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粮食安全大如天--总书记河南考察有感

火烧 2010-07-1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围绕总书记河南考察,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关注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提出粮食主产区政策支持与耕地保护的必要性,呼吁重视农业基础地位。

  从今早的央视新闻中看到,7月9日至1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期间,深入洛阳的大型企业、科研机构和乡村农户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殷切希望,给正在着力推进中原崛起的河南干部群众增添了新的力量,也让电视机的笔者感动得热泪盈眶。 

     

  笔者在屏幕上看到,总书记希望国有企业适应形势变化,转变发展方式,创造新的辉煌;总书记希望科研机构发挥人才作用,加强科研攻关,加快成果转化; 总书记希望农村基层党组织积极创先争优,推动生产发展,服务农民群众;总书记更希望粮食主产区,稳定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抓好粮食生产。

  考察途中,胡锦涛停下车来,沿着田垄走进已有一尺来高的玉米地里,仔细察看长势。并同几位正在施肥、除草的农民亲切攀谈。问夏粮的收成、售价,问气候对玉米生长的影响,问对中央政策还有什么要求。总书记对乡亲们说,扶持粮食生产是国家的长期政策。国家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今后扶持粮食生产这一政策的力度只会加大、不会减弱。这么做,就是要让乡亲们放心种粮,通过种粮实现增收致富。听了总书记的话,大家连声感谢党的好政策。

  随后,总书记走村民李治安家,走进厨房试试沼气炉、沼气灯好不好用。在宽敞的客厅里摇着蒲扇,同主人一家和村民代表亲切唠起家常。房子什么时候盖起来的?搬来后分了多少地?都有哪些收入来源?……总书记问得实在,村民们答得直率,现场气氛十分融洽。

  考察过程中,胡锦涛反复强调,我国粮食已经连续6年增产,今年夏粮生产在不利气候条件下再获好收成。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各级党委和政府越不能放松粮食生产。粮食主产区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任重大,一定要坚定不移抓好粮食生产,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听着总书记的讲话,不禁想道,虽然总书记十分重视粮食安全,但一些地方上的官员却不以为然。他们目光短浅的只看到粮食的效益低下,明里暗里的肆意将耕地改做它用,将好端端的农田变成大路、厂房,任由那黑烟毒气将美丽的农田污染。他们说,保护农业,保护耕地,就是保护落后。他们难道真的不知道这是极其危险的误国之论?任何国家在任何发展阶段都不可能饿着肚子去谋发展。相反,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保护力度越大。对我们这样一个有8亿多农民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放弃农业的基础地位,放松耕地保护,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更危险吗?

              

  为了鼓励农民种植粮食,国家不仅取消了农业税,还给农民发直补;为了保护粮食安全,国家架起了“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一“高压线”。然而并未挡住一些地方争相蚕食,且伴随着“城扩(城市人口和面积扩张)”、“村缩(农村人口和村庄面积收缩)”、“非增(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增加)”、“农减(从事农业的人口减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君不见,现在的城市越来越大,道路越来越宽,路两边的林带也是逐日见增,许多地方为了避开旧城改造之难,还创造了干脆来它个新城搬迁的经验,使数不清的农田被钢筋水泥压在了下面。不只城镇如此,就是在一些几百人的小村庄,也在大搞xx广场、xx大院等,相互攀比,规模是越建越大,贪大求洋现象非常普遍。最令人难解的是,各级政府还在纷纷给与配套资金相助,摆出一副“不把新农村建设好誓不罢休”的气势,拼命培植样板以显政绩。怎不让“18亿亩红线”频频告急?!怎不直接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

  吃饭问题无小事,粮食安全大如天!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关口,党中央、国务院反复提醒我们重视“三农”问题,重视耕地保护,怎不值得我们三思再三思;总书记在在河南农田农家的肺腑之言,怎不值得我们重视再重视!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邱海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