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汤止沸何如釜底抽薪
文章指出贫富差距问题需从遏制腐败和抑制剥削入手,而非仅靠税收手段。通过案例与数据揭示贫富差距根源,强调需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改善劳动权益,实现公平分配。
5月份,新华社发表《内地贫富差距逼近社会容忍红线》,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有专家提出“缓解收入分配矛盾,还要立足于在个人所得税上寻求突破口”。那么,通过税收手段真能缩小贫富差距吗?依我看来,虽取到一定的作用,却治标不治本。扬汤止沸而已。
且用数据说话:
前不久,陕西某国企工人潘鸿强因贫穷而自杀。他有31年工龄,每月工资才850元。他还不算最低的,该厂说环卫工人一个月才五六百元。的确,陕西四类工资区最低工资标准为580元/月。
平安保险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年薪6000万元,即使缴纳了个税,年薪也在3300万以上;是潘鸿强的3200多倍。
前中石化老总陈同海1999年至2007年6月收受贿共1.9573亿,这些非法收入自然不会申报,也不会纳税,平均每月收贿191.8921万元,即使不算其工资,收入为潘鸿强的2200多倍;
接连发生13起跳楼事件的富士康,2009年获利3900万美元,其老总郭台铭为台湾籍,身价早已超百亿。其收入为潘鸿强的多少倍?更是天文数字。
看看这些数据,就知道穷人为何穷——受剥削;富人为何富——官员靠腐败致富,资本家靠剥削致富。
必须指出:腐败就是搜刮民脂民膏,也是剥削。是另一种形式的剥削。
由此可以看出:初次分配的不公,不可能靠再次分配的手段解决。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要真正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遏制腐败,二是抑制剥削。
之所以说遏制腐败而不说铲除腐败,是基于现实主义的态度。庞大的官僚体制,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淀,造成了腐败的大面积蔓延,看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出台的艰难,就知道腐败的严重程度(目前出台的仅是收入申报制度,与财产申报制度完全是两回事)。这就注定了腐败无法彻底铲除,只能加以遏制。
之所以说抑制剥削而不说消灭剥削,也是基于现实的考虑。政府依靠资本家拉动GDP,靠资本家纳税,靠资本家解决就业问题,不可能和资本家彻底决裂。但抑制资本家的剥削程度,政府还是能有所作为的。比如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加班工资标准,严格执行劳动法规。
且用数据说话:
前不久,陕西某国企工人潘鸿强因贫穷而自杀。他有31年工龄,每月工资才850元。他还不算最低的,该厂说环卫工人一个月才五六百元。的确,陕西四类工资区最低工资标准为580元/月。
平安保险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年薪6000万元,即使缴纳了个税,年薪也在3300万以上;是潘鸿强的3200多倍。
前中石化老总陈同海1999年至2007年6月收受贿共1.9573亿,这些非法收入自然不会申报,也不会纳税,平均每月收贿191.8921万元,即使不算其工资,收入为潘鸿强的2200多倍;
接连发生13起跳楼事件的富士康,2009年获利3900万美元,其老总郭台铭为台湾籍,身价早已超百亿。其收入为潘鸿强的多少倍?更是天文数字。
看看这些数据,就知道穷人为何穷——受剥削;富人为何富——官员靠腐败致富,资本家靠剥削致富。
必须指出:腐败就是搜刮民脂民膏,也是剥削。是另一种形式的剥削。
由此可以看出:初次分配的不公,不可能靠再次分配的手段解决。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要真正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遏制腐败,二是抑制剥削。
之所以说遏制腐败而不说铲除腐败,是基于现实主义的态度。庞大的官僚体制,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淀,造成了腐败的大面积蔓延,看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出台的艰难,就知道腐败的严重程度(目前出台的仅是收入申报制度,与财产申报制度完全是两回事)。这就注定了腐败无法彻底铲除,只能加以遏制。
之所以说抑制剥削而不说消灭剥削,也是基于现实的考虑。政府依靠资本家拉动GDP,靠资本家纳税,靠资本家解决就业问题,不可能和资本家彻底决裂。但抑制资本家的剥削程度,政府还是能有所作为的。比如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加班工资标准,严格执行劳动法规。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