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从农村的标语看中国社会的变化

火烧 2010-11-27 00:00:00 三农关注 1030
文章通过分析农村标语的变化,反映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探讨精神文明建设与基层宣传的现状,揭示干群关系与政策落实的问题。
      小的时候老家乡下的墙上写满了标语,大都是“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之类,当然印象深的还有“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现在回想起来,这些标语大概都是写于五六十年代吧。

      读小学的时候已经是八十年代了,村子里也新增了一些新的标语,比如宣传计划生育的“只生一个好”,还有“实现四个现代化”“争当四有新人”等。

     虽然是增加了,但总体印象中还是老的五六十年代的标语占主体。可能因为后面的标语只在大路口的墙上有写,而老标语是家家户户的墙上都有的原因吧。

     九十年代读初中了,乡下的一些房子也翻新了,老的标语慢慢地消失了。逐渐取代的是商家的广告标语,比如“红桃K”“三株”还有“XX摩托车”。

     农村墙上的标语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但让我有些不安的是,为什么老的标语里对精神文明、对国家政策的宣传在新的时期在农村不断弱化直至消失呢?

     这是不是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社会、我们政府这二十多年来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忽视、宣传工作浮于表面不能落实到基层?商家都知道农村的一面墙就是企业的一片天,现在的基层政府管理者却不知道不重视。这是不是也说明基层政府管理者的心不在百姓这里,干群关系疏离呢?

    小小一面墙,反映大世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