搭起新城框架,尔后再谋发展。对于圈内土地,或以租代征,或以房换地,“动员”居民搬迁,最终将大量农田变成水泥地面。而能够建成现代化城区的官员,往往被上面看成魄力大,有能力,被升迁为更上一级主官后,再进行更大规模的圈地、发展。  

   

  而新乡市国土局充其量是当地政府的吹鼓手之一,对于当地的“经济建设”,只有“支持”的份,那有去行使自己管理权的胆?当地政府的主官不出面说话,吓死他也不敢主动管。在面对记者采访时称,“局领导现在都很忙,他会尽快向局领导汇报;有关情况将以文字的形式向记者解释”的说法,也就情有可原了。别说8年,再过80年,也是这个理儿。除非,他不想在那里做官了。  

   

  这些年来,和新乡类似的事太多了。其中大量打着开发的幌子,不但数量多、面积大,其名目也是五花八门。在“发展经济”的大旗下,一些地方府大规模征用农民土地,农业用地转为城市用地规模严重超过国家控制范围。这种在“发展经济”的旗帜下被商业利益推动的、由政府和企业联手发动的对农民土地的剥夺,被许多人形象地比喻为一场“新圈地运动”。几乎是“乡乡有开发区,村村有拆迁户;不少老人圈去了保命田,没盼来养老钱”。   

   

  低价征用、高价出让是各地政府通过征地增加收入的“秘密武器”,土地收益甚至成为某些城市的“第二财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刘守英曾一针见血指出过,在目前制度格局下,“地方政府不做开发区几乎就等于是‘傻子’。”更有人断言,只要有征地制度在,开发区根本管不住,农民的土地产权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现在大家都在指望这一块收益。”国土资源部一学者说,目前征地制度不但和某些部门利益休戚相关,更重要的是还牵涉有大量地方政府的利益。因此,“一旦彻底改革征地制度,省委书记们马上就会不干。”作为改革的牵头部门,国土资源部其实也左右为难。不少国土资源部门的干部都心知肚明:“开发区怎么用地,我们从来管不着。”  

   

  地方政府的“发展冲动”带来土地违法违规的操作,愈演愈烈的原因是“违规操作成本很低,所以敢于冒险”,“几乎没有县级以上的干部是因为违规违法出让土地而被处理的。”征地制度的缺陷,和执法的软弱,使得地方政府圈地的积极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这回应该明白了吧?尽管明知“越是回避、搪塞、敷衍媒体监督,就越意味着心虚胆怯,害怕问题被曝光、责任被追究”,但两害相遇取其轻,也只能过一天说一天了!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邱海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