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裕社会、异化及其它
文章探讨丰裕社会中商品异化现象,批判私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强调共产主义对人性的复归,反对市场原教旨主义。
丰裕社会、异化及其它
红木
(2006年12月4日)
昨天晚上与柴卫东博士和郭松民老师一块吃饭的时候,柴老师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对松民老师说“将来您有了孩子,可千万别给孩子看电视广告。”
听到这句话,我突然想起了今年4月29日不幸逝世的美国著名非主流经济学家Galbraith。加氏生前有一部享誉世界的著作《丰裕社会》,在这本书里他指出“绝大多数人口已经越过基本需求阶段,进入商家通过媒体和广告来创造需求的时代”,这就叫做丰裕社会。很显然按照这个标准,中国大多数城市居民已经进入了丰裕社会。
然而,加氏只想到了事情的一面,即“通过广告创造需求”可以作为“丰裕社会”的主要标志,但他没有想到这个问题的另一面是在这种“丰裕社会”中商品对人发生了更大的异化。也许,这就是柴老师为什么要告诫松民不能让孩子看电视广告的原因。
私有制是异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只有消灭私有制和商品货币,才能最终消灭异化。共产主义正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实现,是人性的复归。当然,我们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同志说市场和计划都是“手段”,现在我们抛弃市场经济道路和取消商品货币显然还不太现实,我们还要在四项基本原则的约束下充分运用这个“手段”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是我们绝不能抽象地、无条件地赞扬私有制、搞市场原教旨主义,树立新的“凡是”。
因此,那些一方面鼓吹私有制万岁、资本主义是历史终结而另一方面高喊“自由”、“民主”的主流经济学家,的确是相当愚蠢的。
很赞哦! (1033)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