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我和女儿比童年

火烧 2009-10-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对比作者与女儿的童年经历,揭示不同时代的成长环境与教育差异,反映社会变迁对儿童生活的影响,引发对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思考。

  记得小时候(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经常写的一篇作文是“我和爸爸比童年”。这篇作文我是很好写的,因为我爸爸在解放前是苦大仇深的农民。我爷爷是个盲人,奶奶是个聋子,爸爸1916年出生的时候,爷爷、奶奶已经40岁了,可谓老来得子。那时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地主、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些人甚至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我父亲家里的人员结构如此,过着怎样的生活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读书的事父亲是想都不敢想的。由于没有土地,且爷爷、奶奶又是这样的身体条件,为了生存,爷爷、奶奶只好到处乞讨。父亲不到七岁就给地主家放牛,不到十五岁就给地主家做长工,受尽了地主的欺凌,还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因此,说父亲的童年是在苦水里泡大的一点都不为过。  
  与父亲的童年相比,我的童年是充满幸福和欢乐的。我出生于1964年,尽管当时三年困难时期已经结束,但物资仍然比较匮乏,而我们家里又有六姐弟(此时最大的姐姐也不满12岁,两个双胞胎哥哥8岁,另外两个哥哥分别是6岁和4岁),由于家里孩子多,母亲一直没有参加工作,只是偶尔做点零工补贴家用,但那时父亲工资较高,月工资82.5元,而且母亲非常勤劳,家搬到哪里,荒就开到哪里,蔬菜是不用买的,自己吃不完时还可拿到市场去卖。那时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我们姐弟中有四个高中毕业,另两个初中毕业,尤其是两个哥哥先后生病都得到了良好的治疗(不是小病,而是分别是伤寒、脑膜炎等大病)。  
  从我记事起,就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毛主席、共产党带领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战而取得的。“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翻身不忘毛主席,幸福不忘共产党。”,“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好。”,“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这些话语我很小的时候就能脱口而出。我们的语文教材里有很多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如:“刘胡兰”、“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罗盛教”、“刘文学”、“欧阳海”、“李文忠”、“麦贤得”、“戴碧荣”、“焦裕禄”、“王进喜”、“狼牙山五壮士”、“收租院”、“包身工”、“半夜鸡叫”、“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朱德的扁担”、“回忆我的母亲”、“张思德的故事”、“雷锋的故事”等等,学校还经常请老红军、老八路给我们讲革命传统,请、老农民、老工人给我们讲他们在旧社会的血泪史,控诉旧的、腐朽的、人吃人的社会制度。  
  我们经常看的电影除了八个样板戏以外,还有国产故事片,如:《闪闪的红星》、《红孩子》、《党的女儿》、《向阳院的故事》、《今天我休息》、《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艳阳天》、《青松岭》、《春苗》、《草原英雄小姐妹》、《红雨》、《决裂》、《战船台》、《金光大道》、《战洪图》、《创业》、《火红的年代》、《沸腾的群山》、《海霞》、《南海风云》、《五朵金花》、《刘三姐》、《枫树湾》、《大浪淘沙》、《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董存瑞》、《雷锋》、《羊城暗哨》、《跟踪追击》、《国庆十点钟》、《51号兵站》、《兵临城下》、《冰山上的来客》、《三进山城》、《小兵张嘎》、《两个小八路》、《车轮滚滚》、《南征北战》、《战上海》、《霓虹灯下的哨兵》、《英雄儿女》、《奇袭》、《上甘岭》、《永不消失的电波》、《侦察兵》、《渡江侦察记》、《铁道卫士》、《秘密图纸》、《烈火中永生》、《难忘的战斗》、《苦菜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  
  外国故事片有:《列宁在1918》、《列宁在十月》、《卖花姑娘》、《劳动家庭》、《摘苹果的时候》、《鲜花盛开的村庄》、《火车司机的儿子》、《看不见的战线》、《原形毕露》、《金姬和银姬的命运》、《一个护士的日记》、《永生的战士》、《战友》、《海岸风雷》、《战斗的道路》、《战斗的早晨》、《地下游击队》、《伏击战》、《第八个是铜像》、《多瑙河之波》、《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宁死不屈》、《回故乡之路》、《乡村女教师》、《阿福》等等,看电影不仅是我们娱乐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我们接受共产主义教育的好课堂,对我们而言,真正是寓教于乐啊。  
  与看电影一样,阅读连环画(即小人书)也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学习和娱乐活动,上述电影好像都印制了连环画,连环画很便宜,每本从0.08元到0.20元不等,为了减轻家长的负担,同学们还经常互相交换连环画看,条件好的地方还可以凭借书证到学校图书室借阅。  
  我们那时的课外活动很丰富,如滚铁环、用自制的铁丝枪和纸制子弹玩打仗的游戏,捉迷藏、跳房子,跳橡皮筋、打乒乓球、篮球、排球、踢足球,假期的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尤其是暑假),除了帮家里做些家务外,还到生产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偶尔还上树掏鸟窝,下塘摸鱼虾。虽然也有些假期作业但不多,认真做的话十来天的功夫就能完成,那时主要注重孩子们参加社会实践。  
  那时的自然环境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记得当时我们大队附近就有个叫“雁鹅湖”的地方,水面可能有好几百亩那么大,春夏的时候,荷叶满湖、野鸭成群,还有红的、黄的荷花点缀其中,随风摇曳,那个美呀!我们还经常三五成群的去那里捡野鸭蛋。  
  那时的天空是蔚蓝的,河水是清澈的,就连平原地区的小沟里的水都是清澈的。以前,我们那里的人工渠里的水既可以饮用,也是水运通道,旱期还可用来灌溉。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水渠已经废弃,里面早已没有了水,还长满了杂草,垃圾成堆。农民已经吃井水了。  
  说到气候,那时的冬天可真叫冬天,地上的积雪经常超过成年人的膝盖,小河或小塘里结的冰超过一寸厚,我们最喜欢在上面滑冰玩了,记得可能是1972年冬天,大河里也全部结冰了,人们过河都是从冰面上走过去的。那时候夏天不是太热,我记得当时报最高气温33℃就很热了。  
  至于治安环境,用“夜不闭户,道不拾遗”来形容丝毫没有夸张。记得1973年全家回城时,整个县城就一个派出所,总共不到十个民警,派出所的所长整天就是骑上自行车在街上转悠,主要是抓骑自行车载人的问题。那时几乎就没听说犯抢劫罪的,小偷小摸都很少,更不要说抢银行了。  
  那时的人们都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人们不仅劳动积极性高,而且风格也高,干部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当时流行这么两句顺口溜:“干部干部,干在前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尽管当时的物质条件不是很好(原因至少有二:一是中国解放时一穷二白,底子薄;二是当时实行的是高积累、低消费,为了发展后劲),但人们积极向上,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生产和工作中,比、学、赶、帮、超蔚然成风。  
  父亲的童年是苦难的,而我的童年是幸福的。  
  由于时常怀念那美好的童年,就经常把它当故事讲给女儿听,女儿往往羡慕不已,总是缠着我讲个不停。  
  我突发奇想:如果女儿的老师也给她出一道同样的作文题,她会怎么写呢?她的童年与我的童年相比会怎样呢?  
  女儿出生于1993年,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也抱着不让她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从她4岁开始就陆续给她报了超前英语班、电子琴班、书法班、舞蹈班、作文班、奥数班,有时带着她就像赶场子一样,出了这个班,又进另一个班。有时望着疲惫的女儿就心疼,但又无可奈何,总认为是为了女儿的将来着想。  
  真正的苦难在她上小学以后才开始。老师根本就不考虑学生的作息时间,且各任课老师之间又没有协调和沟通,自顾自地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女儿读小学时就很少11点钟一以前睡觉的,起初我以为是因为女儿做作业的速度太慢,就问她老师都布置了哪些作业,结果让我大吃一惊,这些作业就是让我做也未必能在11点钟之前完成。学校早上8点钟上课,老师却要求他们7:20要到校,这样女儿6:20就要起床,其睡眠时间往往不到7个小时,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是很不够的。  
  周末名义上有两天休息,实际上不是参加学校补课(也要交费的)就是参加社会上的英语班、作文班或者奥数班,很难有完整的一天休息。  
  至于学习的内容,我们以前学习的那些英雄人物逐渐淡出了课本,革命传统教育更是无影无踪了。老师灌输的无外乎是如何把学习搞好,将来考个好大学,从头到尾就只讲个人的前途或钱途,几乎不提将来如何为国家做贡献。  
  女儿很少看电影,偶尔看一看电视,但现在由精蝇们编导的电影、电视除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就是像湖南卫视的“愚乐”节目,这些东西不仅不能启迪其心智,反而容易让其耳濡目染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就吃的而言,女儿表面上比我们小时候吃的好(实际只是品种多一些),基本上想吃什么都可以得到满足,但这里还是有两个很重要的问题,其一:我们当时吃的都是天然食物,而现在什么转基因、注水肉、吊白块、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等等,防不胜防,而那些含有激素的食物更是司空见惯;其二:单从家庭的经济情况来看,那时我父亲一个人工作养活8个人,而现在是我们两口子工作养活3个人,经济上也不是怎么宽裕。如果我们现在也是一个人工作,不说养活8个人,就是只养3个人,就算饿不死,病死的可能性还是极大的。  
  女儿生活的自然环境已大不如从前了,天空总是灰蒙蒙的,河水已经浑浊,人工水渠已经干涸,冬天也基本不下雪了,夏天是越来越长,气温越来越高。  
  女儿生长的社会环境相比自然环境更加恶劣,人们惟利是图、利欲熏心、尔虞我诈,整个社会不讲诚信,随时要防抢、防骗、防盗、防窃,防不胜防。  
  我的童年是幸福的,女儿的童年是悲哀的。  
  我有时候就在想,我们这一代人至少还经历了十几年春和景明、政通人和的美好时光,而我的女儿一出生就像来到了凶险的动物世界。人类社会如此发展下去,再经过若干年的进化,会不会像非洲斑马一样,刚生下来就会跑呢?果真如此的话,那真得感谢资改派八辈子祖宗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