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所写
鲁迅写的杂文,直抒胸臆,说白了,像骂人一样痛快!
我所经一事,见后文描写!我自知描写能力还很不行,不如先直抒胸臆一下:
穷人,四五十岁,在城市,干活,素质差,被无视,就是不行,为什么你穷?活该!干活偷懒,不动脑筋,干活整个过程,不是高高兴兴,而是唯我独尊,听不进不同意见,一听不同意见就恼火。
穷人啊!四五十岁的穷人们,别怪鲁迅骂你们!在日本人侵犯中国的时候,鲁迅骂的最多的是中国人,农村的穷人们,麻木不仁,一盘散沙,是阿Q;鲁迅却很少,极少骂日本人。
穷人,二十岁之前;富人,二十岁之前。光教育一项,真个是天壤之别啊!当今,农村一年级只讲语文数学,不讲别的。城市绝不是这样。
所以,穷人,四五十岁,素质差能怨穷人们吗?不能,这笔账,只能算在官僚资产阶级身上……
某超市,苏泊尔的货架子,四层,三个,并排横靠在隔板墙上(超市,不同的卖家之间有个隔板墙,不高,用来固定货架子)。
两个货架子的灯全不亮了。
我和另一个人A一起去维修,到了超市入口,保安见我俩拿着工具和灯管,拦住,问:“你们这样进去,出来时还能拿出来吗?”于是A给苏泊尔卖家打了个电话,苏泊尔卖家说一会儿有人来接我们进去。这时
A直接进了超市,说是看一看转一转,留下我一个人拿着工具灯管等着。我心想说,等一会儿吧,如果人家来接,又不见你怎么办?还得等你。转念一想,等就等,反正迟早总会干完活的。
果然,人家来接,A还没回来,又等了一大会儿,A才回来。(我没带手机)
到了货架子那边,我想先看一看货架子里面的线是怎么走的,A却说:
“看什么看?来了不是赶紧搬货架子上的货物!”
我说:
“我想,那么多的货,先看看线是怎么走的,能不搬就不搬。”
A说:
“XX,看什么看?肯定都得搬!”
我得听他的,心想,反正不管怎么干,就这点活!于是,货物搬到地上一大堆。
“咱们别搬开货架子了,线从每一层的货架子后边互相接一下?”
A说:“那不正规!!没带着线,我说带点儿线吧,老板说不用!”
于是把三个货架子都挪开了,费劲。
把线头都接好了,一试,灯管不亮,换灯管,灯管却不合适。
A气愤地抱怨说:
“还换灯管?拿的灯管都不合适,老板非说可以!可以什么可以!!”
……
入我耳,十句有五六句是抱怨和气愤,我心里打定主意,以后可不跟A合作干活了。有时我看着A,心里叹曰,为啥你穷,唉!
……
总之,所有这些,只是我一孔之见,一身之事,恐不能,也定不能代表全中国的穷人们都像我描写的那样。当然,穷富是相对的,你挣六千,我挣两千,我穷你富,同样是劳动嘛!我穷,难道我的素质就比富人差了?我自身最大的问题就是徘徊,我不能接受,说我的这种徘徊叫没有毅力,虽然事实上我就是没有对一件事坚持很久。