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怎么连《冷箭》这样的滥片也要反复热播?
辛华
国庆期间,央视在第1频道隆重推出了电视连续剧《冷箭》,目前又破例在第8频道进行了重播。听说因其剧情曲折且又很另类,收视率蛮高的,我便也在网上搜看了分集简介,并登陆酷优囫囵倍儿尔地选看了一些集。看过之后,一个最大的感想是,泱泱中国的堂堂中央电视台居然就这么个大洼兜水准,怎么会把这样一个滥得不能再滥的滥片进行如此热播呢?
此剧之所以取名叫《冷箭》,往好里去猜测,可能是编剧想爆把冷,发它一支冷箭,彻底更新以往反特片的模式,刻意不把敌特刻画得弱智无能,从而创新出一场棋逢对手的精彩较量,但其结果却是推演得过于极端了。区区一个监狱居然隐藏着那么多的敌特内奸,他们又如魂斗罗一般的无所不能,又烧粮食,又烧档案,又截军车,又搞越狱,又陷害忠良,简直如入无人之境。三番五次杀害我军官兵,包括军区处长、团职干部文捷、营职干部侯仲文、长征老战士老班长,每次都如切瓜切菜似地轻而易举,让对手的反抗毫无机会,男女二匪勇截军车,击毙解放军处长等三个官兵。蒋匪伏击押送彭书记军车,弹无虚发,瞬间解决了解放军一个加强班。编剧是在制造蒋军神话吗?千名犯人没有一个被我们改造过来为我所用,被确认改造成功而获减刑的鲁震山,居然是个隐藏最深也是最重要的国民党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倒是自己队伍中的报务员和后勤科长,被敌特软硬兼施地争取过去了。那个敌军总指挥宁嘉禾,怎么看都比我军的刘前进场长沉着果断,指挥若定。其麾下几乎没有一个熊包软蛋,个个都特别能战斗。实在难以想象,如果实际果真如此,共产党怎么还能打败那个强大的国民党而夺取了天下呢?
我军在剧中的表现,怎么说呢?实在挑不出再好一点的形容词了,只能姑且称之为“太嫩”啊,嫩的让人着急,让人上火。几个内鬼竟然搅得我们风声鹤唳,内讧迭起,那个场长刘前进更是焦头烂额,束手无策,甚至还对罪犯国民党军统局少将处长郑运斤承认了“甘拜下风”。热恋着刘场长的内奸周园,竟能使用我方监狱的电台对蒋匪接发情报,而我军在确定“附近跟踪信号”的情况下,竟也不查对一下己方的电台频率。送信的通讯员是被内鬼骑马追上杀害的,那么只要查一下当晚谁骑马出去不就真相大白了吗?毕竟当时马不多,很好查的吧?
该剧的一个经典笔墨是,该有岗哨的时候,全都没有。蒋匪叫花子被老班长好不容易抓来关了,没设岗哨,使之轻易逃脱,蒋匪则因得到叫花子的及时情报而绝地逢生、全身而退。郑运斤伙同裘双喜杀了两名战士越狱未成,是个死刑犯,没戴脚镣,没设岗哨,任其在犯人中间猖狂活动。最不可思议的是,越狱失败的裘双喜是唯一可能供出内鬼的特要人物,在卫生所疗伤,没设岗哨,差点被敌特用注射器灭了口,而灭口事件居然还发生了第二次,仍然没有加派岗哨,剧情需要必须没有戒备,需要裘双喜必须被灭口。同样发生两次的稚嫩,还有口粮的接连被烧,都发生在迁徙新锦屏的途中。蒋匪女头子唐静茵就站在山顶,可谓一览无余。而行进在树丛中的押解要犯的战士,却没有一个端着枪保持高度戒备状态的。粮食被烧还引发刘前进去干了一件只有土匪能干得出的黑道勾当,他竟便衣简行,抢了少数民族山寨的粮食。
最能显现编剧“功力”的,莫过于那两次“巧合”笔法了。一次是彭浩政委和文捷副场长在侯家坝子查清内鬼的返回途中,蒋匪阴谋炸毁客运汽车以除掉两人,彭文二人并不是识破了敌人的诡计,只是“碰巧”汽车坏了,才幸免因汽车被炸而遇难。如果汽车没坏,不只是两位领导干部的非壮烈牺牲,而且内鬼侯仲武还要继续潜伏破坏,并铁定地会在国庆集体婚礼当天,把坚定的革命战士关晓渝搂在床上耳鬓厮磨,肆虐销魂。另一个“碰巧”更加离谱,蒋匪把毒药掺进了监狱的口粮里,监狱上下浑然不知。如果不是“碰巧”军马居然能够吃到那袋子里的粮食而中毒死亡,又“碰巧”引起刘前进场长很匪思的警觉,整个新锦屏监狱里的所有官兵包括犯人都要被毒死光光,先吃饭的战士不是已经被毒死了吗?如果这样,《冷箭》就该到此结束了,就该是个最后一集的残酷大结局。最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作为蒋匪第一要务所要不惜一切代价、急切寻找的监狱里的那个钻石级人物——怀揣大西南潜伏特务名单的国军参谋次长也不可能幸免中毒一死,他们这不是抡起18磅大锤往自己头上开砸吗?这故事编的笑死人了。
看的不全,也没法让自己看下去了。愤青之余,我便突发奇想,如果玩把冷幽默,搞个网调让网民判断一下:“如果宁嘉禾与刘前进在兵力上旗鼓相当,新锦屏会鹿死谁手?”结果会是怎样?估计看过《冷箭》的多数网民要选择“不好说”哦。至于剧情的胡编滥造,更可称得上是漏洞百出。相信完整地看过这部电视剧的网友,一定会找出更多的硬伤。姑且不对该剧的屁股上纲上线,单就这点,便可认定编者的社会责任心丢失到了什么粪堆上去了。
哎——我就纳了闷啦,央视怎么连《冷箭》这样的滥片也要反复热播啊?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