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这不是绝望的狂欢

火烧 2009-10-2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存在主义哲学中自由与责任的主题,分析萨特对三种决定论的批判,强调孤独与自由的关系,以及希望在行动中的体现。

作为20世纪法国青年的“教父”,在战争、硝烟、虚无、绝望的低气压统治下,萨特的存在主义曾带给战后无路可走的青年以希望,他的偏向行动主义的存在主义思想,及其关于自由、存在、价值的论述,带给战后迷惘的人们光亮和勇气。作为法国当代存在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萨特的思想、学说、著作以至他的社会活动,对法国甚至对整个西方战后一代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当“上帝死了”,终极的价值判断标准消失的时候,绝望也渐渐笼罩,这时,萨特响亮地提出了对于三种妨碍人的自由的决定论的批判,揭开人类依赖、幻想、惰性隐匿的黑暗角落,“上帝死了,一切仍照旧”,让存在主义的阳光驱逐开一切让人变得软弱、妥协的借口。

三种决定论简述如下:为了避免存在的孤独,赋予自我存在的合理性,人类设定了万能的、高高在上的、不容置疑的存在——上帝;为了设立一个有所依附的坚实的支撑,人类设定了普遍的人性,假定了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普遍的概念——人——的特殊例子,认为人的本质先于人的存在,但实际上这只是用普遍的人性的概念取代了上帝,仍然是一种本体论上的虚设;基于相似的原因,人类还设定了一些价值原则和行为规范的传统习惯。萨特坚决地反对并批判这三种传统决定论的哲学,主张撤除关于上帝的神学假设,撤除普遍人性的观念假设,撤除一切价值规范的限制,目的是为了让人勇敢地面对,不再逃避,这是一个残酷但真实无比的事实:人,是孤独无依的存在。

为了摘掉摩耶之幕,萨特指出,孤独并不可耻,相反,正由于人是孤独的,人才获得了绝对的自由,萨特本质论的自由观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的,人即是自由。这样,每一个人都成为了独立的自由的存在者和自由的行动者,孤独而自由,自由而壮烈。

自由,是人的宿命;人,是自由的真理。人“命定是自由的,这意味着,除了自由本身以外,人们不可能在我的自由中找到别的限制,或者可以说,我没有停止我的自由的自由”。“所为自由,首先就是要使自己的生存从万物中分离出来的那股力量。”人,至此成了自由的囚徒,作为存在先于本质的自为存在,人成为自身存在意义的决定者和实现者,自由是另人欢喜的,然而“人确是被逼自由的”,因为自由是如此的沉重。自由是人大胆地进行创造活动的保护法,但同时也让人担负起了曾经是上帝才需要担负的职责,人成了自己的上帝,为自己立法。

然而,鉴于存在主义所秉持的自由观在现实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要认清的是,给自由划界是必须的,自由并不是绝望中的狂欢。萨特所说的“绝望”并不是指现代社会的人由于现代性的无限扩张而普遍感受到的绝望情绪,是相对于人们总是陷于失望的希望来说的,是指,要认识到我们只能“把自己所有的依靠限制在自己意志的范围之内,或者在我们的行为行得通的许多可能性之内”,人总是抱有希望的,这并不是错误,人作为超越性的存在,总是面向未来的,希望就存在于行动的性质本身之中,行动同时也就是希望,但是如若耽于本质主义的追求,总是感到对生而为人却无依无靠的背景似的焦虑,不怀着希望行动反而是更好的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存在主义更多的体现在对主观的改造上。

现实总是和理念有偏差的,当一名贵妇随口吐了一口痰,也宣称自己是存在主义者时,世人对存在主义的诸多误解集中的暴露了出来,社会环境要求萨特对存在主义进行卫道,作为一位一直积极介入现实的哲学家,萨特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为存在主义进行辩护,强调选择是自由的,但选择的结果是人有责任并必须承担的,“存在主义的第一个后果是使人人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并且把自己存在的责任完全由自己担负起来”。存在主义之宣称“存在先于本质”,意味着自由地创造自我生命的价值才是人存在的唯一根据,也是为了使人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并且把自己存在的责任完全由自己担负起来,“对自己负责”,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个性负责,而是对所有的人负责。人是人的未来,人在作出选择并行动的时候,实际上是创造一个他认为的自己应当如此的人的形象,人在作出选择的时候就肯定了这种选择的价值,所以说当你模铸自己的时候,你也就模铸了人类整体。“一个人应当扪心自问,如果人人都照你这样去做,那将是什么情形;而且除了靠自我欺骗外,是无法逃避这种于心不安的心情的。”一个人做了为自己开脱的说谎者,良心上定不好受,原因是他的这一说谎行为无形中肯定了它所否定的事情的普遍价值。这样存在主义明确了独立的个人是处在有组织的社会环境中的,确立了富于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感的行动主义偏向的自由观。

为了避免“人是自由的”这一论说,使他人的自由成为空话,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阴冷,萨特继而论述了责任与自由的关系。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自由也不是个人的事情,个人的自由必须以他人的自由为前提,个人行为不再是人行为的最后目的,而是,全人类的自由成为个人行为的最高目标,他人的自由不再是个人选择的威胁,而是个人实现自由的前提条件,每个人只有在一个以他人共同自由的关系中才有自身的自由,如此,自由就突破了个人的狭小范围而指向了更崇高的目标——全人类的自由。自由是绝对的,自由承担责任也是绝对的,人的存在总是有目的性的,我们都是从目的出发经过行为最终达到结果,但这中间的一系列环节是人决定不了的,因此可能有人就为自己找各种借口来推诿行为所造成的结果,但存在主义认为即使是结果事与愿违,人也要对之负责,因为承担责任是绝对的,人对自己的选择是负有责任的。自由意味着选择,选择是绝对的,即使不选择也是选择了选择,所以萨特说人是被逼自由的由此可见。当人进行选择时,他是没有任何参照的,选择活动呈现出孤立无援和无确定性,由于不确定性,冒险性也是肯定的,但不冒险人就无所得,冒险的过程即是一种收获,人是自己发明自己,创造自己生活的。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几乎同很多卓越的思想家、作家一样,萨特的思想体系也是颇为复杂且充满了矛盾。这是因为萨特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哲学家,他一直试图改变现实,在他的前期思想中极力扫除阻碍人的自由的一切障碍,如之前关于三种决定论的批判,但经实践证明,不被任何决定阻碍的自由,被一些对人生采取无所作为的绝望态度的人当作逃避现实责任持观望态度的借口。为了弥补自己理论上过度清洗的所造成的对现实实践指导的过失,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增补了对自由的富于责任的人道主义的指导,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不同于之前宣扬人类的力量把人当作目的和最高价值的人道主义,存在主义所秉持的人道主义是表征着人的总是寻求超越自己的存在,强调人是非封闭的永远处在人的宇宙中的存在,这种超越性和主观性的关系就构成了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

萨特被称为20世纪人类的良心,是20世纪一颗明亮的智慧之星。相对于作为一位逻辑上严谨的哲学家,萨特更重视的是自己的思想对现实的影响,他“唯一的事情就是赤手空拳、两袖清风的通过工作和真诚来拯救”世人。在遭受法西斯铁蹄蹂躏、精神状态出于瓦解状态的欧洲,萨特富于责任的自由观带给人们勇气。而在现今重新解读萨特,对现代人趋向虚无的人生态度和陷入迷惘的生活选择也有很积极的引导作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