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谁输谁赢?——“大国空巢论”批判2

火烧 2009-10-22 00:00:00 读书交流 1033
文章围绕‘大国空巢论’展开批判,结合埃尔里奇与西蒙的资源赌局,分析人口增长与资源关系,强调技术进步和创意对资源的无限潜力,探讨长期资源预测的复杂性。

    我们这个国家有这么多的人,这是世界上各国都没有的。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我看人类是最不会管理自己了。工厂生产布匹、桌椅板凳、钢铁有计划,而人类对于生产人类自己就没有计划了,这是无政府主义,无组织无纪律。这样下去,我看人类是要提前毁掉的。中国六亿人口,增加十倍是多少?六十亿,那时候就快要接近灭亡了。

——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2月27日)》

    有一个关于人类资源的赌局故事。

    据说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出版以后,美国经济学家朱利安•西蒙对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中关于资源稀缺前景的悲观估计并不赞同,他认为认为人类社会的技术进步和价格机制会解决人类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人类前途光明。但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埃尔里奇则是悲观派,认为由于人口爆炸、食物短缺、不可再生性资源的消耗、环境污染等原因,人类前途黯淡。两人都说服不了对方,于是在1980年,两人决定一赌定输赢。

    他们赌的是不可再生性资源是否会消耗完。悲观派埃尔里奇提出:资源迟早会用完,它们未来的价格会大幅度上升。乐观派西蒙的观点是:这些资源不会枯竭,价格不但不会大幅度上升,还会下降。

    他们俩人选定了五种金属:铬、铜、镍、锡、钨,以1980年的价格为基准,看看10年后它们的价格是涨还是跌。

    到1990年,这5种金属无一例外地跌了价,悲观者埃尔里奇输了,按事前约定赔了钱。

    这是易富贤和何亚福先生告诉我们的故事。他们想证明的是,资源有限,但创意无限,人类规模的扩大不会导致资源枯竭,也不会危及自身的发展。

    埃尔里奇为什么会输掉赌局?这是因为他们的赌局只限定了十年期限。十年期限对于历史来说只是一个瞬间。既然埃尔里奇是从长远的期限来看待人类与资源的关系的,那么埃尔里奇应该把赌局设定在三十年或者更久,这样才能对他自己的观点进行验证。

    而且,埃尔里奇面对的是一个短期内无法确认的事实是:1、要确定价格需要了解资源的总量、资源的年消耗量、需求的增长速度、人口的增长速度、工业对资源的需求增长速度等等一系列变量;2、《增长的极限》的作者只是依据了历史的变量,但是这个变量并不是绝对静止的;3、所设定的预测方式未必是准确的,上个世界70年代不能确定技术的发展和资源勘测前景。这种情况下,《增长的极限》能得出非常精确的预测吗?不能。

    然而,《增长的极限》就更为长远的尺度来看,无疑揭示了未来的趋势。已有的事实已经证明《增长的极限》的趋势预测是正确的。

    仅就铜而言, 2003年上半年铜均价在1680美元/吨,2004年初达到3000美元/吨,2006年伦敦铜市场承接2005年的牛市,从年初的4400美元/吨,一路飙升,最高达到8800美元/吨。

    我们再看看世界资源龙头的石油资源价格是如何波动的。

    2002年开始,石油的价格率先开始大幅上涨,年初20美元左右/桶年底就冲到了35美元左右。2002年3月至2004年4月国际油价在25-35美元/桶区间内横盘,成交密集区在30美元。其后,国际油价持续飙升,几乎以固定的斜率运行,2004年突破50美元/桶大关,2005年突破60美元/桶,2006年突破70美元/桶,7月最高飙升到78.40美元/桶。

    2007年9月12日,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80美元/桶。

    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美国东部时间1月2日中午12点06分左右,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在电子交易中达到每桶100.09美元,首破100美元!

    2008年5月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上涨3.65美元,收于119.97美元,盘中创下每桶120.36美元的历史新高,首破120美元!

    2008年5月20日(美国时间),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破130美元大关。

    2008年6月6日(美国时间),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上涨10.75美元,收于每桶138.54美元。

    2008年7月国际原油价格突破了140美元/桶,最高达到了147.27美元/桶。

    当然石油价格有投机的因素,2009年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石油需求下降,价格一路下跌,但尽管如此,石油价格想回到历史最低位已经不可能了。除非世界不再依赖石油,石油变成一种可有可无的资源。

    这两个例子说明,赢家不是乐观的经济学家朱利安.西蒙,而是悲观的生物学家埃尔里奇。输掉这个赌局的应该还包括大国空巢论和它的炮制者们。当然,这个赌局还没有结束,走着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