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死又有何用

火烧 2011-09-02 00:00:00 文艺新生 1038
文章围绕《新水浒》中宋江之死展开,探讨其死亡的意义与梁山好汉的命运。从宋江的正名之路到招安结局,分析其内心挣扎与伦理束缚,引发对忠义与现实的思考。

                  死又有何用  

                     ——观《新水浒》宋江之死有感
   最近,全国各大卫视都在热播新版《水浒》,我和爸爸也赶上了这个热潮,每天晚上都守着看梁山好汉除暴安良,替天行道。期待着天罡地煞108星的大聚和,期待着梁山好汉能推翻腐败的宋朝廷,安得太平天下。可是,随之而来的却是梁山好汉被招安,梁山山寨的分崩离析,甚至是各位好汉的相继离世。心里的酸楚不停地翻滚,纠结的情绪久久不能平息。  

  当看到宋江在院中坐着太师椅上,穿着官服,渐渐的闭上双眼,身体渐渐地往前倒,直至瘫倒在地上。而身后却是那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宋江哥哥的鲁莽好汉黑旋风李逵的尸体。房屋顶上是夕阳西下时浑浊的红晕,似那鲜红鲜红的血液,逐渐流向大山的深处。另一边是智多星吴用的虚言残喘和特使的快马加鞭,可惜一切都来不及了,一代好汉就此走了。眼泪不自觉地流下来,心莫名的有点痛。  

 “死又有什么用呢?”一旁的爸爸感慨道。“不死又能怎样?”我悲伤地答道。爸爸没读什么书,以前也没看过多少《水浒》,仅仅是听过那家喻户晓的几个梁山好汉的故事,如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但爸爸却能思考到宋江之死的意义。  

  确实,宋江死了又有何用?昏庸的君主依然会亲近那些奸佞小人,贪官污吏依然会欺压百姓,梁山被迫起义的众兄弟依然还是草寇。一切美好的事物或前程都将随风而去,梁山众兄弟打拼的天下也都将土崩瓦解,宋江的死真的没有什么用。但不死又能怎样?既然已经揭竿起义,又被迫上梁山落草为寇,然后又一心一意地促成招安,招安后仍备受排挤和迫害,未来又如何走下去?况且宋江心中那根深蒂固的正统思想使得他不想当新帝,只想当个尽忠职守的好臣子,就算是以死明志,宋江也在所不惜。这或许就是伦理上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正统束缚。  

  自古以来,国人都讲究“名正言顺”。而诸葛亮也曾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宋江就是因为想正名,不想让后人世世代代在梁山上当草寇,于是才接受招安的建议,其良苦用心可想而深。本是宋朝押司的宋江,其本身就是朝廷的维护者,上梁山落草为寇实乃身不由己,当上梁山的头领更是处处与贪官污吏作对。其旗号虽是“替天行道”,但众人都知道,那“天”实乃宋朝皇帝。替天子行道,就是宋江默默的为自己正名,但朝廷还是容不下那样的“忠义之士”,不死,宋江也正不了名。  

  后来,我没有用这样的想法去说服爸爸,因为爸爸有自己对事情的处理方法,就像李逵那样单纯的处理:“俺杀了那宋朝皇帝,让哥哥当皇帝。”宋江拒绝了,或许,宋江从来就没有那样的想法,他愿以死来证明(正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