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生存还是死亡——自由总是伴随着痛苦

火烧 2009-10-27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探讨帕索里尼电影版俄狄浦斯的悲剧人生,分析自由与痛苦的交织,命运与抗争的冲突,突出其生存与死亡的抉择,展现电影中英雄形象与命运的对抗。

不同于原著《俄狄浦斯》,由导演帕索里尼完成的电影《俄狄浦斯王》在俄狄浦斯的悲剧性人生里描绘了一笔浓重的“为王”的责任色彩,颇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底色。如果说这部电影塑造了一位与命运顽强抗争的英雄的形象,那么这位英雄暴怒的脾气算是一大亮点。

俄狄浦斯生下时就被预言家赋予了悲剧色彩,“他将成为他兄弟的兄长和父亲,成为他母亲的丈夫”。这是俄狄浦斯由于神学权威“伟大的猜想”第一次被放逐,这次放逐是生他的父母出于无名却肯定的恐惧决定的,俄狄浦斯被动接受,但由于偶然又必然的行刑者出于怜悯给了俄狄浦斯发展生命万种可能性的机会,偶然又必然的牧羊者把“小羔羊”带回了克林多斯,这样一个举动,补偿了俄狄浦斯被残暴剥夺的母爱与父爱,他获得了生的权利和自由,命运这时显出许多仁慈。

俄狄浦斯在平和的气氛下成长为自信又强壮的青年,直到一个匪夷所思的梦截断了生活平静的水流,“好奇心害死猫” ,俄狄浦斯在阿波罗神殿得到的梦境的解析,重复了他出生时的预言,出于理智,俄狄浦斯选择远离以避免带给他人痛苦,这是俄狄浦斯第二次的生命的放逐,不同于第一次,这次是作为一个有理性的人的自我选择,俄狄浦斯是自由的,然而作为有理性、责任感的人,他自由地选择了非自由似的生命轨迹。(此处体现出,古希腊悲剧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承担着雅典的城邦教义。)

再次自我放逐的俄狄浦斯独行于未知的路途,他迷惘,“我年轻的时光在哪呢?我的生活在哪?”,他孤独,他卑怯,当狭路遭逢忒拜国王时,他的侮辱和否定让他陷入深重的痛苦,进入癫狂状态导致杀人,在不明的情况下杀死了他的父亲;同时他又是勇敢的,强壮有力的,善良的,当命运的指针指向忒拜时,他的出现,拯救忒拜的公民,他杀死了威胁忒拜公民的斯芬克斯,不同于原著,电影中,俄狄浦斯并没有回答出斯芬克斯之谜(什么东西晨间有四条腿,正午有两条腿,暮间有三条腿?)。

斯:“有件事能使你的生活变灰暗,是什么?”

俄:“我不想知道!我不想听!”

斯:“你想做的伤害我的事藏在你内心深处!

俄狄浦斯用武力直接结束了斯芬克斯的生命,没有给斯芬克斯道说关于人的启示的机会,也没有给自己思索人的意义的时间,他的暴怒的脾气使他向悲剧更近一步。

一切急速下滑地发展着,他成了忒拜的王,按照习俗娶了先王的遗孀,真正的完成了杀父娶母的悲剧,俄狄浦斯在悲剧漩涡的中心平静的生活着,直到这一悲剧带来瘟疫,为拯救忒拜的公民,他派使者再次去阿波罗神殿请求神谕,得知了骇人的真相,残酷的事实让他崩溃,他生命中最后一个亲近的人,他的母亲、他的妻子、他的爱人自杀了,俄狄浦斯刺瞎了自己的双眼,永沉于黑暗之中,完成了生命最后的放逐,他淹没于命运的暗流之中,然而他却自由了。

用导演帕索里尼的话说:“真正的残酷来自事物本身,是生活的本质使人恐怖。”人是自由的,但是真真正正的却是自由的奴隶,人挣扎于自由的选择之中,永沐着痛苦。这,就是人的命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