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韬光养晦30年足亦!

火烧 2010-08-1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通过勾践灭吴历史案例,分析韬光养晦作为策略的必要性与时间性,强调其手段目的为发展自身,同时指出韬光养晦需结合发展经济与重用贤臣,而非单纯隐忍。

           韬光养晦30年足亦!  

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践伐吴兵败。492年勾践携妻帅将入吴为人质。490年归越卧薪尝胆、韬光养晦。不过他没说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却每天卧薪尝胆,发展经济,秣马厉兵。这时的吴王夫差正陶醉在胜利中,享受着勾践送给她的美女西施,又打算伐齐、盟会,听不进午子胥的忠言,还听信奸相嚭的谗言杀了午子胥。公元 478年勾践二次伐吴,大胜,吴与勾践讲和,勾践视形势应允。2年后公元475年三次伐吴,灭吴。从勾践兵败到二次伐吴仅14年,到灭吴仅21年。  

可以说勾践韬光养晦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勾践灭吴的这段历史告诉我们:韬光养晦是一种机谋、策略,是有时间性的。勾践韬光养晦14年就已经雄起,21年就灭了吴国。假如勾践韬光养晦100年,那就不是韬光养晦,而是软弱无能,阴衰阳痿了。还告诉我们:韬光养晦不是目的是手段,是为了争取时间发展壮大自己,是蛰伏待机。勾践不仅韬光养晦,更重要的是他卧薪尝胆,发展经济,秣马厉兵。假如勾践不是卧薪尝胆,发展经济,秣马厉兵,而是贪图享乐,重用奸小,横征暴敛,三妻四妾,花天酒地,他还能灭吴吗?肯定不能。还告诉我们:国有危难要重用贤臣良将,不能重用奸臣贼子,如果勾践没有范蠡,文种的辅佐,使国事张弛有度,经济、军事也不会得到迅速发展,即使勾践一日两次卧薪尝胆也是徒劳。  

中国有史以来,外族侵扰以致亡国,如:北宋、南宋、明朝、清末、民国发生的外族侵入,主要原因并不是外族强大,而是我朝软弱无能。何为软弱无能?实为小人汉奸得志,乱臣贼子当道,只看眼前个人利益,不管国家长远存亡,只见敌人武器之尖厉,不见本朝民心之沸腾,以致民心不古,于是就媾和、纳亲、进贡、割地、赔款。其实不存在无能的问题,软弱既是无能,并非无能而软弱,中国13亿人绝非无能之辈。战争的胜负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武器是民心,战争的性质决定了民心的向背,侵略者可能一时胜了,但从此也就没有安生日子过了,特别是世界人民反殖民主义解放战争胜利以来,任何民族都不会甘心外族的欺辱、奴役,为什么美国的大使馆多处被炸?为什么有人到美国、英国搞恐怖活动?其实那是被欺辱的民族的反抗斗争,这样的事例恐怕关心时事的人们都清楚,不必累赘。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搞韬光养晦正确,可是要韬光养晦100年就不仅是荒谬,怕是有吴国嚭相之嫌。  

眼下美国已经完成了对中国的战略包围,频繁挑衅中国的核心利益,进入2010年更是变本加厉,最近又叫嚣与韩国在黄海搞联合军演,鼓动越南发展核技术,在南海与越南搞联合军演,可以说欺负到我们家门口了,难道我们还要韬光养晦?韬光养晦32年了,该是行动的时候了。难道我们还没有古人的智慧、胆识、气魄?真要是没有,那我们还谈什么中华民族的文化,难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夫差的那一套吗?  

没有家贼引不来外鬼,没有近贼惹不来远盗,韩国、越南对中国存心不良,欺我韬光养晦,美国觊觎中国也是贼心不死,所以三贼一拍即合。他们玩阴的,我们就搞阳的,先断了与韩、越的经济来往,留着外交渠道让他们认错,不老实就找个借口给他点厉害看看,可谓杀鸡儆猴,也是釜底抽薪。即使与美国交手,在我们家跟前,是美国找上门挑衅、侵略,难道还怕他不成?我们韬光养晦32年了,我们不学勾践灭了吴,我们把美国来犯之舰消灭总是正义之举。战争残酷,是可怕的事情,但我们不能笼统的害怕战争,我们不能怕敌人强加给我们的战争,反侵略战争、反欺辱的战争是神圣的战争,是伟大光荣的事情,中国人民历来就有“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气概也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情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灭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