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毁文物与鲁皖三地争淫贼
镇江毁文物与鲁皖三地争淫贼
看最近的网络,真的风生云起,波涌浪翻,有的令人扼腕,有的令人羞颜。
大家不妨先看看这两则报道。
报道一:在有着重要文物价值和申遗意义的宋元粮仓、元代石拱桥的遗址上,江苏镇江开发商,因为巨大商业利益的诱惑和冲动,使其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能不令人扼腕吗?
报道二,与镇江相反,鲁皖三地打着传承名人文化的旗号,争抢淫贼“西门庆故里”的称号,活脱脱地演绎出一部“野百合也有春天”的现代版闹剧、丑剧,能不令人羞颜吗?
笔者实在想不通,镇江明知真实的“宋元粮仓”、“元代石拱桥”等历史遗址巨大的文物价值,却任由开发商破坏性开发,使仅存不多的中华古文明遭到致命一击;而鲁皖三地则对虚拟的、负面的文化现象钟情不已,厚爱有加,甚至牵强附会地造古迹,无中生有地争古人,不惜把文学创作中臭名昭著的虚拟人物哪怕是混蛋、流氓、淫贼、恶棍,都请出来为地方贴金,仿佛淫贼西门庆就是他们的骄傲、就是他们的希望似的,他们究竟要图啥?
从表面上看,似乎都是利益惹的祸。镇江开发“如意江南”项目,不仅有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尤其是对于提升当地的“鸡的屁”,“坦荡”当地党政主要官员仕途,效果明显;鲁皖三地争抢“西门庆故里”,对于开发令人嗤之以鼻的风月经济,提升其党政主要官员地位,作用巨大。
但从本质上看,不管是镇江的毁文物,还是鲁皖三地争淫贼,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摧残和颠覆,更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曲解与异化。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针对上述事件,我认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着力找到历史文物价值和现代项目价值最优的挈入点和结合点,使二者的价值同时实现最大化,而决不是某一个方面的最大化。如果只注重历史文物价值最大化,而忽略了现代项目价值最大化,则无法有效地改善民生;如果只注重现代项目价值最大化,而忽略了历史文物价值最大化,则严重降低了民生质量。任何一种片面的做法,都不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都不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可以这样说,这个最大化的过程,是执政者执政智慧、执政能力、执政水平、执政素质、执政形象、执政理念考验和检验的过程。
镇江毁文物现象,说明科学发展观教育和实践在这里只是形似而神非。他们在开发“如意江南”项目中,将保护文物和项目开发当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只注重建设项目的商业利益,而肆意地糟蹋历史文物,难道不是对中华文明的摧残?难道不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曲解?
鲁皖三地争淫贼的现象,说明科学发展观教育和实践在这里已经彻底失败了!他们不是在挖掘内涵上下工夫,不是在提升形象上用心思,不是在传承优秀中华文明上使力气,而是在费尽心机地提倡和弘扬痞子文化、流氓文化、淫秽文化、腐朽文化等糟粕文化,甚至于连素有儒雅之称的孔孟之乡也放下斯文,以至于西门庆府邸两省三地,日夜笙歌,风月无边,真可谓“野百合也有春天”!怪不得有人用“(西门庆)一生风月供惆怅,(‘西门庆故里’)到处烟花恨别离”的韦庄诗句,来讽喻其亵渎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耻嘴脸。这种炒作糟粕文化的可耻行径,难道不是对中华文化的颠覆?难道不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异化?
但愿执政者能通过上述事件,深刻反思与科学发展观相背离的内在原因,吸取教训,牢固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少一点浮华,多一点聚精会神;少一点投机,多一点脚踏实地;少一点愚昧,多一点理性智慧;少一点狂燥,多一点宁静澹泊;少一点粗俗,多一点高尚追求;少一点短视,多一点长远眼光;少一点炒作,多一点责任意识;少一点私欲,多一点天下为公。
您或许对下列文章有兴趣:
“亡羊不补牢”该当何罪?
浩然正气从何而来?
强烈建议叫停《洪湖赤卫队》!
小司机搅乱了“大和谐”?
朱学勤是岳不群的黑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